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佛前献花
“说说看什么事。”赵官家开口道。
“下官要弹劾京城的防火官玩忽职守,上元节京城大火,绵延几乎半个城南,若非天降大雨,这大火很有可能祸及更多百姓,即便是大火现在已经扑灭,但已造成极大的灾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臣请陛下治那防火官员之罪。”那文官道。
中书省杨大人眼睛一眯,却是不动声色,其他文官更是没有阻止。
这是先斩后奏,先拿那防火官问罪,之后再议灾情,如此一来其他人就能相安无事。
“京城大火,身为防火官的确是罪责难逃,就撤职查办吧。”赵官家说道。
“官家,上元节大火波及甚大,臣恳请陛下赈灾救民,已防灾情扩大。”忽的,另外一位文官又站出来道。
赵官家回道:“准奏。”
“父皇,儿臣斗大恳请父皇将这赈灾的事情交于儿臣负责,儿臣也想为父皇,为朝廷分忧,为天下百姓做一点事情,希望父皇允许。”这个时候,三皇子赵景立刻站了出来,施了一礼语气诚恳地说道。
“嗯?”
他的出现,让很多大臣没有想到。
有些人甚至还是刚刚发现,这三皇子赵景也在朝会之上。
“难得三儿有这样的孝心,准了。”赵官家说道。
“谢父皇。”赵景有些欣喜起来。
之后文官又争相进言,说的都是一些上元节灾情的事情。
而片刻之后,一直默不作声的杨大人忽的站出来道:“官家,老臣以为上元节大火来很是蹊跷,也许并非突然失火,其中缘由还请官家派人彻查,万万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歹毒妖人祸害京城,动摇社稷安定。”
“就让六扇门的人去查吧。”赵官家道。
杨大人又道:“六扇门的人若是能查出来的话早就查到了,也不至于到现在也没有音信,所以老臣斗胆举荐一人,此人必定能将上元节大火一案查个水落石出。”
“不知道杨爱卿举荐何人?”赵官家神色微微一动。
“扬州刺史,李修远。”杨大人立刻开口道。
这话一出,立刻就有不少官员心中一凛。
杨大人这招好狠啊,李修远被封为扬州刺史,在扬州手握军政两权,位高权重,算是一方诸侯,如今若是真被他举荐成功的话,则得留在京城办案,吃力不讨好不说,若是办事不利,还有可能让别人丢了刺史的职位。
不过众官员心中却是窃喜起来。
这杨大人和李修远有杀子之仇,他们斗起来最好不过了,自己坐等结果。
其中吏部侍郎张元,却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是当日自己等人和杨大人商议针对李修远的对策:捧杀,罢官,手下当狗。
奈何来京城的李修远太过低调了,没有四处宣扬自己的功绩,捧杀就行不通了,所以只剩下罢官还有收下当狗。
而这两步不管走哪一步,都得先让其留在京城,绝对不能顺利的述职回扬州。
“李修远?这个名字朕的确是有些耳熟,好像去年九山王造反便是此人平的吧,对了,现在此人身在何处?还没有进京么?朕还提拔他为扬州刺史呢,按理说这些日子也该到京城了吧。”
被这一提醒,赵官家这才想起来了李修远这个灭了九山王的大功臣。
杨大人道:“官家,这位李修远来京述职已有数日,现在正在偏殿等候官家召见。”
“那就唤他进来,朕也有兴趣看看大宋国的这位功臣。”赵官家道。
一旁宛若老僧念经一般纹丝不动的国师,这个时候缓缓的睁开了眼睛,露出了一丝精光。
此刻。
偏殿之中,李修远却是微微皱起眉头看着这偏殿的木梁。
在这木梁竟然之上长着一朵黑色灵芝,宛如澡盆大小,散发出清香,很是神异。
“咦,大少爷,小的之前还没发现,这皇宫的房梁上怎么长着一朵这么大的灵芝?这应该是那些文人说的祥瑞啊。”韩猛看了一眼有些惊奇道。
李修远却是脸色一沉:“什么祥瑞,这是气运耗尽的象征,腐木长灵芝才是祥瑞,梁柱长出灵芝寓意气运耗尽,大厦将倾,如竹子开花,昙花一现,虽然看似美丽,但随后带来的却是死亡和凋零,若是寻常人家长出这玩意,那就说明那户人家离衰败不远了。”
“大少爷,可这里是皇宫啊……”韩猛有些惊道。
“就是因为是皇宫所以我才留意。”李修远沉声道。
种种迹象表明,这大宋国的国运已经马上走到尽头了。
但自己都能知道,京城的某些人,某些精怪不可能不清楚。
至少,国师不可能心中一点数都没有。
就在此刻,一位宦官走了进来:“谁是扬州刺史李修远,李大人?快快上朝拜见官家,官家召见呢。”
“来了么?”李修远收回目光,整理了一下衣冠站起来。
第七百零九章 神力将军
大宋国真的大厦将倾的话,身为国师还留在京城,混迹在朝堂之上,这所图谋的到底是什么呢?
国运都没了,国师所行的妖道根本就走不通啊。
他要走的妖道是建立在大宋国还在的基础上,他通过一点点取代朝堂官员,达到彻底掌控朝廷,霸占江山社稷的地步。
还是说,这个国师看到了这一点……只是另有布置?
李修远觉得这个国师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其中隐藏的东西很深,也很危险。
“稳妥起见,还是找个机会……诛了他。”李修远心中已经动了杀意。
他现在得了阎君的神权,已经没有必要虚与委蛇了,他相信自己的道行已经打破了某种脆弱的平衡。
只是,这蜈蚣贼的很,谁知道他的真身在什么地方,而且躲在皇宫之中,想要杀他也不容易,这里还有国运镇压,鬼神不能靠近,法术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能不能施展出来都是一个问题。
而在思考的时候,李修远却已经步入了紫宸殿。
他见到了朝会上左右的文武百官,也见到了当今大宋国的天子,赵官家。
更加见到了站在赵官家一旁的国师。
当然,那个杨大人也投来了充满敌意的目光。
李修远却也一点也不胆怯,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但他却是目光平淡的扫过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而且一路走来步伐沉稳有力,身姿笔直。
或许是因为太过年轻的缘故,还不到弱冠之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