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295章

作者:追虎道人

  “那杨枝甘露……真能起死回生吗?”

  杜兴宁抬起头,直勾勾地望着杜冰雁,眼珠发红,鬓角沾染点点血迹,暗红发黑。

  杜冰雁张了张嘴,想说“不可能,没有这回事”,但又似被什么挡着,单只在脑袋里盘旋,吐不出口。

  最终,只是含糊地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

  “不知道……不是没可能!那就是还有希望……”

  杜兴宁低头看了眼儿子痛苦扭曲的面容,伸出仅存的左手,给他用力抚平道:

  “儿子,别怕,爹会救你……一定会救活你……”

  轻声细语,一如当年他哼着儿歌哄睡时的模样。

  “丧子之痛,让他魔怔了。”

  刘晟皱了皱眉,欲言又止,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所谓魔怔,就跟精神病似的,行为举止异于常人,不能按常理去沟通。

  会做出一些毫无逻辑,损人不利己的事。

  这样的人,若是粘上,不仅麻烦,甚至会有危险。

  尤其是,当前“杨枝甘露”轰动天下,谣言四起的时候,稍有不慎,恐怕就会落得个惨烈下场。

  可这人是杜冰雁的堂叔,作为一个外人,刘晟有些话不好说,也不能说,否则容易引火烧身,凭白制造事端。

  也就是俗称的,边界感。

  “看来只能暗自提高警惕,以防万一,希望……不会出现一些极端的事。”

  刘晟暗自叹了口气,收回目光,陷入沉默。

  否则,他也只能……

  “七叔,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这时,杜冰雁开口,问起杜兴宁接下来的打算,邀他一起回返渤海族地。

  毕竟,杜兴宁这些年往来渤海族地和高林府,熟悉路况,与他同行,就不用再担心迷路。

  “这两年海上不平静,有大妖从深洋中过来,占据了近海一带,成日兴风作浪,翻覆船队,族中损失惨重……”

  杜兴宁打起精神,简单讲述了一番杜氏当前的情况,最后说道:

  “我杜氏在大龙江沿岸一百七十二座城池,都设有堂口驻地。

  他们当中,应该也有和我一样,没来得及撤走的。

  我运气好,遇到你们,活了下来。

  他们……”

  说到这,他抬头看了眼杜冰雁,又转头看向刘晟,叹了口气,沉声道:

  “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外放出来的旁支子弟,比不上冰雁身份高贵,但终究是我杜氏血脉,不忍遗弃。

  希望你们能帮忙救上一救,少死些人,少流点血……”

  杜冰雁闻言眼眶一红,咬紧下唇,看向刘晟的目光里,满是哀求之色。

  她心中有愧,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给族人招来了祸事,想要尽一份力。

  刘晟略一迟疑,便点了点头。

  这是件很麻烦的事。

  但做好了,或许娶杜冰雁的阻力,会降低不少。

  这世上的婚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渤海杜氏乃是郡望世族,而他不过是黎庶之家。

  彼此间的身份差距,有若云泥之别。

  要想把杜氏的嫡脉大小姐娶过来,难度不亚于登天。

  好在这是个伟力归于个人的世界,只要实力够强,一步登天也不是不可能。

  “天色还早,我们这就行动,沿着大龙江,去周边的城池看看。”

  刘晟抬头看了眼天色,站起身来。

  他心念一动,唤来在空中警戒的裂空雀,带上杜冰雁、杜兴宁二人,飞向最近的一座城池。

  接下来的几天,凭借着裂空雀的高机动性,刘晟三人陆续扫荡了一百多个济海堂口,救下了上千人。

  单单是杜氏子弟,就超过了两百。

  大多是杜冰雁的堂叔堂伯,堂哥堂弟等等,一大堆人。

  有些她都十分陌生,叫不出名字,更别说其他的供奉,掌柜,伙计等等。

  她毕竟年幼时,就被送到水月庵修行,十多年间,也才回去两三趟而已。

  只是,人数一多,行动也就不如之前灵活。

  而且裂空雀虽是妖怪,却也背不动这上千人。

  只能在地面行进。

  加上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踪迹难免就泄露了出去。

第336章 退追兵,安排,鹿头谷

  “家主有令,寻常杜氏伙计、下人,一颗人头赏银百两。

  杜氏旁系子弟,一颗人头赏金千两,生擒翻倍。

  若能抓到杜氏嫡女杜冰雁,可入赘主家,赐真功一部……”

  “快看,地上有车痕,他们往这边逃的!”

  “独眼,你回去报信,其余人跟我追上去,吊着他们,不要靠太近。”

  “小黑,咬住他们的气味,前面带路!”

  “汪汪!”

  ……

  崎岖山路上,一行二十数人,冒雨急奔。

  他们背弓负箭,手拽恶犬,个个孔武有力,气血磅礴,一看就不是好惹之辈。

  但仅奔出十余里,便有一声鹰呖,在他们头顶响起,清亮有力。

  一头庞然大物,撞开层层雨幕,俯冲而下,向他们扑杀过来。

  大片雨点砸落,在其翎羽表面迸作水雾,好似一层轻纱笼罩,将其轮廓模糊。

  “弓来!”

  领头之人眼中精光暴绽,体内真气汹涌,接过递来的大弓,弯弓搭箭,一气呵成:

  “区区妖禽,也敢放肆……死!”

  话音未落,箭尖流芒大盛,“咻”地一声,冲天而起,势如流星。

  “轰!”

  就在这时,水雾中的妖禽倏然振翅,浑似一把天刀劈落——

  刀气纵横,斩开云层,一击而下。

  霎那间,气浪喧腾冲荡,倒卷雨水,现出一缕晴空,好似将天……

  都裂作两半!

  袭来的箭矢,还未靠近,就被可怕的刀气彻底碾碎,化作齑粉。

  然后,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路往下,斩向地面的二十余人。

  “不好,散……”

  领头之人勃然色变,刚要下令手下散开,眼瞳中就只剩下一片茫茫气浪——

  倏然加速,轰然炸开,化作万千细碎刀芒,如天瀑垂浪,将他们二十余人,彻底淹没。

  “轰!”

  ……

  “雨停了。”

  刘晟瞥了眼车窗外的天色,环顾左右。

  就见雨后山路,越显湿滑。

  轱辘深陷湿泥,铁木挤压,粗绳磨砺,发出“硿硿”声响。

  一支人数上千的车队缓行向前,迤逦数里不绝,蜿蜒如蛇。

  领队车辕上,丈余高旗杆斜挑入空,旗面上书“玄鹿”二字,于风中烈烈作响。

  车队中男女皆有,满面疲惫,此时都默不作声,气氛凝重。

  上百半甲护卫分作数队,策马来回,护佑安全。

  “把一座山头都劈塌了,彻底掩盖了踪迹,应该能拖延两三天?”

  他心里嘀咕一声,收回目光,看向车厢内的众人。

  “这条秘道,是我们杜家去年才开拓出来的,原本是一头大妖的地盘,知之者甚少……”

  说话的是一个三旬汉子,身形精壮,肤色酱紫,左脸有道寸许长刀疤。

  杜兴奎,渤海杜氏旁支子弟,排行三十三。

  原是济海堂左和府掌柜,遭遇围攻时,被刘晟救了下来。

  除了他以外,车厢里的七八号杜氏“兴”字辈,也大多有着相似经历。

  “我已经联系好了,就在长风渡口,换乘一艘商船,混在云鲲商行的船队里。”

  杜兴河将一张地图摊开,手指在标记为“长风渡口”的地方点了点:

  “顺流直下,再有五日,就能进入渤海郡。”

  一旦进入渤海郡,杜氏的势力范围,众人也就彻底安全。

  他是杜氏船队的头目之一,这次随船队运货,在左和府落脚,结果被当地的势力围攻,与杜兴奎一道,被刘晟救出。

  水性极佳,熟悉舟楫之事,头脑灵活。

  “不愧是郡望之家,底蕴深厚,哪怕是旁支子弟,也都人才济济,能独当一面……”

  刘晟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感叹。

  不仅是他们两,车厢里的其他“兴”字辈,杜冰雁的这一票堂叔们,也都各有手段,能力俱佳,包括断臂的杜兴宁。

  千余人吃喝拉撒,行程安排,都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刘公子,你意如何?”

  这时,杜兴河讲说完,舔了舔嘴角,抹了把脸上的风尘,看向刘晟。

  这几日,刘晟接连出手,无一不是暴力碾压,无论对方多强,人数多少,都挨不住他一拳。

  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上杜冰雁对他毫不避讳的态度,这些人精看在眼里,自然拎得清情况,没有发生什么无脑的狗屁倒灶事。

  让作者痛失一次水文的绝佳机会。

  “行呀,这方面你们比我在行,安排好就是了。”

  刘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如今聚拢的杜氏子弟,以及效命的伙计、下人,超过千余。

  人吃马嚼,日日消耗,很难遮掩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