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这件事跟王忠益有关。”
“案牍库里的记录都指向王忠益,不管凶手是不是王忠益,属下都要从这里查起。”
赵洵显得十分冷静,冷静到冯昊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的思路是对的,我们不良人的暗桩,不可能犯原则性的问题。吴慈决定去查王忠益,证明他一定有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无外乎是查出吴慈的死到底是不是王忠益造成的。至于王忠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无论他是不是凶手,我们都会一个个的扒出来。”
冯昊的眼神十分犀利,一双眸子仿佛能够杀人一般。
赵洵心中一暖。
看的出来这位不良帅是个极为护短的人。
封疆大吏也好,权臣名将也罢,只要敢动他的人,就要付出代价。
从冯昊的态度赵洵也可以猜出这王忠益是真的有问题。
有了冯昊撑腰,赵洵就更加有底气了。
…
…
一场秋雨一场寒。
望着屋檐下淅淅沥沥滴下的小雨,王忠益站在书房窗边背负双手,凝神不语。
安静,一切都太安静了。
他能够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
细细算来,这套宅邸他已经三年没有住过了。
这套位于长乐坊的豪奢宅邸乃是当今天子显隆帝所赐,足足占了长乐坊四之其一。
可王忠益常年驻守边关,很少有机会居住在此。
这次还是因为回京述职,王忠益才能够在此宅邸中居住旬日。
在王忠益看来,长安城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太安逸了。
在这种安逸的地方待久了,整个身子骨都会变得酥软无力,只图享乐不思进取。
王忠益觉得他在长安待的很不舒服,甚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按照规矩节度使三年一述职。
述职完毕就可以返回驻地。
但是王忠益来到长安已经十余日了,陛下仍然没有召见他。
难道陛下把他忘了?
王忠益觉得有这种可能,天子日理万机,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繁多,忘掉他也很正常。
但是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天子不想见他。
这种可能让王忠益觉得恐惧。
身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若是遭到天子猜忌,下场一定无比凄惨。
天子若是有意晾着他,莫不是已经对他失去信任?
王忠益越想越觉得恐惧,喊来心腹吩咐道:“速去请韦大人来府中议事。要快,要快…”
…
…
身为一名暗桩,最重要的就是隐藏身份,不被尾巴跟上。
赵洵沿着吴慈走过的足迹重复了一遍,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也是,如果凶手真的是王忠益的话,他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把所有的痕迹全部抹去。
来到长乐坊的坊门前,赵洵正自出神,恍惚间听到有人在喊他。
抬头一瞧,与他迎面走来之人正是他的师父吴全义。
赵洵一怔,嘴角微微抽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实说吴全义虽然是赵洵的师父,但他和吴全义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妥。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修行这种事情还得靠自己悟。
加上赵洵公务繁忙,向吴全义求学问道的机会就更少了。
今日碰巧遇见,赵洵又有心事,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洵,这里多有不便,你随为师来。”
吴全义说罢,扭身离去。
赵洵犹豫了片刻,还是跟了上去。
离开长乐坊后,吴全义一路东行,来到了乐游原青莲观。
赵洵不解,快步上前追问道:“师父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这乐游原青莲观是为师修行悟道之处,里面没有闲人,我们进去说。”
吴全义推门而入,赵洵快步跟了进去。
道观并不大,看得出来平日里也没有什么香客。
除了一名洒扫的道士外,观内再无旁人。
那洒扫道士见到吴全义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微微欠身行礼。
吴全义点了点头算是还礼。
他径直走进一间厢房,待赵洵跟进吱呀一声关了门。
“赵洵,你应该很奇怪今日为何会在长乐坊遇到为师。因为这不是偶遇,是为师主动去找的你。”
吴全义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悠悠说道:“你去长乐坊是为了搜集证据吧?你在追查吴慈之死的真相!”
赵洵闻听此言骇了一跳,连忙道:“师父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即便在不良人内部也是秘而不宣的,除了不良帅冯昊和贾兴文、旺财几个人外,不会有旁人知道。
难道说他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仿佛看出赵洵的疑惑,吴全义叹声道:“吴慈是为师的侄子,所以这件事为师也在追查。一日前为师去了一趟不良人衙门,跟冯大人有过一番交谈,得知你在追查此事,便特意来与你相见。”
…
…
第32章 修行奇才
原来吴慈是吴全义的侄子...
这个世界还真的是小。
不过仔细想想便也能够理解了,长安城看似人口众多,但站在金字塔上层的人其实很有限。
这些人有着不同寻常百姓的地位,占用着绝大部分资源,彼此之间的联系自然就会多一些。
当然,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的风险也远远高于常人。
吴慈身为不良人暗桩,他应该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面临死亡。
但他仍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条路。仅从这点看,他就值得敬佩。
“师父,你可是调查到了什么线索?”
吴全义并没有立即回答赵洵,而是沉默了良久。
“这件事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一开始为师也觉得慈儿是王忠益杀害的。毕竟此时适逢他回京述职,时间很敏感。若是慈儿掌握了他的一些证据,他派人杀人灭口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
吴全义顿了一顿,双眸中放出光芒来:“既然大家都能想到凶手是王忠益,那他这么做不是犯蠢又是什么呢?”
吴全义的这句话让赵洵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是啊,如果一切都证据都指向的是王忠益,那么王忠益还要扛着巨大的压力去杀掉吴慈,岂不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做贼心虚,就差把凶手二字写在脸上了?
王忠益好歹也是一方节度使,不可能连这点浅显易懂都道理都不明白。
按照侦探理论,最表象的东西往往不是事实。
“可是师父,如果凶手不是王忠益,又会是谁呢。”
“还得慢慢来查,心急是没有用的。”
吴全义叹了一声道:“这件事你不用着急,为师会和你一起查,无论如何为师会给慈儿一个交代。”
稍稍停息了片刻,吴全义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盯着赵洵看了片刻随即道:“明允,你是不是修为有所提升?”
赵洵连忙道:“师父,实不相瞒,进入不良人衙门后,贾大哥帮我洗髓,洗髓之后我也就入品成为了九品武卒。”
吴全义微微颔首道:“怪不得,且让为师来看看。”
说罢吴全义凑前半步,将手掌置于赵洵的天灵盖上。
赵洵有感觉受到了冒犯,可也无法多说什么。
毕竟在这个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吴全义好歹也算上他的师父,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屏息凝神,吴全义进入到了赵洵的识海之中,就和第一次的时候一样。
虽然不似钦天监的那些神棍会观心术,但像吴全义这种境界的修行者完全可以轻松的在他人的识海中遨游。
良久之后,吴全义猛然睁开了眼睛,眼眸之中写满了疑惑与惊讶。
“明允,你的体内真气十分奇怪,似乎是有两股,这两股真气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依为师之见,很有可能是双修造成的影响。”
嗯,双修...
当然,此双修非彼双修。
赵洵微微颔首道:“师父所言不虚,徒儿除了洗髓踏入武修门槛外,也在努力学习您给我的那本《文宗初识感悟》。当时没有来得及跟您说,学生在识海之中看到了长安城和浩然书院。”
吴全义微微眯着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说下去。”
赵洵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所见全部说出。
“长安城和浩然书院似乎都是在沙漠之中,正当徒儿想要靠近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间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过徒儿能够感受到识海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吟诗。”
“吟诗...”
吴全义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他方是感慨道:“妙哉,真是妙不可言。明允,你后来是否有气血上涌,浑身燥热的感觉?但屏息凝神之后又会有静谧的感觉?”
“确实有这种感觉,师父,你怎么知道?”
“这就是了。武宗修行讲究的是靠一腔热血实战提升,文宗修行讲究的是凝聚意念提升实力。你现在确实是双修,但两种修行体系并不完全兼容,所以你有时会觉得有些磕绊别扭。不过似乎你自身体质很特殊,能够的巧妙的融合...”
吴全义说罢,赵洵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有的时候觉得自己体内有两股力量在较劲,原来是文修和武修的真气。
“师父,那徒儿现在该怎么做?”
赵洵生怕因为文武双修从而走火入魔,他还很年轻啊,还没有娶上十几房娇妻美妾,怎么可以走火入魔呢?
“也罢,既然你我师徒一场,为师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文武修行体系虽然有各自的路数,但说到底殊途同归。要想求同存异也不难,为师便教你道门的气息导引术来调整你体内的气息,让它们能够安然相处。”
赵洵闻言心中大喜。
在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中,道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道门的气息导引术。
这玩意更像是一种修行者养生的方式,能够让人平心静气的修行,说白了就是调理体内各种真气,让修行者不会因为燥火过盛而失去修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