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那个时候包括显隆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他没有太高的预期,以至于他只要破获一件案子就会引起轰动。
可后来随着他屡破大案,这些人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对他的期待值自然也就拉高了。
这种情况下赵洵非但得破案,还得破获大案,快速破案。
而似乎整个长安的权贵圈都把赵洵看做是断案小能手。
但凡是有大案难案,都会第一个想到赵洵。
赵洵心道天可怜见,他做错了什么,他还只是个孩子啊,偏偏要承受这么多。
“明允兄你也不要太着急了。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也来不及阻止的。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旺财见赵洵一脸抑郁,便上前安慰道。
赵洵不由得苦笑,心道傻旺财啊,这世上的事情真不像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有不少灰色的。
有些事情不是只凭借着一腔热情就能处理好的。
不过他不打算详细跟旺财沟通这一块,因为旺财不会懂的。
至少眼下不会懂。
“没事,明允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
贾兴文上前拍了拍赵洵的肩膀,笑声道:“不说这些了,我们先吃生煎。干啥也不能亏了嘴,是不是旺财?”
旺财连忙接话道:“贾大哥说的对,干啥也不能亏了嘴。我们先来吃生煎。”
…
…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目光深邃的盯着御案上的奏疏,久久不发一言。
对他来说,这毫无疑问是最艰难的时刻。
各地都发来求援,西域、剑南、江南道。
可朝廷如今真的是抽调不出力量来支援地方了。
朝廷如今自己都有些自顾不暇了。
“传旨,命各地自行组织乡勇团练御敌。”
这个决定是很难下达的,但是他又不得不做。
希望地方州县能够自己顶住吧。
…
…
终南山,浩然书院。
二层竹楼内,山长望着集结一堂的弟子们,神情很是平和。
“我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山长扫了一圈,随即沉声道:“如今的形势你们想必都清楚了吧?”
“山长,如今魔宗南下,长安十分危险。山长既然决定出手,我们自然誓死追随。”
龙清泉当先发声,也算是给一众书院弟子打个样。
“是啊山长你要是叫我们对抗魔宗,我们连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刘莺莺也附和道。
山长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小师弟平日里总喜欢说一句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稍顿了顿,山长接道:“为师觉得很有道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书人自然也有责。”
“我们书院又是天下读书人的中心,是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我们一定要为天下的读书人做出表率。犯我书院者虽远必诛!”
山长掷地有声的说道,直是令人热血沸腾。
“我们书院是以德服人,如果德不能服人那就只能用拳头了。”
“没有什么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拳。”
听着这些熟悉的话,书院弟子们眼眶泛红。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虽然他们不是兵,是读书人,但是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如今你们小师弟有难,长安城有难,我们就要用拳头捍卫属于书院的荣耀。”
…
…
长安城外,北方蛮族大营。
阿史那倬目光深邃的望着远处的这座雄城。
他们抵达长安城外已经半个月了,但是一直没有发动攻势。
因为大祭司表示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至少要等到西域三十六国或者南方蛮族其中之一赶到时再动手。
而如今剑南道方面已经传来消息。
南方蛮族已经拿下了锦官城,并沿着蜀道向长安城进发。
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出现在长安城外。
有了盟军,阿史那倬的信心大涨,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动手了。
“大祭司说过,长安城被一座符阵笼罩,符阵之中还有符阵。但不管怎么说,只有破开第一个符阵,他们才能进入城中,才能继续破开第二个符阵。”
“所以可汗我们现在就只能等?破开符阵是他们修行者的事情,我们帮不上忙啊。”
“不,我们要做好其他事情。一旦大祭司破开符阵,我们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墙发起冲击。”
“攻城槌,云梯都准备好,千万别闲着。”
…
…
深夜,钦天监。
监正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紫薇星黯淡无光,心情不由得变得沉重。
紫薇星乃是帝王的守卫星。
紫薇星黯淡,说明皇室有危险,大周的国运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这是近十几年袁天罡都没有见过的天象了。
“淳风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淳风感慨道:“恩师看来这一次大战非同寻常啊。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不可逆天改命啊。”
李淳风说的这句话乃是道家自古以来秉持的原则。
道门擅长观天象,但是每一次窥得天象都会折损阳寿。
如果逆天改命,强行逆天而行,后果十分严重。
轻则折损阳寿,重则可能当即被天雷诛灭。
所以道门之人,哪怕是绝品强者也不会轻易的偷窥天象,即便知道了也会深深的埋在心底,绝不会说出来。
“但是这件事如果为师不说,陛下那边…”
袁天罡显得很是犹豫。
老实说显隆帝待他不薄,甚至是有大恩。
当初显隆帝在袁天罡名不见经传的时候提拔他为钦天监监正,这才有了袁天罡今日的风光。
如果袁天罡在这个时候选择隐瞒窥测到的天象,实际上是对不起显隆帝的。
但是如果他说了是对不起自己。
道门修行者若被天诛,那传将出去就真的是个笑话了。
袁天罡将不仅仅被这一代的江湖人耻笑,甚至可能恶名永远刻在历史上。
世世代代的修行者提起他时都会觉得他是一个笑话。
…
…
第263章 卖破绽
颉利古很兴奋,因为在时隔数日后,大祭司再次附身在了他的身上。
原本他以为和城外的联系彻底中断了,可现在看来只是大祭司在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一旦时机合适,大祭司就会毫不犹豫的附身。
此次大祭司通过附身告诉他南蛮在巫蛊师的率领下已经拿下了锦官城。
拿下锦官城后他们并没有在剑南道其他地方多做逗留,而是直奔长安方向而来。
蜀道天险,所以哪怕是无比熟悉在大山之中生存的南蛮也未必会行军有多快。
所以距离南蛮兵临城下应该还有一段时间。
颉利古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找到长安城符阵的阵眼随后摧毁或者干扰之。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长安城大阵的阵眼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
颉利古必须首先找出这些人,随后才能找到阵眼。
“愿大祭司保佑,保佑我找到阵眼。”
既然心甘情愿的潜入长安城做细作,颉利古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中原人喜欢把这样的人叫做死士。
颉利古很喜欢这个说法。
他不怕死,因为在魔宗看来死是一种轮回,是走向生的过程。
如果他死的有意义,能够帮助魔宗和北方蛮族的草原人入主中原,那就是值得的。
颉利古知道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或许就是不良人赵洵。”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颉利古发现赵洵是在所有人那里都吃得开的存在。
朝廷也好,道门也罢,甚至是书院都很看好他,对他委以重任。
赵洵总体来说表现的也可圈可点。
这是颉利古完全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作出的判断和评价。
但如果是从对手和敌人的角度判断和评价,颉利古并不觉得赵洵是有多么的可敬。
“看来要找到一个机会,接近他。”
颉利古知道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赵洵如今的官职是代理不良帅,长时间在不良人衙门里办公,而不良人衙门位于皇城之中,符阵效果更强烈。
要想在不良人衙门内动手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等到赵洵离开不良人衙门之后。
而颉利古发现这段时间赵洵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
不是在不良人衙门办公就是出皇城查案。
所以接近赵洵的最好办法就是引诱他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