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号写手
忘忧杵着下巴,一副愁闷之相:
“我听说那晋王豢养私兵,行马踏江湖之举,太岳剑派就是这么被强压收服的。”
“我还听说那西陵使团里更是有西陵的密宗,金刚宗等出使的高僧活佛。”
“西陵佛门和中土佛门素来不合,他们一定是来找咱们麻烦的!”
沈翊眉头微微一挑。
小和尚继续絮絮叨叨:
“寺内的方丈长老们都是神仙人物,自是不担心,但咱们这些小和尚怎么办。”
“神仙打架,殃及池鱼噢。”
沈翊用经卷轻轻敲了敲忘忧的脑袋,笑着道:“那也轮不到你这条小鱼遭殃。”
“好好琢磨一下为什么给你取了个忘忧的法号,就是让你别胡思乱想。”
忘忧离去后。
沈翊的波澜如古井的心湖却是闪过一捧鸿光,他隐隐有一种感觉。
他一直等待的时机。
到了。
……
如此又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切平静,无事发生。
沈翊将最后一卷经书放回书架上。
他就这么在架前静立,一个月来所通读过的佛经如映在心,一一流淌而过。
意识沉入潜修空间。
再度选择将五年时间投入佛法修行。
此时。
天心寺山脚下。
一大群披坚执锐的甲士,簇拥着数辆精致华贵的马车,犹如洪水般,浩浩荡荡而来。
而那些仍留在山脚的流民见到竟然有军甲而来,全都慌了神,一个个或是僵在原地,或是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最前方的一辆金丝楠木制成的马车上。
窗边帘帷被掀开。
一个头戴玉冠,面容沉郁的中年人侧身探望而出,他看着在山脚绵延的无数棚屋和流民。
眉头皱起:
“这些是什么?”
他的语气很淡,却是极为冰冷。
马车旁的军官连忙回道:
“回禀王爷。”
“前阵子郡内饥荒盛行,天心寺广开山门收留难民,故而才有此象。”
中年人微微眯了眯眼睛:
“饥荒?”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当时麾下谋士建议开仓放粮,稳定民生,收拢人心,后来,那个谋士被他杀了。
他的粮食怎么能给这些贱民。
“饥荒过了吗?”
军官回道:
“近来雨水转多,已有好转。”
中年人面露不耐之色地拉上帘帷:
“那他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通通赶走。”
“一柱香内,仍未离开的。”
“就地格杀。”
军官拱手出声道:
“是,王爷!”
原本在流民棚的杂役院的僧人见状,连忙转身上山去通报。
……
藏经阁内。
沈翊的灵台之中。
菩提扎根,枝繁叶盛。
亭亭若冠,有遮天蔽日之伟茂。
一条金溪从灵台无尽远处来,绕着菩提树蜿蜒而过,又流向无尽的远方。
一颗晶莹剔透的菩提。
从树上落下。
菩提果落,佛心既成。
咚!
咚!
咚!
沈翊睁开双眸,一抹佛光隐现。
天心寺的钟响,召群僧于前院集合。
有大事发生!
第93章 晋王上山
沈翊向扫地僧拜别。
朝着前殿而去。
扫地僧望着沈翊离去的身影,望着前殿方向,一双清澈的眼眸隐隐闪过一缕佛光。
“阿弥陀佛。”
当沈翊来到前殿广场之时,整个广场已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广场上的人们,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波。
一方是天心寺僧众。
几位长老禅师身披锦阑袈裟,手持紫金法杖,站在为首,尽显宝相庄严。
余下的天心僧众们,皆着月白僧袍,一眼望过去,有一种清风霁月,忘却俗尘的超脱感。
另一方黑压压的人群。
外围是被无数披甲军士围拢簇拥。
中间则是身着各异服饰的西陵使团,以及手持各路兵器的江湖之客。
整个队伍的最前方。
一名身穿玄色锦袍的中年人蔚为惹眼。
因为两方人马皆是静立对峙,只有他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睥睨众生。
“忘尘,忘尘!”
忘忧小和尚站在靠前位子。
远远地朝他招手过去。
本来沈翊应该是在罗汉院队伍里的。
但他发现小和尚的位子更好。
看得更加清楚。
于是沈翊便趁着双方对峙无人注意,一溜烟地跑到了忘忧身旁站定。
“现在是什么情况?”
小和尚小声嘀咕:
“来的是晋王。”
“就是那个身穿玄色锦缎蟒袍,坐在最前面太师椅上的那位大人。”
沈翊微微颔首,晋王如此瞩目。
想不注意都难。
晋王的左侧,静立着几位身披红绸黄缎僧袍的番僧,长相眼窝深,而鼻梁挺翘,与中原人明显有异。
小和尚顺着沈翊的眼光望去。
顺势解释道:
“那是随西陵使团来的密宗和金刚宗的喇嘛,听说此次来朝不仅有两宗的宗师镇场,更有密宗天骄,摩乎罗措同行,相传这人是转世活佛,亦在麒麟榜上有名,列第二十六位。”
沈翊的目光在人群里扫视。
看到一个略显稚嫩的面庞,大概十五六岁,唇红齿白,肤如羊脂,嘴角更是微微勾起一抹弧度,像一尊美玉雕砌的玉像。
沈翊心中赞叹。
与这位小活佛相比,在座的众人倒像是粗坯烧成的泥陶,太过粗犷了。
如此完美到不真实的长相,沈翊甚至隐隐觉得有一种妖冶的美感和……魅惑。
没错,就是魅惑。
一个喇嘛和尚。
当然。
这种魅惑并非针对他们这些糙汉。
而是针对……姑娘。
沈翊的眼力好。
他已经看到晋王右侧的江湖客里,凡是执剑佩刀的女侠,无不朝那小活佛偷偷传递眼神。
甚至有胆子大的。
更是直勾勾地盯着摩乎罗措,就像恨不得要将这瓷娃娃一般的小和尚一把推倒,吃干抹净。
沈翊心觉怪异。
这位小活佛,修的究竟是什么……
晋王的右侧。
是一群佩刀执剑的江湖客,忘忧说,这些人或是晋王府的客卿,或是被招揽的宗门势力。
其中有一个身穿棕黄儒服长袍的中年人。
背负一柄古朴阔剑。
身形挺拔如松,威势如岳,正是来自中郡仅次于天心寺的武道大宗,太岳剑派。
上一篇: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