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767章

作者:閉口禪

  華十二沒有說話,而是看著三大密探,他當然知道東廠擅長幹髒活兒,但是東廠裡頭,除了這個被他控制的曹正淳外,又有幾個能信得過的人呢。

  所以還是護龍山莊這三個,知根知底,更加靠譜。

  段天涯抱拳道:“王爺放心,屬下曾在扶桑學習過忍術,各種暗殺都尤為擅長,原本以為這輩子也用不上,但如今朝廷需要,為了大明,我等定然不負王爺所託!”

  華十二讚賞道:“好,這就去辦吧,做好了我給你們請功!”

  三大密探領命而去,等他們走了,華十二又對曹正淳道:

  “護龍山莊負責殺人,但是那些貪官死後的家財也不能放過,這件事就交給你們東廠來辦,還是那個要求,不能讓人知道是朝廷要對這些人動手!”

  曹正淳連忙笑道:“王爺放心,還是那句話,奴婢定然辦的漂漂亮亮的,敲骨吸髓,一兩銀子也不放過!”

  打發了曹正淳,華十二對龍龍九道:“去叫西門吹雪入宮見我!”

  龍龍九去找人,華十二讓服侍的小黃門守在外面不要讓人進來打擾,然後這才淡淡的道:“出來吧!”

  他身後的團龍屏風後面,柳生但馬守走了出來,自那日刺殺朱由汐之後,這位扶桑武道宗師便藏身在宮中,負責暗中保護華十二,以防止他被人暗殺下毒什麼的。

  雖然華十二並不需要,但他也沒宣傳自己百毒不侵,所以見這便宜老丈人表忠心,也就樂見其成了。

  柳生但馬守一出來,華十二就道:“還記得本王答應過你的事情麼,是時候助你統一扶桑了!”

  等西門吹雪一來,華十二就給眾人介紹道:

  “這位是扶桑武術宗師柳生但馬守!”

  西門吹雪立刻爆發出戰意:“聽說你的殺神一刀斬很強,要不要切磋一下?”

  他雖然是問,但語氣卻很堅決,而且身上已經騰起戰意。

  柳生但馬守趕緊說道:“那日神聖之戰,我也在場,閣下之劍道,我難以望其項背,不用切磋,我甘拜下風!”

  西門吹雪頓時就沒興趣了,當即轉身朝華十二淡淡問道:“你找我來所謂何事?”

  華十二指著柳生但馬守道:“本王已經決定,扶持柳生宗師為扶桑之主,小西你跟著他去一趟扶桑,隨便殺個幾萬人就可以了!”

  西門吹雪臉皮直抽抽:“我不殺普通人,但可以幫他斬將奪旗,對付扶桑高手,若他戰敗,我也可以護他安全!”

  華十二笑著點頭:“好,那就這麼說定了!”其實他的目的就是如此。

  拿出剛才的名錄,在武官之中,找到無常簿記錄找到山東武將裡面,練兵最好,最能打的一個,下旨調其部眾兩萬,跟隨柳生但馬守遠征討扶桑。

  對於這場戰事,華十二並不擔心,柳生家在扶桑也是大族,實力龐大,根基深厚,若有西門吹雪和兩萬精兵幫助,連扶桑都統一不了,那柳生家也就沒什麼值得他扶持的必要了。

  西門吹雪和柳生但馬守當天就帶著旨意出京,前往山東調兵。

  一月之後,兩萬人馬乘商船出海前往扶桑,而華十二畫叉那三十多個文武官員,陸續暴斃,但因為官員基數龐大,而這三十多個官員所處位置又極為分散,京官、地方官都有,所以並未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這些官員死了,便要有人補上,華十二就將那無常簿統計的名錄上,有能力,且向他靠攏的官員調過去補缺,這樣的調動誰都挑不出毛病,卻可以幫他進一步掌握朝堂。

  而且這些官員都是幹臣,他們掌握實權之後,無論文臣武將,都會比原來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乾的更好,大明的氣咭矔虼说玫交匮�

  華十二覺得他再這麼操作幾十次,便可以清理沉痾,讓整個國家都欣欣向榮了。

  又三月,皇帝‘朱由汐’終於上朝,但不是為了親政,而是宣佈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受到了佛法感召,要出家為僧,出家之前,決定將皇位傳給葉孤城皇叔。

  感謝:08a、魔界小小虎兄弟的打賞,感謝投月票、推薦票的兄弟,多謝多謝。

第909章 悲催的聞香教,西門吹雪重傷!

  ‘朱由汐’忽然出家為僧,傳位葉孤城,天下宗室震動,各地藩王紛紛上書表示反對,其中以平南王朱無鎮反應最為強烈。

  平南王朱無鎮,乃是老平南王嫡長子,是葉孤城名義上的親大哥,但如今對方顯然連‘名義’也不想給了。

  朱無鎮在上書中說,葉孤城雖為宗室,但卻是後來被納入宗室的,身份存疑,而且即便葉孤城的確是老平南王在外的私生子,那也是婢生子,如此出身低賤之人,豈能繼承大寶?

  華十二看到這個摺子都氣笑了,有時候最見不得你好的人,往往就是這些所謂的親人。

  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原本應該極力反對此事的文官集團,卻出奇的平靜,只有一些閒散的官員表示出反對的態度,反而那些手握大權的朝中文武,各地封疆大吏,卻都淡然的一批,老老實實接受現實,迎接新皇。

  這就是幾個月來華十二的成果了,現在大明十四個總督、三十一個巡撫、二十一個巡按御史,二十一個總兵官,都是他的自己人。

  這些人都是華十二在這幾個月來,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逐漸替換上去的。

  這種事一開始肯定不會有人發現,比如兩廣總督在城外狩獵的時候,因馬匹受驚,墜馬而死,然後朝廷這邊順理成章在兵部挑選官員前去赴任,權利的交接再正常不過。

  再比如江蘇巡撫,這貨大半夜和鹽商上供的揚州瘦馬玩遊戲的時候,玩的太過嗨皮,一不小心得了馬上風,第二天就嘎了,之後朝廷選派官員替代他的位子,這也沒什麼好說的。

  就這樣幾個月下來,等有人反應過來,發現不對頭的時候,各地封疆大吏已經全是華十二的人了,這些人形成了大明勢力最強大,同時也是權力最強大的一股勢力。

  可以說,如今華十二即便不依靠武力,地位也穩如泰山,無人可以動搖。

  面對各地藩王反對的摺子,放在數月前,為了穩定大局,華十二還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但現在他可以無所顧忌的對這些人下手了。

  將平南王朱無鎮的摺子扔給逡滦l指揮使駱思恭:

  “自老平南王薨逝,朱無鎮經營瓊州,早有反心,這件事便由逡滦l去辦,若經查明證據確鑿,削其藩,抄其家,就地正法!”

  駱思恭連忙領命,他心中明白,就算沒有真憑實據,那也必須證據確鑿。

  華十二又把其他一些堅決反對他登基的藩王奏摺挑了出來:

  “把這些爛番薯臭鳥蛋也一併辦了吧!”

  逍遙王這一個命令,逡滦l立刻就恢復了洪武皇帝時的風光,四面出擊,奔赴千里,抄家滅門,各地宗室瑟瑟發抖。

  在華十二正式登基之前,大明六十多位藩王被滅掉一半,抄家得來的銀子國庫和內帑都放不下了,往宮中空著的宮殿裡堆,抄來的田地不計其數,全都收歸國有。

  等到華十二登基以後,這些田地會廉價租給各地沒有土地的百姓耕種,以示皇恩。

  三十多個藩王被滅,其餘的宗室都嚇傻了,剩下的藩王紛紛上書,大唱讚歌,各地湧現祥瑞無數,紛紛派人送來京城。

  可惜現在改變態度已經晚了,這些人註定要被逐漸清理掉,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其實就算這些宗室藩王一開始就支援華十二,他也容不下這麼多豬一樣的藩王,弄死他們不但能發大財,還能為大明朝減掉沉重的包袱,從此輕裝上陣,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華十二還是特意去看了那些所謂的祥瑞,什麼長頸鹿、白化虎、羚羊、河馬、大鱷龜,林林總總一大堆,都快趕上動物園了。

  除了動物之外,還有物品類祥瑞,華十二當時看見了一個獨眼石人,頓時一頭黑線,這是點我呢吧,一定是點我呢!

  他就問周圍的官員:“這特麼是個祥瑞?”

  周圍官員汗如雨下,不知如何作答。

  華十二再次問道:“這特麼是個祥瑞嗎?”

  除了他幾個親信之外,那些官員全都跪了下來。

  華十二懶得再看,轉身就走,留下一句話:“曹正淳,交給你辦!”

  負責收取記錄祥瑞的官員被打入天牢,進貢這石人的藩王立刻被削藩抄家。

  在華十二即將登基的前夕,民間竟興起了對他不利的輿論,逡滦l指揮使駱思恭,第一時間將情報彙報上來。

  原來朝中的文臣被華十二掌控了,可民間的那些文人卻開始鬧么蛾子了,各種文章寫出來陰陽他這個逍遙王,明裡暗裡,說他大逆不道,說他之前乃是董卓、曹操之流,現在又想當司馬昭了。

  還說皇帝已經是被葉孤城控制了,所謂的出家不過就是掩天下人之耳目的藉口云云。

  華十二心說這幫玩意說的真對。

  他想要高舉屠刀,讓逡滦l將這些敢罵他的文人,全都咔嚓了,可轉念一想,如此粗暴的解決方法,未免落了下乘。

  不就是輿論戰麼,好像誰不會似的。

  華十二當即就叫來曹正淳,仔細交代了一番。

  然後就熱鬧了,江南有不少書生,都是東林書院一系的,最近因為寫文章陰陽葉孤城而名揚江南文壇,據說這些人現在瓢昌都不用給錢了,那些仰慕他的江南花魁都上杆子倒貼。

  然後這些書生就倒黴了,在一次花船酒後,就出現了不少罵太祖洪武皇帝,燕王朱隸的文章,從字跡到風格,再到署名,一看就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然後這些人當天就被以大不敬之罪抓了起來,並打入死牢。

  接下來只要誰有侮辱逍遙王的言論,或者文章,那隔幾日必然就有這些人攻擊朱元璋和朱棣的言論和文章問世,然後逡滦l上門抓人。

  沒幾天就誰都不敢寫了!

  而且不久之後,各地就湧現出給華十二歌功頌德的文章或者詩詞不斷出現,這是因為曹正淳那邊僱傭了一千多個落魄的文人充當寫手對主子歌功頌德。

  這些寫手天天什麼都不用幹,就是碼字,文章寫的花團宕兀瑑热菀埠唵危蓜艃赫F逍遙王就完了,一篇文章一兩銀子,一個好點的歌功頌德的詩詞十兩銀子,精品詩詞賞百兩,傳世精品詩詞直接就一千兩銀子砸過去。

  這些落魄文人都瘋了,他們為了讀書不事勞作,家裡連個收入都沒有,就差餓死了,現在有了賺錢的門路,還是他們擅長的東西,還考個屁科舉啊,先掙錢再說吧,那寫文章的都日更過萬,作詩詞的一天都得十首八首。

  這些東西寫出來,還有專門的文人去外面傳頌,各種這個時代的專家、教授、大V,出來解釋這些東西寫的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真實,這些人也都是拿工資的,幹起活來格外賣力。

  後世有句話,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會成為真理,現在這種情況也是這樣,在一段時間正面輿論轟炸下,那些沒讀過書的老百姓,都知道葉孤城是堪比堯、舜、禹、湯,的千古聖君。

  所以當華十二登基的時候,那些對他不滿的文人勳貴在家恨得薅頭髮,普通百姓則跑到街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慶千古聖君葉孤城終於登基,天下百姓終於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恩,反正宣傳文案裡是這麼說的,大明純樸的百姓們也就這麼信了。

  當然華十二也不是光說不練,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永不加稅賦。

  康麻子不是整個永不加賦麼,華十二乾脆連稅也不加了,當然這是指農業稅說的。

  不但不加,反而還要減稅,小冰河時期農民本來就生存不易,他這減免稅賦不知道能讓多少農人百姓活下來,可謂是功德無量。

  另外華十二還下旨,將那些從各地藩王手裡抄來的田地,廉價租給沒有田地的百姓。

  這大量的土地原本都在藩王名下,朝廷根本撈不到任何收益,華十二索性大方的免費給百姓耕種十年,還承諾不用繳納任何費用,而且朝廷還發放一兩銀子的啟動資金,讓農民購買糧種。

  然後特意讓各地逡滦l張貼榜文,廣而告之,還說若是有當地官吏巧立名目,因為這些田地跟百姓要錢,或者扣發糧種錢,罪同帜妫傩杖羰桥e報一個,朝廷還給發豐厚獎勵。

  抄了三十多個藩王得到的莊田耕地,就有將近三十萬頃,這些土地安置無產百姓,幾乎瞬間就解決了大明流民的問題。

  這些流民有田可種,就重新變成了安分守己的百姓,大大減少了流民造反作亂的可能性,以後要是闖王、張獻忠之流再想起兵作亂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可不是隨便說的,比如他登基的時候,有一些暗中的臭蟲,認為逍遙王登基,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所以這些人趁機跳出來高舉反旗,火中取栗。

  聞香教就在河北景州、薊州、山東鄆城,同時爆發起義,這些人蓄忠丫茫潭虝r間就聚眾數萬流民百姓。

  結果華十二登基之後的政令一出,那些剛剛起義的流民,在聽說各地府衙正報名統計發放土地,還不收稅免費種,還給發銀子的時候,當天晚上那數萬人就跑沒了一半,天亮之後另一半也跑了。

  據說聞香教主當時都哭了,因為攔不住,根本攔不住。

  入教十年的骨幹都跑沒影了,最後造反的只剩下教主、副教主、幾個護法,還有十幾個香主,其餘的都從良報名領耕地去了。

  朝廷這邊都已經要派兵鎮壓了,結果聽到反僭亟馍⒌挠嵪ⅲ瑵M朝文武都哭笑不得,接下來就是新一波的對新帝歌功頌德,什麼叫仁政啊,這就是了。

  雖然這些人心裡不一定這麼想,但嘴上肯定這麼說,這也導致華十二在老百姓心目中,口碑是越來越好。

  華十二登基的半年之後,扶桑那邊捷報頻傳,柳生但馬守得到了大明精銳和西門吹雪的支援,將德川家的地盤搶的差不多了。

  現在德川家康陳兵伏見城,要與柳生但馬守決一死戰,這估計也就是統一扶桑的最後一戰了。

  華十二這邊正等著便宜老丈人勝利的訊息呢,可幾天之後,有一封書信送到,這封書信與上一封截然不同,乃是求救信。

  信上說,這段時間三次攻城,皆以失敗告終,最後西門吹雪帶兵衝城,劍劈城門,卻不料被扶桑高手偷襲,身受重傷。

  如今柳生家的兵力退兵五十里安營紮寨,向中原逍遙王求救。

  扶桑那邊還不知道華十二已經登基做了皇帝,所以還是用逍遙王的稱呼。

  隨信而來的還有一張工筆畫,那張工筆畫極為寫實,畫的是一方大石,石旁有顆櫻花樹。

  這畫是華十二要求的,在柳生但馬守去扶桑之前,他就告訴這便宜老丈人,如果戰事順利,那就讓他們自由發揮,若是面臨失敗的局面,就讓人畫一幅大軍所在附近,寫實的景物圖畫送來大明,他會非常快的趕過去救援。

  華十二讓人叫來已經被冊封為嬪的柳生飄絮,等後者來了,他笑著說道:

  “走,帶你回你的家鄉看看!”

  柳生飄絮一臉懵逼:“皇上,從這裡去我家鄉需要好久,您才剛剛登基”

  華十二知道她的意思,笑著擺手:“很快的,你馬上就要知道了!”

  他拿出任意門,手握在門把手上,腦海裡想象那畫中的場景,然後推開門,門外正是那大石,還有那顆櫻花樹。

  此時櫻花盛開,剛一開門,花香就飄了過來。

  柳生飄絮瞪大眼睛,眼裡全都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剛才還是在太和殿裡,皇上取出一個稀奇古怪的門,開啟就出現了另一番天地,還有她最喜歡的櫻花樹。

  “這”

  “這什麼這,走跟我過去瞧瞧!”

  華十二拉著柳生飄絮就走了過去,門外是一處高坡,坡下就是柳生家和明軍的軍營,他收起傳送門,攬著柳生飄絮的腰,直接飛了下去。

  下面計程車卒看有人飛過來嚇了一跳,紛紛喧譁起來,柳生但馬守走出來一看,臉上立刻顯出驚喜。

  再一次見到西門吹雪,這位中原劍神已經身受重傷,後背被人偷襲砍了一刀,差點就傷到心脈,此時雖然還沒事,但也高燒不退,只是其功力深厚,現在還保持清醒。

  華十二見面就問道:“以你的劍術武功,在中原都在前五之列,小小扶桑,縱然是偷襲,又有誰能傷到你?偷襲你的人究竟是誰?”

  西門吹雪看向柳生但馬守,後者有些尷尬;

  “偷襲西門吹雪的,是我太祖父,柳生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