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袖乾坤
西域,安西都护府。
贾兴文神情有些严肃。
因为就在刚刚,斥候回报说在外围哨所发现了大量的西域叛军踪迹。
从他们得到的情报来看,西域叛军的数量并不少。
如此多的西域叛军,在某种程度上给安西军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压力。
当然了,西域叛军和安西军之间必有一战,而且会是相当惨烈的一场大战。
对此贾兴文可谓是心知肚明。
关键是这场大战会如何展开。
大战展开的方式不同,结局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从现在的细节来看,西域叛军是以莎兹国为代表的。
他们的领头人是慧安法师。
这个修行者据说有一品实力。
如果是单挑的话,刚刚达到五品境界的贾兴文根本就不是慧安法师的对手。
但是有的时候对决并不是那么简单粗暴的事情。
就眼下而言,施展一些套路毫无疑问可以压制到西域叛军。
呼...
贾兴文在竭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有任何的冲动。
贾兴文必须要镇静合理的制定整个计划。
“贾将军,叛军的数量大概不到十万人。这个兵力不能说很多但是也绝对不算是少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啊。”
贾兴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合兵还是分兵的问题。
只有处理好这个难题,接下来才有可能有效的应对各种各样的威胁。
威胁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关键是要看如何化解。
西域叛军的威胁不管是从任何方面看都是不足以使得整个安西军陷入慌乱的。这个时候安西军绝对不能妄自菲薄。
因为他们其实才是最强大的军队。只要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稳定,那么对上任何的对手其实都不吃亏。
“嗯,我觉得还是合兵吧。在没有弄清楚对手的虚实之前如果就分兵的话实在是太不保险了。”
贾兴文仔细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合兵更加的保险。
分兵的话,风险性还是有些高了。
如果被对手捉单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对手成功捉单,安西军就要面临以少打多的难题。
反正贾兴文是一个无比谨慎的性格。
对西域叛军来说,抱团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如果只是单枪匹马的话基本上很难对对手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一点,西域叛军就非常的明白。
...
...
呼...
贾兴文来到沙盘上开始了推演。
对贾兴文来说这其实只是第一步。
沙盘并不能完全的替代实际场地。
所以如果必要的话,贾兴文还是要尽可能的到实地考察的。
敌军再怎么说也是有一个一品修行者在引领的,所以在贾兴文看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
贾兴文在沙盘前稍稍做了一番推演,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以说是从各个方面汇聚过来的。
一般人真的很难能够直接抗住这种压力。
但这个时候的贾兴文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他必须要给到这支安西军方向,这是他的责任,他责无旁贷。
“我觉得可以这样,我们先在这里诱敌深入,然后从后面包抄,对敌军形成合围。”
如果要说兵法的话,那贾兴文其实掌握的相当的不错。
但要说实战经验贾兴文是比较匮乏的。不过他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能够尽可能的进行弥补。
“贾将军此计甚妙。”
亲兵这个时候很是巧妙的拍了一个马屁。
他也确实觉得贾兴文的话相当的有道理,但是受限于一些具体的情况,安西军可能无法按照贾兴文计划的那样发挥的天衣无缝。
贾兴文并没有作答,而是在沙盘之上涂涂改改。
如果贾兴文能够在沙盘上控制好行军路线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实际战斗中肯定会有不错的发挥。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贾兴文现在已经完全知道该怎么做了。
…
…
第494章 万刺史的愿望
终南山,浩然书院。
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定闲暇时间,赵洵决定前去跟万彦万刺史好好的聊一聊。
主要是因为最近的一段时间确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赵洵觉得如果他能够跟万刺史好好聊聊的话,一方面可以舒缓万刺史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换个节奏换个心情。
这一点其实还是相当关键的。
因为有的时候如果人的情绪一直都保持在一种紧张状态之下的话,确实有可能会出问题的。
那种情绪上持续压抑的感觉,有的时候会把人逼疯的。
赵洵经历过许多后明白这是相当难处理的。
所以赵洵才会希望尽可能的在细节上做到极致。
只有做好了细节,才能够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
所以赵洵决定跟万刺史好好聊一聊。
因为赵洵觉得万刺史是一个相当有想法的人。
当他走到万刺史面前的时候他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大周官员此刻变得意志消沉。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洵真的不是很清楚。
这一切真的是太奇怪了。
“万刺史,坐吧。”
赵洵沏了一壶热茶,给万彦万刺史倒了一杯,随后自己也满上了一杯。
他将茶杯举起微微抿了一口。
这茶一入口稍稍有些苦涩。
但是一旦当你适应之后就能够品尝到那种回甘的味道。
一般人真的难以品尝到其中的精髓。
但是赵洵可以。
目前来看万彦万刺史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赵洵索性开门见山道:“万刺史啊,你现在是不是在想朝廷为啥会跟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呢。你心目中的圣君怎么会变成一个昏君呢?你是不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呃...”
赵洵的话无疑是让万刺史愣住了。
万刺史确实是被赵洵说中了心事。
“是啊,有的时候我确实会感觉到迷惑。本官也不知道为啥朝廷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在本官的印象中,朝廷不说有多么的好,但至少也不该是现在这个模样的啊。变了,这一切都变了。本官现在确实是非常的迷茫了。”
这个时候的万彦可以说是相当无奈了。
一个人处于这样无奈的情绪下,是不可能掩藏了的。
所以接下来赵洵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开导万刺史。
这一点还是相当重要的。
“万刺史,看开一点。朝廷变成了这个样子,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显隆帝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心里比我更清楚。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周朝廷有这样一个君王在,怎么可能会好的了?可以说大周朝廷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个乌烟瘴气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就是显隆帝的锅。”
赵洵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任何的犹豫。
这个时候万彦万刺史直是怔住了。
“赵洵,你觉得这一切是因为陛下的缘故?”
“当然是因为显隆帝,不然还能因为谁?”
赵洵很是不屑的说道:“显隆帝这厮,用狗屁不通来形容一点问题都没有,用倒行逆施来评价也不冤枉他。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厮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类。要想将大周变得强大就需要从各个方面都启用一些有志之士。但是显隆帝很明显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但没有鼓励启用人才,反而对有志之士进行打压。这一点我是真的不能理解。难道说他是因为惧怕这些人才的出现威胁到他的统治才这么做的吗?要是这样的话,那未免太自私了吧。”
“呃...”
万彦听到这里之后整个人直是愣住了。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赵洵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皇帝陛下确实一直在打压大周的各种人才。
赵洵说的没错,在有些方面,显隆帝确实是相当的不称职。
但是他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显隆帝毕竟是皇帝啊。
皇帝做的事情,臣子是不能去妄议的。
但凡是有哪一处没有说清楚就会引得天子震怒,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了。
之前万彦万刺史曾经向显隆帝上了一封奏疏,那封奏疏言辞之激烈可谓是亘古未有。
将那封奏疏递给天子之后,万彦其实就开始准备后事了。
对万彦来说,现在这个局面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如果书院不出手的话,他怕是已经人头落地了吧。
为了这样一个朝廷,为了这样一个皇帝,牺牲掉自己的性命,真的值得吗?
有那么一瞬间,万彦犹豫了。
赵洵的话真的是振聋发聩啊。
有的时候万彦会觉得有些错愕。
一般来说君王刚刚继位时都是满腹豪情。那个时候的君王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