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萧峰:开局速通杏子林 第25章

作者:望长川

  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是很重要的,乔峰能有今日的成就,纵然有着天纵奇才的原因,却也是从小练武的根基打的十分牢固的原因。

  乔峰缓缓睁开双眼,眼眸深处仿佛有一抹温润的光华一闪而逝。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气息中竟带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神宁静的清香。

  “妙…妙不可言!”

  乔峰忍不住低声赞叹,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和满足。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这门神功的巨大潜力和其对自身的裨益。

  日后只要勤加修习,不仅疗伤救人无往不利,对自身修为的巩固,甚至延年益寿,恐怕都有难以估量的好处。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得很。

  这《神照经》固然神妙,但说到底,其威力上限或许并不比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和《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等绝学更强,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有所不如。

  扫地僧之所以能将其施展得如同仙法,根本原因在于:他是扫地僧!

  这位老和尚的一身修为,早已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匪夷所思的境界了!

  他那身磅礴无际的内力,都能整出外放气墙,轻易拦住鸠摩智的无相劫指,可见一斑!

  这等修为,他就算是用最粗浅的少林长拳,施展出来也绝对是石破天惊,天下没什么人能接得住。

  功法固然重要,但使用功法的人,才是决定强弱的关键。

  就和乔峰一样,他也是同类型的天才,天底下不管什么武功,落在他手中就强的不讲道理,远胜一般人。

  扫地僧也是一般,作为机械降神式的人物,他的实力,不是天龙中任何一个人能碰瓷的。

  这其中的差距,是本质上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自己能得到《神照经》传承,已是天大的幸运,未来能将其修炼到何种地步,还需看自身的努力和造化。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一点乔峰是很清楚的。

  当下,乔峰再次对着扫地僧深深一拜:“神僧传艺之恩,乔峰永世不忘!必不敢辜负此神功,定将其用于正道,救死扶伤!”

  扫地僧点了点头,神色之中带着几分欣慰,受了这一礼。

  他看得出来,乔峰不只是品行正直,武学天赋也是极佳,能觅得如此传人,他心中也甚是宽慰。

  而此时,屋外的萧远山早已等得心焦,见屋内久久没有动静,又不敢打扰,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等待。

  直到看见乔峰神采奕奕地走出石屋,周身气息似乎都变得更加沉凝内敛,且透着一股令人舒适的生机感,他才终于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来,峰儿此番收获巨大啊!

  乔峰也很高兴,叫了一声萧远山。

  萧远山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见扫地僧也在乔峰身边,立刻行了一个大礼。

  “神僧救我病疾,还传峰儿神功,实在恩同再造,萧远山感激不尽,无以为报,愿在此立下宏愿,从此再也不会残杀任何的生灵,否则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乔峰也给扫地僧行了大礼:“神僧传授神功之恩,乔峰感激不尽!”

  扫地僧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父子只要肯一心向善,便是对老僧最好的回报了。”

  真正的高僧,不会开口就是钱,反而是希望你向善便好,此乃境界。

  乔峰和萧远山两人都是重重点头。

  扫地僧微笑道:“好了,此刻天色已晚,你们是偷偷来的少林寺,不要在此长留了,且去吧,未来有缘再见。”

  “是!谨遵神僧之命!”

  乔峰和萧远山给扫地僧又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这才恭恭敬敬的退去。

  这一趟,确实是收获满满了!

  看着乔峰和萧远山离去的背影,扫地僧面带笑意的捋了捋胡子。

  可下一刻,他又微微叹气一声。

  “哎!萧远山本就是正派豪侠,只是仇恨入脑,加上武学弊端,才导致的神志不清,可那慕容博却又要如何处理?那王图霸业,终归是一场空罢了,慕容家的燕国早已覆灭,又何必放不下呢?”

  扫地僧无奈的叹气,为了慕容博的事情又有些操碎了心。

  他也清楚,萧远山的仇人正是慕容博。

  此刻萧远山虽然恢复了理智,变得和之前一般正派,但那又如何呢?仇恨是不会容易忘却的。

  他很清楚,萧远山不会放弃报仇,只是不会波及无辜了而已。

  但是他,也没什么资格让萧远山去放弃报仇。

  慕容博的死活,和他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扫地僧想的,只是设法拯救这些欲望入脑的人,可事实证明,好像并不是很容易。

  “也罢!若世间无欲,人活着便无滋味,老僧想要救人,虽是一片慈悲之心,却不也是欲望左右么?不然又哪来的这《神照经》呢?”

  无奈的摇了摇头,扫地僧走了回去,消失在了夜幕的小院之中。

第46章 乔峰的野心

  夜色深沉,星斗满天。

  乔峰与萧远山父子二人,如同两道融入夜色的轻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少林寺后山那处僻静的山坳,回到了少室山脚下。

  一路无话,直至远离少林寺范围,确认无人跟踪后,萧远山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感受着体内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那股纠缠他十数年的阴寒戾气尽去,思绪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停下脚步,借着月光,仔细端详着身旁英伟挺拔的儿子,眼中充满了欣慰、感激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萧远山开口,声音比以往温和了许多:“为父…多谢你了,若非你坚持,又得遇神僧,只怕我如今已沉沦魔道,万劫不复了。”

  乔峰微微一笑,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爽朗:“爹,你我父子之间,何须言谢?您能康复,便是最好的结果。”

  萧远山点了点头,心中暖流涌动。

  他对儿子还是很在乎的,之前疯疯癫癫的时候,都肯听乔峰的话冷静一些,更别说现在。

  毕竟对于萧远山来说,儿子就是目前唯一的亲人了。

  哪怕是之前,虽然他看起来是个极端,但也是孤单和仇恨所致,比起慕容博,萧远山并不算多么可恨,反而是可悲和可怜居多。

  却见萧远山沉默片刻,似乎经过了一番思量,才缓缓开口道:“峰儿,为父如今神智既复,往日的许多执念,虽未尽去,却也看淡了许多,如今心中所想,一是找到那慕容博老贼,为你娘报仇雪恨。

  其二,便是想回辽国去看一看,三十年了,不知昔日的家族是否依旧,故人是否安在…”

  他目光带着期冀看向乔峰,语气变得有些不自信:“峰儿…你…你可愿随为父一同回归大辽?你是我萧远山的儿子,是契丹的英雄后代!

  以你的武功才智,若回归辽国,必受重用,封侯拜将亦非难事!届时,我们父子联手,何愁事业无成?亦可光耀我萧氏门楣!”

  这是萧远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在他看来,儿子如此英雄了得,回归故土,才是最好的归宿。

  在中原,他终究顶着契丹胡虏的身份,纵然会玩政治正确那一套,可也难免受人歧视。

  即便他武功盖世,侠名远播,估计也难以真正融入其中。

  然而,乔峰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

  乔峰缓缓摇了摇头,目光坚定而清澈,并没有丝毫犹豫:“爹,您的心意,孩儿明白。但回归辽国,请恕孩儿短时间内不能从命。”

  萧远山一怔,脸上露出不解之色:“你可是还在意中原这些汉人对你的看法?峰儿,大丈夫行事,何须在意他人眼光!辽国才是我们的根!”

  他以为乔峰注定不会和汉人融合一处,与其在危险之中被排挤走,倒不如直接回到辽国去,那里才是契丹人的家园。

  只是他没想到,乔峰居然会拒绝!

  “并非如此。”

  乔峰再次摇头,他抬头望向浩瀚的星空,语气变得深沉而悠远:“我自幼在中原长大,喝的是这里的水,吃的是这里的粮,读的是汉人的书,结交的是汉人的朋友。

  我的思维方式,我的生活习惯,早已深深烙上了汉人的印记,辽国对我而言,只是一个陌生的符号,一片遥远的土地,那里未必适合我。”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而且,说句实话,爹,我对于现在的辽国,并无太多好感,同样,我对如今偏安一隅、积弱不振的大宋朝廷,也并无太多认同。”

  这话让萧远山更加困惑了:“既不留宋,也不归辽?那峰儿你意欲何为?难道想隐姓埋名,逍遥于世外?”

  萧远山有些发懵了,这可不像是他儿子这等豪杰会做出的选择。

  乔峰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着萧远山,一字一句地说道:“爹,您可知,无论是现在的大辽,还是南边的大宋,都算不得真正的天下正统,更谈不上四海一统!”

  “哦?为何如此说?”

  萧远山眉头一挑,他被儿子这个宏大的话题吸引了:“为父自然知晓这些,不说大辽,纵然是大宋,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自然算不上什么一统。”

  “正是如此。”

  乔峰点了点头,说道:“辽国占据北方,兵强马壮,固然是强国,但契丹族人口终究远少于汉人,治下多是汉人及其他各族,难以真正同化,其统治根基并非稳如泰山,和中原王朝也有天壤之别。”

  “而南边的大宋…”

  乔峰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比起大辽,确实算得正统,继承汉唐衣冠,但实际上呢?自太祖太宗之后,便一直偏安一隅,守着半壁江山苟且偷安!

  正如爹你所说,连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都未能收复,北方门户洞开,契丹铁骑随时可南下牧马!这样的王朝,也配称一统?也配叫盛世么?可差的远了!”

  他越说越是激动,一股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孩儿心中的天下,是昔日盛唐那般的天下!是四海宾服,万国来朝!是无论汉人、契丹人、吐蕃人、党项人…皆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再无彼此征伐,血流成河之惨剧的真正大一统!”

  乔峰的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这是他穿越而来后,目睹当下格局,结合未来历史走向,深思熟虑后产生的真正野心!

  他知道要不了多少年,那场令汉人蒙受奇耻大辱的靖康之耻就会发生,北宋轰然崩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惨遭屠戮!

  虽然他本人对赵宋朝廷没啥好感,但毕竟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主体是汉人,他这具身体里流淌的虽然是契丹血液,但他的灵魂来自后世,深知民族融合的大势,在他看来,什么契丹汉人,后世哪还有纯粹的契丹?早就融合成中华民族了!

  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是汉家儿郎!岂能坐视未来的浩劫发生?

  萧远山被儿子这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彻底震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儿子。

  他本以为儿子为武林豪杰,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报仇之后逍遥快活,或是回归辽国建功立业。

  却万万没想到,他的胸中,竟藏着如此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雄心壮志!

第47章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

  “平定天下?恢复盛唐疆域?”

  萧远山的声音都有些干涩:“峰儿…这谈何容易啊!昔日宋太祖赵匡胤,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何等神威圣武!可终其一生,也未能一统天下,最后更是死得不明不白…连他都做不到的事情…”

  “赵匡胤只怕并非是做不到!”

  乔峰打断父亲的话,他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说道:“宋太祖算得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属顶尖!他统一天下的战略本是正确,只是天不假年,死得太早!

  若赵匡胤能再多活十年,扫平北汉,收复燕云,未必没有可能!真正断送大宋一统希望的,其实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乔峰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赵光义?文治或许尚可,但武德?呵呵,高梁河一战,驴车飘移,输得底裤都快没了!

  自此之后,大宋军心士气一落千丈,彻底丧失了主动北伐的勇气和实力,只能一味地守成求和纳币!一代不如一代!”

  他还有句话憋在心里没说:现在的皇帝宋哲宗倒是个狠人,年纪轻轻,锐意进取,对外战争打得西夏差点灭国,展现了难得的铁血手腕。

  不过可惜啊,天妒英才,23岁就挂了,否则历史或许真能改写。

  至于之后上台的宋徽宗…那是个什么玩意儿?除了写字画画玩石头,还会干啥?他那个儿子宋钦宗更是软蛋一个!

  所谓的北宋疆域巅峰,不过是吃了哲宗的红利罢了!

  目前来看,带宋的好日子没几天了,因为三十多年之后,靖康之耻就来了!

  乔峰倒是没多少政治野心,但也不能看着靖康耻再发生啊?!那可太屈辱了啊!

  甚至不在汉人的角度上,就算站在契丹人的角度上也不能无动于衷啊!

  毕竟完颜阿骨打还虎视眈眈呢,人家是先灭辽后灭北宋的。

  坐视不管,那是不可能的!

  萧远山听着儿子对历代宋帝如数家珍般的点评,且言辞犀利,切中要害,心中更是惊骇不已。

  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不仅武功盖世,对天下大势、历史沿革竟也有如此深刻独到的见解!

  这,只怕绝非一介武夫所能有的眼光!

  他沉默了很久,月光洒在他刚毅却已恢复清明的脸上,神情变幻不定。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神变得复杂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