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89章

作者:閉口禪

  他乾脆的說道:“開弓可以,騎射就免了,我不太擅長!”

  豐紳殷德在一旁笑道:“騎射交給我就行了!”這貨明顯對騎射有些把握。

  爾康朝點將臺下伺候的小校叫道:“給我取十二力的弓來!”

  華十二在現實世界中學射箭的時候就查過一些有關射箭的資料,知道明朝以前弓箭的強度以‘石’為單位,而滿清則以‘力’為單位,一力為九斤十四兩,十二力約等於清制一百一十斤,約等於後世一百三十斤的樣子。

  清朝武舉考試中,所用弓箭就分十二力,爾康直接選十二力弓,已經是武舉規定開弓的天花板了。

  不一會,十二力弓被小校取來,福爾康走過去拿起長弓,雙臂一拉就將長弓拉開,雖然沒有達到滿月的程度,但也博得眾人一片喝彩聲。

  就連杜小月和豐紳殷德都拍掌叫好,紫薇和金鎖,更是滿眼都是小星星。

  豐紳殷德作為爾康的對手,也不由得說道:“我至多能開十力弓,比試膂力我自愧不如!”

  永琪即為好友高興,又是羨慕的道:“我也只能開十力,爾康能開十二力,便是去考武舉,恐怕也能拿個狀元回來了!”

  爾康得意的一揚下巴,將那十二力的弓朝華十二扔了過來,說道:“該你了,剛才比試拳腳我一時大意讓你佔個便宜,別以為自己真的了不起!”

  華十二接住弓箭,一臉鄭重的道:“比試開弓可以,但你別揚下巴行不行,否則你那兩個大鼻孔對著我,我總感覺像是兩個‘緊背低頭花裝弩’瞄準了我,有一種馬上就有什麼噴出來的感覺。”

  杜小月最先反應過來,這是在說爾康鼻孔大,不由得笑的前仰後合,緊接著小燕子也笑的直跺腳,莫愁是忍俊不禁,只有心繫爾康的紫薇和金鎖對華十二怒目而視。

  華十二懶得和這幫笑點低的傢伙廢話,一手握住長弓,一手拉住弓弦,雙手一分隨意一扯,咔嚓一聲,這柳木製作的弓身直接被他扯的斷折開來。

  瞬間剛才還在夸爾康膂力驚人的眾人集體失聲。

  華十二一臉真盏牡溃骸安缓靡馑迹@次算我輸了,我好像不會開弓,別人開弓都拉的好好的,我一拉就壞,不會!”

  開弓比得是什麼?不就是膂力麼,你這把弓都拉斷了,還主動認輸,這是擠兌人呢吧?

  在場的人何曾聽過如此凡爾賽的言論,他們只是內心中有想要毆打這個裝逼犯的衝動,當然在考慮過個人武力值之後,都明確的放棄了這個打算。

  華十二扯斷十二力弓,對爾康和永琪的打擊無疑很大,兩人都垂頭喪氣的放棄了和豐紳殷德的騎射比試,這樣就只剩下小燕子和杜小月兩人的輕功比拼了。

  華十二原本以為的輕功比拼,就是什麼八步趕蟬啊、蜻蜓點水啊,燕子抄水草上飛之類的,各自展示一下輕功身法啥的呢。

  結果完全不是他想的樣子。

  福爾康一聲令下,上千清兵衝出來,用一條條長板凳搭建起一座高三四層樓的板凳山來,在板凳山的頂部,立著一根竹竿,竹竿上繫著一個紅繡球。

  比賽規則就是小燕子和杜小月用輕功身法登上那板凳山,兩人誰第一個搶到繡球就算獲勝,反之則敗。

  在拿到繡球之前,兩人可以用各種手段阻止對方,但不能下死手。

  華十二聽完規則,頓時來了興趣,看兩個俠女撕逼,比在抖音上看老孃們打架可有意思多了不是麼。

  爾康取出一條白色絲巾,隨手一扔,那絲巾慢慢飄落,當絲巾接觸地面的瞬間,小燕子和杜小月兩個格格同時發動。

  兩人用的輕功極為相似,都是燕子三抄水,疾衝向前的同時,足尖在地面點了兩下,便飛身而起兩米多高,輕飄飄落在板凳山上。

  小燕子人如其名,輕功更勝一籌,落點比杜小月高出半尺,她發出銀鈴般的笑聲道:“杜小月,你輸定了!”

  說話的同時,身形一縱便再次躍起,可人在半空下一瞬腳腕已經被人抓住,卻是杜小月一見要輸,出手干擾,抓住她腳踝往下一扯,借力直接縱身而起。

  小燕子反應很快,下落的同時一腳將面前的木凳踹到了兩個,這也導致凳子山開始偏斜,最頂上的幾張凳子從高出砸落下來。

  杜小月為了躲避落下來的板凳,只能臨空改變方位,而這時候小燕子也藉機追了上來,兩女竟然在凳子上上,你爭我趕,拳腳相加,比鬥起來。

  下面看客之中,紫薇和金鎖為小燕子加著油,豐紳殷德和莫愁為杜小月喊著好,爾康和永琪到是沒有跟著一起喊,因為加油也好,叫好也罷,都會牽動臉上肌肉,兩人一個鼻子疼,一個哪都疼,所以就很冷靜。

  華十二在一旁安靜看戲,兩個青春靚麗的美女,在那板凳山上,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比武,讓他覺得賞心悅目,唯一美中不足讓他可惜的是,小燕子和杜小月都穿著練武之人的勁裝,沒有穿裙子,否則一定更有看頭。

  看了一會,他覺得也該分出勝負了。

  要是單比輕功,華十二更看好小燕子,因為大眼萌妹是職業的,好吧,看過‘還珠’的人都知道,這位民間格格在進宮之前的職業是‘女飛佟�

  可是既然這場比試之中參雜了其他因素,華十二覺得杜小月會贏。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實戰這一方面,跟著紀大煙袋走南闖北經歷許多危險的杜小月,絕對要比現在養在深宮當格格的小燕子強上不少。

  果然就在華十二認為差不多了的時候,杜小月一腳踹中小燕子的胸口,借力而上,一把抓住那板凳山上的紅繡球,取得了這一場的勝利。

  而小燕子也藉著被踹一腳的力量倒翻出去,落在地上,狠狠一跺腳:“真沒意思,又輸給你了!”

  杜小月站在凳子上上叉著腰哈哈大笑:“那就下次再比了,不過再比一百次你也是輸!”

  比試結束,小燕子等人回了宮裡,莫愁和杜小月則回去紀曉嵐府上。

  臨分別時,杜小月先和華十二到了謝,然後拍了拍豐紳殷德的肩膀道:“這次做的不錯哦,多謝了!”

  就這一句話,讓豐紳殷德在和華十二一起返回和家時候一路傻笑。

  華十二看著咧嘴傻樂的豐紳殷德,不由得搖頭,這孩子真就是舔狗一枚,人家杜小月和小燕子約鬥,他和家少爺又是打算親自下場,又是找人幫忙。

  結果杜小月贏了之後,只有一聲謝謝,就把豐紳殷德打發了,連飯都沒說請一頓,就這還樂的屁顛屁顛的,這不是舔狗還是什麼?

  回到和珅府上,拒絕了豐紳殷德請他喝酒感謝的邀請回到自己院子,就發現和珅早已等在這裡,正和徐靈胎、江沱說著話,一問來意,確是和中堂又有所得,前來邀功獻寶的。

  感謝:08a兄弟的打賞,感謝一包辣條200塊兄弟的支援,感謝投月票、推薦票的兄弟,感謝看書追讀收藏的兄弟,多謝。

第179章 神功寶典!

  三冊秘籍,被恭恭敬敬往華十二面前桌子上這麼一放,和珅滿臉堆笑道:

  “先生您上眼,看看這三本武學秘籍,可曾還行?”

  華十二隻看了一眼那幾本秘籍的名字,眼睛就徹底轉不開了,原因無他,這幾本秘籍太有名了,也太耀眼了。

  只看名字,《易筋經》、《葵花寶典》、《火焰刀》,這三個名字就讓華十二有種特不真實的感覺。

  這三本秘籍中的任何一本,在金武世界都能夠被稱為神功寶典了。

  華十二看向和珅:“你該不會為了完成任務,弄些假貨來糊弄我吧?”

  和珅連連搖手,表示自己絕對沒有,然後才表情訕訕的解釋道:

  “那日先生交代讓我去搜集秘籍,我發現宮中就有聖祖年間《易筋經》的抄本,不過這中間有一事需要提前講明,就是這秘籍無論少林寺裡的那本,還是宮中抄本,都是殘缺不全的,甚至於這抄本目前比那少林寺中的原本還要全上一些。”

  和珅當即就講起了這其中的緣由。

  原來千百年來,中原王朝幾次興替,江湖武林也數次動盪,嵩山少林更是幾次糟了兵災、匪災、火災,所以導致寺中經書、秘籍,都多有損壞,以至缺失。

  可別的秘籍破損或是缺失之後,自有少林寺中修煉此武學的武僧事後補全,雖有偶有遺失,卻也不多。

  但這本《易筋經》在少林之中,歷代有資格有資質修行的人,少的可憐,而且在其缺失之後,若那些修行之人有什麼三長兩短的,就很難補全。

  所以自北宋到如今《易筋經》缺失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內容,雖也能練,但據少林方丈所言,比之早先,已經沒有那麼神乎其神的效用了

  華十二終於知道了金系武俠為什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不如一代了,連少林寺這種武林泰山北斗般的門派都尚且如此,其他小門小戶便可見一斑。

  聽說《易筋經》少了三分之一,華十二頓時興致缺缺,不過聊勝於無,留作參考吧,萬一哪天補全了呢。

  隨即將目光轉向第二本秘籍《葵花寶典》上,問道:“這本該不會也缺少內容了吧?”

  和珅訕訕一笑:“先生明見!”

  華十二要不是還有利用和珅得地方,真想一腳踹過去,明見你大爺,合著你找來的秘籍都是缺這少那的,這不是逗我玩呢麼。

  和珅見華十二臉色不太好,趕緊拿起可《葵花寶典》翻開,指著上面一處撕掉的痕跡道:

  “這葵花寶典是前朝宮中遺物,缺的不多,只是缺了這開篇的第一頁,不過就因為這缺失的一頁,習練的人全都走火入魔而死,咱們大清朝已經損失了五個巴圖魯了,華先生看看就好,可以僅做參考,千萬不要學這個東西!”

  巴圖魯為滿語中‘英雄’、‘勇士’的意思,為大清朝傳統封號之一,據說從清太祖到後世的咸豐皇帝的二百餘年間,得賜巴圖魯封號的,僅三十三人。

  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與後世大名鼎鼎的僧王僧格林沁。

  這樣少的數量,可見滿清的巴圖魯在八旗之中,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這樣的精英練這秘籍就掛了五個,不得不說是損失慘重,此外也同樣說明這秘籍練不得。

  華十二看這那缺失第一頁的地方,齊刷刷一個缺口,顯然是被人故意撕掉的,而那五個巴圖魯,之所以會走火入魔,很顯然和這缺失的第一頁有關係。

  此時華十二表情有些古怪,因為他知道那撕掉的第一頁內容是什麼。

  不但他知道,估計去現代世界問一問,只要是武俠迷的,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缺失的第一頁,便是‘欲練神功,引刀自宮’這幾個字了,這可是整本《葵花寶典》的前提與核心要求,若是沒有這一步,不走火入魔才怪呢。

  華十二覺得這肯定是前朝太監在明朝滅亡之時故意為之,以此秘籍做餌,引的滿洲武人修煉。

  這樣高深的秘籍,便如那嶽不群、左冷禪見了‘辟邪劍法’便忍不住修煉一樣,只要是心性不堅的武者,估計都難以抵擋的主對這等絕世武學的嚮往。

  這秘籍被撕了一頁。滿清武人只能見到秘籍高深,卻不知修煉前提,然後因沒有自宮去勢,才會一個個走火入魔。

  華十二心中感嘆,他倒是知道前提,所以這本《葵花寶典》算是全本了,可這玩意讓他怎麼修煉?

  神功秘籍放在眼前,偏偏就不能練,這就很鬱悶!

  轉頭看向《火焰刀》,沒好氣的朝和珅問道:“這本秘籍該不會有問題了吧?”

  和珅這次拍著胸脯保證道:

  “這本絕對沒有問題,那些喇嘛和我說了,先生您要的《龍象波若功》和《無上瑜伽密乘》在當年吐蕃滅國之時,便都已經在戰亂之中失傳!”

  “只有這《火焰刀》是完好無缺的,只不過自北宋大輪明王鳩摩智以後,直到如今,無人能夠練成!”

  他說完也怕華十二生氣,連忙補充道:

  “這也是那些喇嘛肯將這秘籍交出來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不信有人能夠練成!”

  華十二翻開《火焰刀》看了看,便覺這本秘籍應該是後來抄錄的,因為每一頁右邊是古藏語原文,左邊則是被翻譯的漢語。

  仔細看下去,都是真氣執行的方法,如何凝練內力,如何凝氣成刀,其中所言的內力執行法門,比之全真正宗的道門心法,雖然別開蹊徑,卻同樣的博大精深,不遑多讓。

  華十二看了幾頁,就明白為什麼宋朝以後就無人練成了,因為這《火焰刀》就和那大理的《六脈神劍》一樣都是凝聚刀氣、劍氣,外放傷敵的武學。

  這種武學想要學會必須一個前提,就是習練者需要內力深厚至極。

  看看‘天龍’就知道,便是那幾個天龍寺的高僧,大理皇帝段正明,也不過是隻能學習‘六脈神劍’之中的一脈劍法而已,而且還發揮不出什麼威力。

  真正可以將六脈神劍完全施展出來的,只有身負‘北冥神功’,可以吸人內力為己用的段譽一人而已。

  ‘火焰刀’也是如此,北宋以前有多少人練成,華十二不清楚,但鳩摩智那會兒,可只有這位大輪明王一人練成,而他練成之後,就橫掃吐蕃其他教派,威震西陲。

  如此可見,那個時代練成這門神功的吐蕃高手,也只有鳩摩智一人而已。

  當然鳩摩智練成‘火焰刀’主要是因為修煉了道門‘逍遙派’的‘小無相功’,那可是整個金書武俠體系之中,都能排在第一序列的內功之一。

  華十二很看重《火焰刀》這本秘籍,現在練不成,不代表以後也練不成,他有信心這門武學能在他手裡發揮出應有的威力,重現當年鳩摩智橫掃西陲的風光。

  況且這本秘籍除了內力執行之外,還有一套匹配‘火焰刀氣’的‘火焰刀法’。

  這刀法雖然迥異中原武學,卻不失為一套上等的刀術,只要略加修改,去處一些必須用刀氣發動的招數,完全可以用冷月寶刀施展出來,這不比只能在清朝時期才能顯出威力的胡家刀法香多了了麼。

  華十二此時的武器還是冷月寶刀,只因沒有上等刀法,只能以刀代劍,施展全真劍法,憑白讓寶刀蒙塵。

  如今有了這‘火焰刀術’於他來說不亞於雪中送炭,正好習練招式,可以讓冷月寶刀發揮出應有的威力了。

  正當和珅見華十二沉思不語,怕這位爺不滿意而心中忐忑的時候,前者卻忽然露出微笑:

  “和大人,這三本秘籍都還不錯!”

  和珅一聽大喜,一顆心也落到了肚子裡,欠身道:“先生滿意就好,滿意就好,那不知”

  正當和珅要藉機問尋解藥之時的時候,華十二卻先一步笑道:

  “和大人切勿心急,只要你做好我交代的事情,來年端陽節之前,我自然會將解藥交給你的,這件事以後就不要在我面前提起了,聽著就煩!”

  和珅笑容變得有些僵硬,但瞬息就恢復正常,這種事情他也能理解,如果易地而處,他也不太可能輕易就提前給出解藥。

  當即轉移話題提起另外一件事情:“華先生,你讓我打聽有關鹿鼎公的事情,已經有些眉目了!”

第180章 鐵甲無敵時光穿梭輪!

  PS:求全訂,求自動訂閱,多謝。

  和珅的話讓華十二瞬間來了興趣,叫馬春花上茶,然後對前者道:

  “仔細說說看!”

  和珅清了清嗓子,先對給他上茶的馬春花微微欠身以示感謝,然後用目光看了看一旁的江沱和徐靈胎。

  剛才說的是武林秘籍乃是江湖中事,旁人聽了也就聽了,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可就屬於機密範疇了。

  江沱是漕幫之主,人老成精,立刻就明悟了和珅得意思,笑呵呵站起來說道:

  “我和徐老頭出去溜溜彎兒,你們聊,你們聊!”

  說著就拉著不情不願,沒有眼色的徐靈胎走了。

  和珅見他們走遠,這才低聲說道:

  “我在大內秘檔之中,果然找到了有關鹿鼎公的記載,這位鹿鼎公不但功勳顯赫得封國公,還是聖祖皇帝唯一的摯友,同時還娶了聖祖皇帝的妹妹建寧公主,其地位尊崇,聖眷之隆,便是如今的下官也望塵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