大周不良人 第31章

作者:一袖乾坤

第46章 三个嫌疑人

  一场秋雨一场寒,大雨过后朱雀大街上往来的百姓行色匆匆,街贩的叫卖声也跟着弱了许多,衬显得坊市铺面愈发萧瑟。

  金黄色的落叶堆积在宅顶屋檐,一簇簇、一捧捧,犹如金色的海浪。

  一叶知秋,褪去夏日光泽,街市上的景色大为不同。放眼望去,满目金黄。长安城的百姓们不由得感慨深秋已至。

  齐王府碧波亭中,永和县主李太平倚坐在亭中,望着池中游曳争食的锦鲤出神。

  她已经这么看了足足半个时辰,自始至终不发一言甚至连位子都没挪过,如老僧入定一般。

  婢女怀春有些担心道:“县主,要不您还是添件衣裳吧,现在天气凉了,这么坐着容易染上风寒。您身子本就弱,奴婢实在担心。”

  李太平摇了摇头叹息道:“不必了,我这便回屋里去。无趣,无趣的很。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何他看到秋景能够写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我却只看到了破败萧瑟?”

  怀春咬了咬嘴唇道:“县主,您还在想那赵明允啊,依我看他那首诗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作不得数的。他不过就是个纨绔子弟,学着文人附庸风雅,说不准这首诗还是他花钱请人作的。”

  “胡说!”

  李太平佯怒道:“你个死妮子懂什么,世子哥哥说了,他约赵明允在乐游原赴宴,赵明允全程谈吐不凡,极为有礼。若是装的话,装一次可以,岂能次次都装?”

  怀春也是不恼,她太了解这位县主的心思了,陪笑道:“这么说县主是看上这赵明允了?要说身份,他这个成国公世子也勉强配得上县主金身。”

  “你又在胡言乱语什么,再这么嚼舌根子小心我罚你板子。”

  李太平被戳中心事,嗔怒“威胁”道。

  “哎呀,奴婢不敢了,奴婢该死。”

  怀春一边笑一边告饶。

  “走罢。”

  李太平起身,怀春连忙跟上打起伞盖。

  王府中极为讲究规矩,在人后她和李太平怎么调笑都无所谓,但若被人看到她目无主上,那便是极大的罪过,就连李太平都保不了她。

  二人沿着青石板铺的小径缓行,恰好看到世子李建业往王府外殿走,李太平连忙喊道:“世子哥哥,这几日你可见到赵明允了?”

  “赵洵?”

  李建业摇了摇头,苦笑道:“自那日与他乐游原上畅饮后我便再未见过他,怎么好妹妹想他了?”

  “世子哥哥说什么呢,才没有。”

  李太平半扭过身子,微微垂下头去。

  “你放心好了,我看他那样子是一定会去参加曲江诗会的,届时你还愁没有机会一睹他的名士风采吗?”

  李建业最懂这个妹妹的心思,一番调笑弄得李太平脸色通红。

  “好了,不与你说笑了,父王找我去前殿议事,我已经迟了。”

  说罢他转身离去。

  李太平望着李建业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将二人的形象进行比较。

  他这位世子哥哥已经是身材修长,俊秀无比了。

  但那个赵洵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要比世子哥哥更加完美,用丰神俊逸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难道说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开始李太平还不愿意承认,可渐渐的她发现日夜所思的都是那个男人。

  曲江一面,她已经深深陷入到了那种相思之中。

  不说茶饭不思,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可是碍于身份她又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很容易惹人闲话。

  只是不知道这厮懂不懂女孩子的心思…

  罢了,大不了回去再拜一拜菩萨,请求菩萨保佑吧。

  …

  …

  不得不说,旺财确实是商界扛把子。

  仅仅一日的工夫,他就差人托关系把崇仁坊最近五年买过盆栽的大户人家查了个遍。

  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回不良人衙门向赵洵邀功。

  乍一听来这工作量极大,但当赵洵看到这份清单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多。

  在这期间购买过盆栽的竟然一共只有十余家。

  仔细想想其实道理也简单,崇仁坊虽然面积很大,是寻常坊市的两倍大,但因为是权贵聚集地,鲜有零散宅邸挤进来。而权贵的宅邸通常都占地极大,分下来也就是十几家共占一坊。

  前前后后购买盆栽的也就是这些显贵人家。

  所以仅仅从此点来看等于是查了一个寂寞。

  还需要深入分析比对。

  回到衙署,赵洵伏身案前立即开始逐一比对。

  盆栽种类很多,但涉及到同时搭配南蛮白藤与青苔的记录总共只有三条。

  金蚕蛊虫对于生存条件的要求很苛刻,在宿主体外生存必须同时满足南蛮白藤与青苔的环境,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很快死亡。

  可以肯定的是,购买南蛮白藤与青苔盆栽的人有重大嫌疑。

  赵洵惊讶的发现,这三条记录分别对应三个地位显赫的人物。

  左相陈良辅,内侍监郑介,齐王李象。

  这三人都是大周朝响当当的人物,随便跺一跺脚,大周朝廷都会跟着抖一抖。

  不管最后证明谁是凶手,都势必会掀起一次风暴。

  虽然赵洵早有准备查到最后会查到某个大人物头上,但是真的推出这三个名字时还是觉得有些脑壳痛。

  赵洵知道有极大的可能豢养金蚕蛊虫的幕后主使就是这三位大佬之一,所以他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闪失,他就会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只是该从谁开始查起呢?

  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阉内侍监郑介?

  还是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左相陈良辅?

  亦或者是素有贤名,深受显隆帝喜爱的齐王李象?

  最终赵洵还是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齐王李象!

  毕竟他和永和县主李太平以及齐王世子李建业有不小交情,可以找各种理由前往齐王府顺便暗中查案,不容易引起怀疑。

  至于郑介和陈良辅,到时再看吧。

  实在不行,用排除法也行。

  毕竟把所有不合理的假设都排除后,剩下的那一个即便再不合理也是真相。

  …

  …

第47章 暖男赵明允

  既然已经决定了,赵洵便立即对李太平发起了攻势。

  在男欢女爱方面,赵洵自认为很有心得。

  只对一个女生好的男生叫暖男,对周围女生都好的男生叫热狗,对所有女生好的男生叫海王。

  赵洵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暖男,因为赵洵来到这个时代后确实只对李太平动过男女之情。

  主要是杀千刀的显隆帝压榨员工,加班加点不说还不给三倍工资。办案,办案,除了办案还是办案。996福报,赵洵吃住都在不良人衙门。

  他好不容易得了闲,去游赏了一次曲江湖,便遇上了永和县主。除了李太平他也没有机会接触其他女子啊。李太平呢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除了胸确实太平了一些...

  赵洵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是海王,但至少现在是个暖男,暖男就应该有暖男的自我修养。

  主动求见李太平总归是显得太直接了些,这个时代讲究一个含蓄。所以赵洵打着和齐王世子李建业切磋诗词的名义来到了齐王府。

  李建业听闻赵洵主动登门,自是兴奋不已。

  正巧齐王李象前去终南山普济寺还愿,府中之事全凭世子李建业做主。

  齐王世子命人在后花园碧波亭摆好酒水糕点,又吩咐人去告知了永和县主李太平。

  作为兄长他当然看得出来李太平对赵洵有意思,如今大好的机会送上门来,李建业自然要撮合一番。

  李建业和赵洵分主客落座之后,李建业便当先问道:“明允一直在不良人衙门办案,不知今日怎得了工夫主动登门?”

  “世子殿下,如今距离曲江诗会已经不足二十日,赵某不才此先从未有参加过类似诗会,特地前来向世子殿下请教。”

  赵洵早有腹稿,毫不犹豫的拍起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李建业被拍的飘飘欲仙,哈哈笑道:“明允过誉了,本世子哪里担得起请教二字。你若不嫌弃,大可以切磋一二。”

  “世子殿下请!”

  赵洵很配合的捧哏道。

  李建业微微颔首,沉吟片刻道:“所谓诗会,无外乎都是一些固定主题。春夏秋冬、山水草木、鸟兽虫鱼、雨雪风霜、日月星辰...”

  稍顿了顿,李建业接道:“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意象,想必明允定不在话下。还有一些更高深的命题,譬如建功立业,譬如报效朝廷。明允,你也知道的,这曲江诗会的背后是朝廷和书院。不管是哪一方,都是择贤取贤。”

  这话李建业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赵洵如何听不懂?

  照着这个方向准备准不会有错。

  “赵某受教了。”

  当然,赵洵不是为了品谈诗词歌赋来的,总得找机会把话头引到盆栽上去。

  他望着碧波亭中摆放着的一方盆栽,悠悠然吟道:

  “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赵洵刚刚吟罢,李建业便惊奇道:“好诗,明允所作真是绝了。信手拈来,真是信手拈来。”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作诗,只是需要酝酿。

  像赵洵这样随便看到一景就脱口成诗,质量还极佳的确实令人佩服。

  “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李建业反复念叨了几遍,感慨道:“想不到明允对于盆栽也如此有研究。”

  赵洵作惊奇状:“世子殿下也喜欢盆栽?”

  “那是自然,父王十分喜欢盆栽,本世子耳濡目染也甚是喜爱。池莲、秋兰、盆梅、盆松府中可谓应有尽有。”

  赵洵哦了一声,接道:“这些都是寻常盆景,世子殿下可见过稀奇的?”

  李建业显然着了道,好奇的问道:“什么稀奇的?”

  “赵某听说在南蛮有一种白藤,生长依附于榕树,绕树而生,双生双栖自成一家。只是从未见过,可惜,可惜啊。”

  李建业闻言哈哈笑道:“本世子还以为你说的是什么呢,原来是白藤啊。来人呐,把本世子的那方盆栽搬过来。”

  赵洵心中大喜,却没有表露出分毫。

  稳住,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

  不多时的工夫,王府仆人端着一方盆栽走来。

  赵洵定睛瞧去,这盆景之中栽种的不是白藤又是什么!

  待盆栽放近,赵洵作惊讶状:“妙哉,妙哉...这盆景真是绝了。此先赵某从未见过白藤,今日算是大饱眼福了。”

  李建业大手一挥道:“这算什么,明允若是喜欢,尽管拿去。”

  “世子殿下,此话当真?”

上一篇:仙官有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