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望长川
“萧公子客气了,分内之事,请随我来!”
赵小队长连连摆手,显得十分爽快。
他当即安排好手头事务,亲自领着乔峰一行人前往珊军大营。
寻常军营,自是戒备森严,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但珊军作为性质特殊的禁军,管理上更具弹性,尤其是有萧远山这等身份的高层将领首肯,由其麾下军官亲自引荐,进入营区便合乎规矩。
当然,若无引荐擅闯,那便是重罪无疑。
跟随赵小队长穿过辕门,一片规模宏大的军营展现在众人眼前。
但见旌旗招展,营帐连绵,操练场上杀声震天,兵士们或练习骑射,或演练阵型,动作整齐划一,透露出一股精悍之气。
粗略估计,仅眼前所见,营内便有数千兵卒,而这还并非珊军全部。
萧远山身为总教头,多年来经他手训练过的军官兵士,恐怕不下万人,其影响力与地位,可见一斑。
段誉和阿朱暗自点头,阿紫则瞪大了眼睛,她也是第一次进入军营之中,对这般军容壮阔的景象颇感新奇,看什么都觉得有趣。
第233章 萧远山!珊军总教头
不多时,众人来到中军大营附近。
远远的,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矗立在高台之上。
那人身披辽国将官特有的精良铠甲,阳光照在甲片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他身姿挺拔如松,虽然鬓角已染霜华,面容上也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势与乔峰一般无二,正是萧远山!
此刻,萧远山正全神贯注,声若洪钟地指挥着台下士兵变换阵型,调整战术动作。
其指令清晰,调度有方,台下数千军士闻令而动,如臂使指,整个场面井然有序,森严壁垒。
乔峰凝神看去,心中不禁暗赞。
他自身武功已臻化境,单打独斗堪称无敌,但于这行军布阵、统帅大军之事,所知确实有限,更多是凭借个人勇武与领袖魅力,以及前世的一些超然经验,进行一些建议。
若是让他自己领兵的话,却是很难做到井井有条。
而萧远山则不同,他出身辽国军事贵族,自幼耳濡目染,自身又是武学宗师,对军队的训练、管理、战术运用都有着极深的造诣。
眼前这支部队展现出的精锐之气,无疑证明了萧远山卓越的统军能力。
“我这个老爹,确实是非同凡响。”
乔峰嘴角微扬,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感。
这时,萧远山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他转过头,目光越过人群,精准的落在了乔峰身上。
刹那间,他脸上那属于铁血将领的严肃神色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无法抑制的狂喜与激动。
萧远山大笑一声,声震四野,也顾不上正在操练的军队,大步流星地从高台上走下,迎了过来:“你们可算到了!为父日日盼,夜夜想啊!”
他用力的拍着乔峰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激动的光芒。
“爹,我们来了。”
乔峰感受到父亲手上传来的力道和那份真挚的情感,心中亦是略显激动。
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与萧远山毫不掩饰的关爱,早已被他全然接纳。
段誉此时也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小侄段誉,拜见萧老伯父!”
萧远山目光转向段誉,脸上笑容更盛,摆手道:“段贤侄不必多礼!你是我峰儿的结拜兄弟,便如同我自家子侄一般!”
他对段誉的印象,可谓极佳。
当初在少林寺外,他神智未复,欲擒拿王语嫣和阿朱她们以胁迫乔峰,正是段誉情急之下,那看似呆气实则情深的爆发,使出威力无穷的六脉神剑,将他逼得颇为狼狈。
那一战让萧远山深知,这个看似文弱书呆的大理世子,实则是身负惊世骇俗武功的顶尖高手,且心地纯良,重情重义。
乔峰能有如此兄弟,他这做父亲的,自然是老怀大慰,怎么看段誉怎么顺眼。
阿朱也自然是盈盈一拜。
阿紫见状,虽然觉得规矩繁多,但也还是有样学样,跟着行了个礼,声音清脆:“阿紫见过萧老伯父。”
“好,好!都是好孩子!”
萧远山看着阿朱,眼中满是满意,这个儿媳他是越看越喜欢,又看了看古灵精怪的阿紫,知她必然就是阿朱的妹妹,自然也爱屋及乌:“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走,随为父回府,我们好好叙话!”
他随即对一旁的副将交代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领着乔峰一行人离开了军营,朝着他在上京的府邸而去。
父子重逢,家人在侧,对于历经劫波的萧远山而言,此刻便是人生中最圆满的时刻之一。
在萧远山的引领下,一行人离开了肃杀而有序的军营,来到了他在上京临潢府的府邸。
府邸位于城内相对安静的区域,远远望去,便见一座气派的宅院,青砖高墙,朱漆大门,门楣上悬挂着匾额,虽未细看其字,但那股沉淀的威严已透了出来。
走近一看,竟是座三进三出的大院落,飞檐斗拱,庭院深深,虽不及江南园林的精致,却自有一番北地豪门的恢弘与厚重。
“爹,你这府邸可真是气派啊,看来过的还不错嘛。”
乔峰环顾四周,不由笑道。
他知晓萧氏在辽国的地位,但亲眼见到父亲居住的这般宽敞宅院,还是能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深厚的家族底蕴和权势。
萧远山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感慨:“都是族中所置,为父回来,他们便安排了此处,说到底,还是沾了姓氏的光。”
他语气平淡,并无炫耀之意,反而有种看透世情的淡然。
经历了三十年的恩怨纠缠,生死轮回,这些身外之物在他眼中,早已不如家人团聚来得重要。
穿过影壁,走过前院,来到布置典雅、充满契丹与汉风融合风格的正厅。
侍女奉上香茗和契丹人喜爱的奶制品点心后,便恭敬地退下,厅内只剩下自家人。
直到此刻,紧绷的神经才算真正放松下来。
乔峰握着阿朱的手,看向萧远山,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容:“爹,有件喜事要告诉您,儿子已与阿朱在大理完婚,她现在是您的儿媳了。”
此言一出,萧远山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巨大的惊喜,他猛的站起身,目光灼灼的看向阿朱,又看向乔峰,连声道:“好!好!好啊!”
他大步走到阿朱面前,仔细端详着这个儿媳妇,眼神里充满了如同看待亲生女儿般的慈爱与欣慰。
之前他就已经把阿朱当做儿媳看待了,只是没有成婚,却也没法当自己女儿一样对待。
现在知晓她已经和乔峰成婚,萧远山自然高兴,这可是大喜事一件!
“阿朱,好孩子!”
萧远山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当初在少林寺外,老夫便看出你对我峰儿情深义重,能在姑苏慕容氏与我峰儿之间,毅然选择我峰儿,此等情意,天地可鉴!
如今你们二人终成眷属,老夫这心里,真是开心的不得了!峰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萧家的福气!”
阿朱被萧远山如此直白而热烈的夸奖弄得有些羞涩,脸颊微红,但还是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再次盈盈一拜:“多谢...爹!能嫁给乔大哥,是阿朱此生最大的幸运。”
“快起来,快起来,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萧远山虚扶一下,笑得合不拢嘴,只觉得人生如此美好,一个巨大的心愿都已经满足了。
第234章 萧远山十分震惊
乔峰看着父亲欣喜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满意,他继续说道:“爹,还有一事,阿朱的身世也已查明,她并非慕容家的婢女,而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亲生女儿,与二弟段誉是亲兄妹。”
萧远山又是一怔,目光在温婉的阿朱和一旁微笑的段誉之间转了转,随即爆发出更加洪亮的笑声:“哈哈哈!竟有如此巧事!妙极,妙极!
段贤侄与我峰儿是生死与共的结拜兄弟,如今阿朱又是段贤侄的亲妹,这当真是喜上加喜,亲上加亲!
看来我们萧家与大理段氏,缘分匪浅,天意如此啊!当浮一大白!待会定要好好喝上几杯!”
他是真的开心,儿子不仅成了家,娶的妻子还是如此身份,这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未来的势力联结上,都是极大的好事。
然而,乔峰带来的消息远不止于此。
他示意萧远山重新坐下,神色平静,但语气中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开始将这数年来的布局,向父亲和盘托出。
“爹,您可知晓逍遥派?”乔峰问道。
萧远山点了点头:“本来不知,但为父在少林寺的时候,在少林典籍之中写过这个门派,据说是一个极为隐秘强大的武林门派,但我也未曾见过。”
这倒是合理,毕竟少林寺和逍遥派也有些交集,少林寺前任掌门名为灵门方丈,和天山童姥有交情。
当然,在天山童姥眼里,也就是个小和尚而已。
百岁老萝莉恐怖如斯。
“儿子机缘巧合,已成为逍遥派掌门。”
乔峰缓缓道:“并且,已收服了逍遥派的两位前辈,天山童姥与西夏太妃李秋水,通过李秋水,西夏国的军政大权,已基本在我掌控之中。”
萧远山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西夏,那可是雄踞西北,很多时候甚至能与宋辽鼎足而立的大国!
虽然整体国力远远不如,但打仗什么的,大多时候也不输宋辽,确实很强大了。
乔峰不等父亲消化完这个消息,继续道:“此外,吐蕃国师鸠摩智,如今也在我的安排下,于吐蕃境内整合势力,积蓄力量,吐蕃大部,已可视为我之后花园。”
接着,他说到了大理:“大理国,您已知晓,高升泰及其子高泰明,已由我种下生死符,忠心不二,掌控军权。
段正明和段正淳两位皇族掌权者,也已向我效忠,负责政务,大理,如今也已是铁板一块。”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诉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听在萧远山耳中,却不啻于一道道惊雷!
西夏、吐蕃、大理……
这几乎是将大宋西南两个方向的所有外部势力,一网打尽!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包围圈!
萧远山脸上的笑容早已被震惊所取代,他怔怔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
他知道儿子志向远大,曾听其提及要一统天下,避免神州浩劫。
当时他虽然选择支持,但内心深处,未尝不觉得此事太过艰难,甚至有些遥不可及,只是出于对儿子的爱护与信任,才未出言打击。
他还曾郑重叮嘱乔峰,萧氏一族行事需对得起良心,秉持正义,不可行宵小之事,祸害苍生。
而如今,乔峰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惊天动地!
不动声色间,已悄然将宋辽之外的主要势力尽数纳入麾下!
最关键的是,他达成这一切,似乎并未掀起太大的腥风血雨,未曾听闻哪国百姓因此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他用的手段,或是武林恩怨的顺势而为,或是高层权谋的掌控制衡,或是恩威并施的收服人心……
他竟真的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他所叮嘱的正道!
这份手段,这份心机,这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简直是古今未有!
良久,萧远山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撼尽数吐出。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乔峰,有难以置信,有骄傲自豪,更有一种看着传说诞生的恍惚感。
“峰儿……你……”
萧远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你可真是让爹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乔峰迎上父亲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爹,当初答应您的事,儿子不曾或忘,取天下,亦要取得堂堂正正,尽量减少黎民之苦。
如今只差大辽,只要大辽也能纳入版图,便可对宋朝形成合围之势,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而定乾坤,再造一个远超汉唐的盛世,彻底杜绝未来的兵祸连结。”
萧远山沉默片刻,猛的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那是一种看到家族崛起、看到宏伟蓝图即将实现的激动与狂热。
“好!好一个萧峰!不愧是我萧远山的儿子!”
他放声大笑,笑声震得厅堂似乎都在微微作响:“为父当初还以为你少年意气,如今看来,是为父眼界浅薄了!
你不仅武功盖世,这运筹帷幄、掌控天下的本事,更是旷古烁今,和当初的萧太后如出一辙,不愧是咱们萧家的血脉!”
他站起身,激动地来回踱步,最终停在乔峰面前,用力的按住他的肩膀,一字一句道:“我儿有大帝之才!这万里江山,合该由你来重整!
未来这天下,说不定真要改姓萧了!为父其余的话也都不说了,定当竭尽全力,助你成此不世之功!”
此刻,萧远山心中再无半点疑虑,只剩下对儿子无比的信心与全力的支持。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乔峰的带领下,一个崭新的、强大的、统一的帝国,正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而萧氏一族,将不再是辽国的权贵旁系,而是这个新帝国的开创者!
萧远山虽然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但他毕竟还是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子有如此雄才伟略的能力,也要造就这般旷古烁今的大业,他这个当父亲的又怎么能不全力支持呢?
上一篇:从照顾师娘开始,武道成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