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246章

作者:一袖乾坤

  “如今王将军关押在何处?”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充分了解清楚当下的情况和形势,才能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刑部大牢。”

  贾兴文第一时间给出了答案。

  赵洵点了点头。

  你永远可以选择相信贾兴文。

  “刑部的话确实有些麻烦,我和刑部不算熟,看来这件事想通过自己解决是不可能了。”

  赵洵摇了摇头,又转向旺财道:“旺财,你觉得我若是请求冯大人出手,他会同意吗?”

  “冯大人?”

  听到这,旺财的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一样。

  “冯大人应该不会愿意出手的吧。”

  像冯昊这种天子近臣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王忠益去得罪皇帝。

  何况冯昊最近自己都惹了一身的骚。

  西域之事显隆帝肯定很生气,数万安西军,竟然生生退回到了沙洲,将安西都护府拱手送给了西域三十六国。

  若不是当时长安形势危急,显隆帝很可能直接降下一道圣旨问责。

  ...

  ...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赵洵却显然没有打算轻易的放弃。

  对他来说,冯昊还是一个很有底线很正派的人。

  正派不等于古板,正派也不等于孤直。

  在赵洵看来,冯昊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冯昊表现的很艺术,很圆滑。

  但其实冯昊内心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必须是向善,必须是公平公正。

  若是谁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冯昊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抨击之。

  当然这件事情有些复杂。

  因为牵扯到了皇帝。

  显隆帝这厮的态度很微妙,毫不犹豫的将王忠益投入到了刑部大牢之中,却没有在接下来责令刑部甚至是三司会审。

  只能说这个狗皇帝帝王心术确实很厉害,明白这个时候冷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王忠益毕竟也算的上是一个名臣,朝中应该有不少的同袍同僚,甚至是故交故旧。

  这些故交故旧肯定是会想尽办法帮助王忠益,所以他们会不惜犯颜直谏。

  如果这个时候显隆帝选择三司会审的话,那这些王忠益的至交好友肯定会一个个的跳出来为王忠益发声。

  但是显隆帝偏偏选择了冷处理。

  这就让这些人无法发力,无处发力。

  就像是蓄足气力,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显隆帝甚至可以选择不上朝。

  这对这个无耻至极的狗皇帝来说应该算是常规操作了。

  只要显隆帝选择避其锋芒,臣子们便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方式。

  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奏疏替王忠益申辩。

  但是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显隆帝也有后手。

  他可以选择不看啊。

  一旦显隆帝选择将奏疏留中不发,那这些奏疏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再难有任何音讯了。

  显隆帝是掌握了主动权的,只要他不想看没有人能够逼着他看。

  他不上朝,不接受臣子求见,不看奏疏,臣子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唯一的选择是前往大明宫宫门外哭谏。

  这种时候显隆帝还有杀手锏,那就是廷杖。

  廷杖是对付不听话大臣的必杀技。

  所谓廷杖说白了就是打屁股。

  这十分吻合封建礼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皇帝可以打大臣屁股,父亲可以打儿子屁股,丈夫可以打妻子屁股。

  说白了就是一种宣示权威和强势地位的方式。

  显隆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挫败一些臣子的锐气,也让其他想要替王忠益发声的臣子三思而后行。

  毕竟对这些人来说,有的真的是王忠益的至交好友。

  这些人替王忠益发声是没有存任何其他心思的。

  至于另外的一些,其实只是为了借此博得一个好名声罢了。

  好名声这种东西是官员的最爱。他们就像是爱惜羽毛一样爱惜名声。

  若能博得一个直臣的名声,便是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也都是愿意的。

  当然了,显隆帝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毕竟廷杖也不是什么人都挨的起的。

  一通板子打下来,身体差一些的直接就扛不住了。

  因此落下隐疾的不胜其数,一命呜呼的也不是没有。

  连命都没有了,还要名声作甚?

  所以显隆帝光是靠着这一套三连就足以打压掉百分之九十五的臣子。

  剩下的那些屈指可数。

  不过在赵洵看来,冯昊算是一个。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赵洵对于冯昊的为人很敬佩。

  所以他打算试一试。

  ...

  ...

  不良人二层楼衙署。

  不良帅冯昊端坐桌案之后,神情十分严肃。

  “你想让本官替王忠益求情?”

  对于赵洵提出这个请求,冯昊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赵洵还是像以往那样古道热肠,十分的热衷于帮助别人。

  哪怕这个人和他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也无所谓。

  这恰恰在朝中是最难得的东西,也是冯昊最看重赵洵的东西。

  在朝廷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驱动力无外乎是利益。

  有了利益就有了党争,就有了党同伐异。

  这些家伙在朝中吐沫星子四溅,争的是头破血流,所求的无外乎也就是个利益。

  而赵洵恰恰是能够跳脱其外,完全不去看利益的人。

  这一点在朝廷之中实在是太可贵了。

  “是的属下希望大人能够替王将军发声。”

  赵洵没有任何犹豫,慷慨激昂的说道:“王将军乃是大周的功臣。属下曾经在案牍库中调取了有关王将军的全部卷宗。发现王将军曾经数次率领朔州军击败北方蛮族,取得大捷。这样一个赤胆忠心之人说他会选择通敌叛国,属下不信。”

  冯昊沉默,良久之后叹息一声道:“非但你不信,本官也是不信。可是有用吗,有人在意吗?你我信不信不重要,满朝文武信不信也不重要,关键在于陛下信不信。”

  冯昊摇了摇头:“咱们这位陛下啊最是疑心重,对王忠益这样的领兵大将更是如此。王将军统领十万朔州军,而朔州军的战力即便在整个大周都是能够排的上号的。这种情况下,不出事陛下都寝食难安。何况眼下草原蛮族又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呢?”

  冯昊分析道:“明允,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对你讲过陛下最见不得一种人。”

  “哪种人?”

  “自作聪明的人。”

  冯昊顿了顿道:“那些耍小聪明的人,认为比陛下还要聪明的人,多半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冯昊在官场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长到他见过了无数人。

  多数人都能寿终正寝,但有一种人例外。

  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自作聪明的人。

  因为显隆帝也是猴精猴精的类型,他绝不允许有的人比他还聪明。

  作为帝王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刻意的进行打压,那些人多半已经消失了,即便还在朝中存在感也极低。

  “那么,冯大人愿意出手仗义执言吗?”

  冯昊说的这些其实赵洵都明白。

  可问题是冯昊愿意出手吗?

  长篇大论说了这么一通,若是最后打了退堂鼓岂不是白费。

  “我自然愿意。因为道义二字。”

  赵洵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暖。

  道义二字…

  好一个因为道义二字。

  不是因为友情,不是因为利益,仅仅是因为道义就伸出援手,这在满朝上下几乎是极为罕见的。

  赵洵甚至想不出来除了冯昊还能有谁做到这点。

  这是怎样的觉悟啊。

  “多谢冯大人。”

  “你不用谢我,至少不用现在谢。”

  冯昊淡淡笑道:“若是本官救出了王将军你再谢也不迟。”

  …

  …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听着不良帅冯昊的慷慨陈词。

  他想过很多人会为了王忠益的事情犯颜直谏,唯独没有想过会是冯昊。

  道理也很简单,冯昊是不良帅,是天子爪牙。

  作为一名天子爪牙怎么可能会为了一名罪臣而得罪天子?

  除非他不想混了。

  但是今日冯昊确实来了。

  这让显隆帝觉得疑惑不已。

上一篇:仙官有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