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644章

作者:閉口禪

  雖然意外,但老道嘴角卻流露出不屑之色,一揮衣袖,袍袖一捲,就將那龍形氣勁揮散,然後隨手一指,一道散發紅光的符咒,朝半空中華十二射去,直接命中。

  那符咒命中之後,瞬間燃起熊熊烈火,就要將華十二吞噬,可這時候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火光乍起之時,華十二的身影逐漸破碎,竟然是一道殘像虛影。

  下一刻,九個華十二同時出現在老道的前後左右、四面八方,這九個身影同時出手,或拳、或爪、或掌、或腿,或腦後摘瓜,或猴子偷桃,同時朝老道攻擊過去。

  老道臉上終於露出震驚之色,抖手一道符紙無火自燃,下一瞬,金光灑落,將老道罩在其中,同時驚那老道,口中唸唸有詞: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金光一現,華十二八道殘影瞬間破滅,露出在老道正後方的真身來。

  可此時華十二也不管對方有沒有金光護體,雙手連揮,發出八道無形刀罡。

  刀罡撞在金光上,便聽見噗噗噗噗,接連聲響,最後一下,金光破滅,那老道被無形刀罡一刀斬斷身體。

  老道身體被斬,一道虛影直接從身體飛出,操控那捲著倚天飛劍的大手就要遁走。

  就在這時候,城門樓的陰影處,一道青光射出,打在那道士的虛影上,將其定住,青光顯露出本來面目,卻是一道黃色符咒。

  華十二揮手一道刀罡,直接將那虛影一刀兩斷,與此同時,公孫勝的聲音傳來:

  “哥哥,手下留情!”

  可惜他喊完了,那老道的虛影已經在刀罡之下消散不見。

  那虛影就是老道陰神,身體神魂都死了,老道也徹底完蛋,被他控制的清氣大手跟著消散,倚天飛劍脫困,飛回被華十二揮手收入體內蘊養。

  轉頭朝陰影處看去,一個人影走出黑暗,一臉苦笑的拱手道:

  “公孫勝見過哥哥!”

  原來在城破之後,一直沒有露面的入雲龍公孫勝竟然躲在這裡,剛才出聲提醒華十二,和發出符咒定住老道神魂的都是他。

  “公孫兄弟,你沒跟晁蓋他們一起攻敵,怎麼藏在這裡了!”

  華十二一邊和公孫勝說話,一邊跑去摸屍,剛才那老道有些本事,說不定身上還有留下什麼好玩意。

  還別說,真讓華十二摸到點東西,一疊符紙,還有塊拇指大小的長方形的石頭,上面刻著幾個字‘皇帝萬歲萬萬歲’,也不知道做什麼用的。

  華十二摸屍的時候,把後背對著公孫勝,他是故意如此的,為的是試探一下入雲龍。

  要說今晚公孫勝的表現著實有些奇怪,攻入青州不見他的蹤影,偏偏躲在這裡,而且還有道士偷襲華十二,這些事情合在一起發生,不能不讓後者產生多疑的想法。

  在華十二看來,他和公孫勝的關係並不穩固,不是人家主動追隨他的,而是他用手段挾制了對方,公孫勝要是臨陣倒戈,或者有什麼算計,他並不奇怪。

  公孫勝似乎看出華十二的試探,在華十二忙活摸屍的時候,他主動解釋道:

  “哥哥有所不知,玄門中人要遵守玄門戒律,不準利用法術介入人間紛爭!”

  公孫勝當即給華十二解釋起來,中原無論佛道,約定俗成有一條規矩,就是不準用法術參與世俗紛爭和朝堂更替等一些事情。

  有些修行中人,想入朝堂借國之氣咝扌校@是可以的,你可以給皇帝講道,可以給達官貴人煉製丹藥,或者展露神通為百姓求雨,為地方除妖,這些都行。

  但不能用法術幫助朝對付凡人,也不能用法術幫助倏軐钩ⅲ傊褪遣荒苡梅ㄐg干擾天下大勢。

  除非敵人先破戒,使用法術對敵,才可以用法術還擊,破對方法術,這種算正當防衛,像華十二這樣用飛劍直接斬殺朝廷守將,那是絕對不行,一旦被發現,就是壞了修行界的規矩。

  所以公孫勝入夥梁山,可以出謩澆撸豢梢灾苯訁⑴c戰事,梁山攻入青州之後,他才會隱在一旁看戲了。

  卻不想華十二不懂規矩,用了飛劍,這才引出青州當地的修行之人。

  公孫勝說完,再次苦笑道:“我也不知哥哥也是玄門中人,是以並未提過這件事情,早知如此,便早應該對哥哥說起,也不會發生今日之事了!”

  華十二聽完之後,想到原書這種公孫勝就是如此,跟隨梁山東征西討,除非是敵人先用法術對付梁山軍,他才出手以道法破之,平時並沒有過主動用法術對凡人下手的情況。

  當即對公孫勝疑心盡去,笑道:“原來如此,這回倒是我的不是了!”

  公孫勝一指那道士屍體:“哥哥當真不該滅他陰神,這道士乃是青州修真宮主持,慶陽子道長,乃是受過皇家冊封的道士,他這一死,必生波折,咱們還是先把他屍體處理掉,省的引出什麼麻煩才好!”

  華十二聽完卻並不認同:“我管他是什麼人,從他背後偷襲我的那一刻,他就該死了,他被殺乃是取死有道,怨得誰來,至於這屍體也好辦,且看我手段.”

  從懷裡拿出上次毀屍滅跡配好的化屍粉,灑了一些在那兩截屍體上,不大功夫,兩段屍體就化作一地黃水,連衣服也沒留下,看的公孫勝都汗毛倒豎。

  青州城裡火光沖天,晁蓋正帶人衝擊府衙,劉唐則帶人劫掠城中富戶。

  華十二掃了一眼戰況,見大事已成,便沒下去幫忙,而是將剛才從那屍體上摸到的石頭拿給公孫勝看:

  “公孫兄弟,幫我看看這是什麼寶貝!”

  公孫勝接過來一看,頓時眼神一縮:“哥哥好叩溃谷贿B這寶貝都得到了!”

  華十二翻了翻眼皮:“你還沒說是什麼東西呢?”

  公孫勝忙道:“那修真宮乃是皇家道觀,據說當初太祖趙匡胤還沒當皇帝的時候,曾經落難於此,得觀裡的道士救助,後來太祖得了天下,便賜下一塊石碑,上面便刻著‘皇帝萬歲萬萬歲’這幾個字。

  修行界有傳言,那石碑沾了真龍天子之氣,被那一代的修真宮主持練成了法寶,應該就是這個了。

  說著他試探性的渡進一道法力,果然那長方形的石頭就亮了起來,發出和韻金光,只是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異常。

  公孫勝搖頭一嘆:“可惜沒有操控法寶的咒語,要不然也是一件好寶貝!”

  華十二眼睛一轉:“這有何難,那慶陽子背後偷襲我,罪大惡極,咱們去偷個家,不過分吧!”

  他看晁蓋還得忙活一陣,當即就讓公孫勝帶他去修真宮偷家。

  公孫勝雖然是道士,可在江湖上也養成了一身匪氣,本來沒往這邊想,被華十二一蠱惑,頓時也動了心思,兩人可謂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華十二先去找了晁蓋一趟,告訴他別騷擾平民百姓,然後跟著公孫勝就往修真宮而去。

  那修真宮雖然是皇家道觀,實際上是個小廟,兩進的院子,三五個道士,除了那個死去的慶陽子之外,法力能為都是一般,被華十二用點穴弄暈過去,兩人就開始抄家大業。

  華十二隻找秘籍、道書,公孫勝更狠,連桃木劍,黃紙符,堪輿用的羅盤都不放過,最後把神像前供養的百年硃砂都全給拿走了,當真不當人子。

  看著公孫勝大包小包忙活的背影,華十二狠狠一啐:“出家人?呸!”

  感謝:08a、魔界小小虎兄弟的打賞,感謝投月票、推薦票的兄弟,多謝多謝。

第787章 捏爆蔡鞗!

  青州府衙,後堂,滿載而歸的華十二和公孫勝正在盤點收穫,吳用拿著一封信匆匆走了進來:

  “哥哥你看,這是我在那貪官書房裡發現的,就擺在那貪官的書案上,這是他要彈劾你的書信!”

  華十二接過來一看,果然是慕容彥達要給朝廷的上書。

  這位青州知府在奏摺中說,林沖到了青州之後,騷擾地方,索取財物,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不但對他這個青州知府無禮,還欺辱秦明、黃信等青州將領,縱容手下士卒滋擾百姓云云。

  華十二都氣笑了,這個慕容彥達也太小心眼了,不就是那日接風宴上他和秦明、黃信的小小衝突,沒給慕容彥達這個本地知府面子麼?至於這麼背後捅刀子麼。

  這貨埋怨慕容彥達小心眼兒,絲毫沒想過他讓梁山軍攻打青州,也有當日對方給他撂臉子的因素在裡面,這麼一看他比慕容彥達可小心眼兒多了。

  嗯,華十二向來就主打一個雙標!

  隨手將書信搓成碎末,對吳用道:“送他走吧!”

  吳用和一旁的公孫勝都是一怔,前者感覺自己沒聽清楚,問道:

  “哥哥你說放那狗官走?”

  華十二點了點頭:“嗯,讓他走的安詳些,隨便砍個一百幾十刀就完了,敢彈劾我就要付出代價!”

  吳用哭笑不得,剛才他差點就信了,現在才對嘛,這才是自家哥哥的正常操作。

  當即笑著拱手下去了,不久外面院子裡,便傳來一連串的慘叫,都是一個人發出的,足足半柱香時間,吳用進來回報:

  “哥哥,那慕容彥達身子有些虛,只抗住了九十九刀,一百刀都不到就嚥氣了!”

  華十二一臉‘震驚’:“我剛才說著玩的,你該不會當真了吧,你這人怎麼這麼殘忍!”

  吳用:“.”

  公孫勝在一旁憋笑,不過他覺得這樣下去,自家軍師會被哥哥玩壞了,連忙轉移話題:“哥哥快看,這就是那慶陽子擒拿你飛劍的神通術法《玄清罡氣大擒拿》!”

  華十二頓時來了精神,倚天飛劍什麼威力他自然知道,從他練成之後這飛劍無堅不摧,從來沒吃過虧,這一次竟然被那慶陽子治住,可見這什麼《玄清罡氣大擒拿》何等不凡。

  當即也沒了逗吳用的興致,拍了拍智多星的肩膀,笑道:“開個玩笑,這次你們做的不錯,去忙你的吧!”

  吳用得了誇獎,臉上露出喜意,連忙退出去幫助晁蓋他們清點收穫去了。

  華十二讓公孫勝接著整理收穫,他拿過那《玄清罡氣大擒拿》坐在一旁就看了起來。

  說神通術法,還真就只是手段。

  秘籍上面寫著,這《玄清罡氣大擒拿》乃是上古傳下來的神通術法,需要用‘修真宮’歷代傳承的‘玄清罡氣’催動方可使用,理論上可擒拿世間一切事物。

  之所以說理論上,是因這術法神通和使用者的自身修為息息相關,若在大羅金仙手中,使到極處,擒拿日月星辰也不在話下。

  華十二看完之後直撇嘴,這不說的廢話麼,別說這什麼神通術法了,就是各種武功哪個還不和自身修為息息相關了,要是大羅金仙,別說用這個大擒拿,就是用大比兜打人,那威力也不小吧。

  不過那老道能用這個擒拿倚天飛劍,證明這確實是好東西,當即朝公孫勝問道:

  “他這個要玄清罡氣催動,咱們拿回來秘籍裡面有這個玄清罡氣麼?”

  公孫勝苦笑搖頭:“哥哥有所不知,玄門之中,每個門派的獨有秘法,基本上都是口傳心授,不落文字的,這修真宮的‘玄清罡氣’我也聽說過,乃是這修真宮獨傳功法,只有在歷代主持坐化之時,才會傳給下一任主持!”

  “哥哥你殺了那慶陽子,也就是說”

  華十二一臉晦氣的介面道:“也就是說,這什麼‘玄清罡氣’的傳承,斷絕了唄!”

  他痛心疾首啊:“陋習,這就是陋習啊,多少神功秘典,就是這麼一代代失傳了,你看好好的玄清罡氣,我都學不了,這幫玩意一天不幹正事兒,就跟特意防著我似的!”

  公孫勝搖頭失笑,人家可不就是防著你這種人麼。

  華十二又讓公孫勝看一看,這些道術裡有沒有他能學的東西,公孫勝卻搖頭,說修真宮乃是丹鼎派,其中的修行功法都與武道衝突,倒是一些符咒什麼的,可以用先天真氣激發。

  公孫勝說著將他從修真宮弄回來一大堆符咒拿了出來,說這都是修真宮供奉在三清神像神龕上,受百年香火祭煉的符咒,威力不俗。

  華十二也沒辦法,只能讓公孫勝幫自己挑揀一些用得著的符咒揣在懷裡。

  之後他又問了公孫勝有關道門修行的事情,既然丹鼎派的功法武者不能修煉,那麼其他門派的功法,有什麼是武者可以修煉的?若是沒有,那慶陽子也不會認為他是道武雙修了。

  公孫勝解釋道:“道門派系繁雜,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派,分別是符籙派和丹鼎派!”

  “比如太平道、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以及新興的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淨明道、太一道,這些都是符籙派!”

  “符籙派以精神溝通天地,修煉法力來催動符咒和神通術法。”

  “與符籙派不同,丹鼎派和武者類似,以自身為鼎爐,修命入手,或者性命雙修,上古練氣士便是丹鼎派最早的修行者,後來如魏伯陽,葛洪,呂洞賓,孫思邈,陳摶,這些都是丹鼎派的代表人物。”

  公孫勝告訴華十二道,正因為丹鼎派是以修命入手,以自身為鼎爐,與武者彷彿,都是修煉丹田氣海,人身竅穴,所以才會產生衝突。

  符籙派的功法卻不一樣,那是從精神入手,所以武者也可以修行,但是有一點,修煉到一定程度,達到精神可影響肉身,周身法力澎湃的情況下,那衝突便會再次產生,所以說道武雙修,即便可行終究成就有限,為一般修行之人所不取。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劍修,御劍術是玄門手段,符籙、丹鼎兩派皆可修行,而且威力不俗,但御劍術乃是小道,就和那《玄清罡氣大擒拿》一樣,只是神通術法,與自身修為無用。

  華十二聽明白了,御劍術這玩意,就好像你拿著衝鋒槍,肯定比一般的練武之人殺傷力強大,但對自身卻沒什麼增幅,既不能靠其延年益壽,也不能靠他修煉成仙,就是攻擊力強悍。

  怪不得,那慶陽子看他操控飛劍的時候,目光裡都是不屑。

  華十二就呵呵了,他真想把慶陽子破碎神魂組裝起來,然後告訴對方,老子早就長生不老了。

  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經過了三更,華十二讓公孫勝快點整理,他還要趕回清風鎮去,修真宮的東西既然他都用不了,就都給公孫勝好了,他只要些符咒和操控那法寶石碑的咒語就行。

  半個時辰之後,公孫勝終於在一本‘修真秘錄’裡,找到了修真宮那石碑的記載,和祭煉方法,以及催動口訣,這東西透過祭煉,先天武者也能操控。

  當即把方法和口訣都交給了華十二。

  華十二記清楚之後,便讓人叫來晁蓋、吳用,商量下一步計劃,又半個時辰,一道劍光飛出青州府衙往清風鎮去了。

  丑時三刻,華十二神不知鬼不覺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也無心睡眠,開啟帳簾,藉著月色看起那本《玄清罡氣大擒拿》來。

  將這《玄清罡氣大擒拿》通篇閱讀了幾遍,華十二忽然生出一個念頭,那‘玄清罡氣’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他體內先天神罡,也是超凡能量,不知道能不能用之催動這門神通術法。

  想到就做,當即催動體內神罡,按照那秘籍上的方法,施展起來。

  一開始因為不夠熟練,神罡執行的路線還有些生澀,盞茶時間之後,華十二抬起右手,虛空朝帳中案几一抓。

  他也沒想過能夠成功,只是按照秘籍上的方案姑且一試。

  可下一刻,便見一團藍色虛光隨手而發,形成一隻海碗大小的手掌,直接抓在案几中間,便聽見咔嚓一聲,那案几中間之處,頓時化作齏粉。

  “成了!”

  華十二大喜過望,那藍色虛光,正是他體內朝陽紫氣與玄武罡煞,融合之後化作的先天神罡的模樣。

  果然如他所想,他的先天神罡,是可以代替玄清罡氣,施展這門神通的。

  正歡喜的時候,門外衝進來一隊士卒,看到華十二坐在營帳裡連忙躬身見禮:“將軍,我們聽到有聲音,您沒事吧?”

  華十二擺了擺手:“無事,只是睡不著,練會兒功夫罷了,你們下去吧,不叫你們不用進來!”

  那些士卒看到地上斷成兩截的案几,這才放心,躬身退下。

  華十二歡喜過後,又微微蹙眉,他剛才所發手印比那青陽子老道發出的手印小了好多。

  他覺得並非是自身實力不如那道士,也不認為自己的先天神罡比那什麼玄清罡氣差,應該是初次施展,不夠熟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