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第560章

作者:七号写手

“世有传言,司徒前辈与纯阳宫生有嫌隙,故愤而离山,不复归焉,我本来还道此行会有些许阻碍,不过我观真人对司徒前辈倒是颇为关心,似与传言不符。”

守静真人默然半晌,旋即苦笑:

“此事说来话长,而且涉及一桩纯阳宫的旧事,不过沈大侠既是司徒师弟信重之人,说与你听也无妨。”

沈翊和阿月一个两个排排坐,俨然已经做好了听故事的准备。

守静真人微微一笑:

“说是纯阳旧事,其实根本便是一桩纯阳丑闻,而且,此事也和朝廷,密切相关。”

当年,纯阳宫如日中天,门下弟子数以千计,麾下道观遍布九州,大有道门魁首之势。

彼时守静真人和司徒玄的师父,丹阳真人刚刚踏破天人之隔,正是春秋鼎盛,志得意满。

恰逢大夏皇帝慕好求仙问道,想平添寿数,绵延国祚,皇帝听闻纯阳乃道学大宗,精通丹鼎秘要,便亲自上山,请丹阳真人入京,拜为国师,兼钦天监正。

丹阳真人考虑三日,遂携神霄引雷符献予皇帝,入京赴任,对于师父的决定,守静虽觉不妥,但是不敢异议,司徒玄却是性情耿直之人,当即直面反对。

直言皇帝痴迷修仙炼丹,已是荒度之象,丹阳真人此去只会助纣为虐,累天下百姓承苦。

只是丹阳真人一心光大纯阳,想借助朝廷之势将纯阳宫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九州,乃至成为西陵那样,一教信仰根植一国的程度,哪里听得进去司徒玄的劝告。

于是,勒令司徒玄闭门思过,只带了守静和几个道童前往上京。

初时,一切如常,事情如丹阳真人所想,他受封国师,纯阳道法大兴九州。

他结合纯阳丹法,也为皇帝调炼出不少适合的补气益血的丹方,受到多番赏赐。

然而事情很快就变得不对,皇帝给了丹阳真人一个奇特丹方,丹方记载了一种以人血肉入丹炼化的邪异法门。

丹阳真人起初犹有犹疑,想要劝阻。

然而他此刻方才意识到钦天监并非听命于他,而是皇帝,皇帝让他们炼,他们就要炼。

钦天监用天牢之中死囚入药,炼成的丹法犹有缺憾,会致人渴血疯魔,沦为非人怪物。

皇帝又勒令丹阳真人想办法改进丹方,否则他的钦天监正,国师之位,皇帝覆手而收,纯阳宫如今的地位也将一落千丈。

丹阳真人彼时深陷其中,只等用心钻研,竟也渐渐疯魔,心觉这诡异丹方犹有可取之处。

守静心忧师父越陷越深,在书信中与司徒玄提及此事,司徒玄便不顾勒令,直接杀入京城,在钦天监当面质问丹阳真人,直言他以人入丹的行径,与邪魔外道有何异!

丹阳真人大怒,当即将司徒玄驱逐出纯阳,勒令他不复归焉。

“自那之后,司徒师弟再未回来。”

守静真人语气黯然。

沈翊深吸一口气,这段秘闻足够骇人,而司徒玄的离宗显然只是点缀,他更关心事情后来的走向,以及纯阳宫缘何沦落至此。

守静真人继续讲述。

后来江湖上流传魔门秘宝于东海现世,其中蕴藏长生秘宝,皇帝派遣丹阳真人前去取得秘宝。

丹阳真人让守静坐镇上京,自己带了随侍道童便赶往东海,那一去,便没有再回来过。

守静长叹一声:

“我们听闻师父在东海之滨陨落身死,死在一个无名剑修的手中。”

“而后那名剑修一剑横贯千里入京都,断了钦天监的炼丹根基,斩了皇帝的命数,让他自此再无修行可能。”

“而我纯阳一脉因师父身死受到牵连,被赶出了钦天监,回归华阳山,在下静思己过,只觉是师父修行不到家,方才会被心魔所趁,干脆闭了山门,自此隐世,潜心修道。”

“朝廷、江湖皆与我等无关。”

沈翊和阿月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恍然,原来如是,当年踏足天人的丹阳真人却是硬生生被人剑斩于东海之滨。

可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守静真人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慨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想到纯阳宫避世几十年,仍然被人找上门来。”

“那怀仁公公所说,当今天下乱象已现,邪魔横空,嗯……其中几分真,几分假?”

说这话时,守静真人仔细打量着沈翊,毕竟这位的杀伐果断,他刚刚可是见识过了。

若非有司徒玄的信誉作保,他也不敢轻易迎进门来。

沈翊闻言,毫不犹豫道:

“关于我冷血无情,杀人无算的那段,纯属是谣言,其他的嘛,皇帝确实快不行,但一直没死,后继无人,现在只有一个公主撑场面,各路亲王也是虎视眈眈。”

“守静真人,纯阳宫还要避世下去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这次杀退了东厂,保不齐他们还会去而复返,我也不可能一直驻足华阳山。”

“就算没人来找麻烦,几十年隐世,纯阳传承凋敝至此,若是再过几十年光景。”

“纯阳宫可还有传人?”

守静真人犹豫:

“这……”

“没有入世,又何谈出世,让纯阳弟子从小在山上枯坐清修,能忍受寂寞的人,少之又少。”

“个中曲折,还望守静真人细细思量,莫要因噎废食,致使千年大派凋敝消亡。”

沈翊一番话,诚恳通达。

守静真人若有所思,拱手称谢:

“或许是我执念太深,多谢沈小友点拨,贫道感激不尽。”

第581章 神霄引雷

沈翊也只是提建议,能否想通其中关节,还是在守静真人,只是沈翊从不认为应该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人之殊异有别,一门里有好有坏,鱼龙混杂简直再正常不过,不是简简单单的避世修行,就能解决的。

几人寒暄几许,沈翊又将身上藏了许久的玄蛇内丹取出交给守静真人,看他能否炼制成丹药。

守静真人没想到沈翊竟然身怀如此异种丹药:“玄蛇内丹至阴,若是搭配至阳草药,当能炼出阴阳相济的宝药金丹。”

“华阳山朝阳峰上正好有一株玄阳草即将成熟,正适合配此玄蛇内丹。”

沈翊干脆便将玄蛇内丹留在了纯阳宫,只言若是真有成丹一炉,饶他三成即可。

守静真人则是连连摆手。

直道沈翊救纯阳宫于水火之间,自该帮他免费炼丹,又怎会贪墨其利。

沈翊笑了笑也不争辩,一番交谈下来,纯阳宫此行要办的事便告一段落。

他和阿月在纯阳宫小住一晚,翌日早起见识了一番紫气东来,旭日初升普照万物的美景,便要告辞继续西行。

临行之际,守静真人捧着一个紫檀木盒递给沈翊,沈翊不明所以,揭开一看,一道繁复复杂,道韵十足的符箓,赫然齐整平铺在盒中。

“这是?”

“神霄引雷符。”

沈翊眉头微扬,他和这符箓在祭天台交过手,引天雷降世,威力十分不俗。

守静真人道:

“听闻两位要西行西陵,沈小友的实力虽然足以横行当世,但也犹恐遇到西陵活佛纠缠。”

“此箓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沈翊心头微动,昨日纯阳宫和东厂对垒之时,他可听得清楚,东厂此行便是为三枚神霄引雷符和纯阳剑气符来的。

这可算的上是纯阳宫的镇宗秘宝了,尤其是纯阳如今凋敝萧条至此,更需要利器傍身,方才能护佑宗门安然。

只是没想到守静竟然愿意拿出来给他,着实算得上慷慨。

只不过神霄引雷符虽然不错,但是要论威力,充其量与他刀剑合击之威相仿。

这道符箓对纯阳宫有大用,但对于沈翊来说,则是颇为鸡肋。

守静真人一观沈翊神色,便知其中或有隐情,当即笑着询问道:

“小友可是曾见识过我纯阳符箓?”

沈翊坦言:

“不瞒您说,在下曾在泰山之上见识过受皇廷供奉的那道引雷神符之威。”

“威力确实不俗。”

“但恐怕对活佛之流造不成威胁。”

守静真人捋着胡须,恍然大笑:

“难怪朝廷东厂来势汹汹,竟还想谋我纯阳剑气符,原来已是雷符耗尽,也对沈小友束手无策。”

他顿了顿:

“不过东厂番子粗鄙,不识符箓妙用,若是只以真气蛮力催动,也不过能发挥其中三成威力。”

“我可传授沈小友道法秘术,凭之引动雷符,虽然不能凭借一符大败天人,但也可阻拦一时动向。”

沈翊于是心头一动,生出更多兴趣。

拱手道: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

“还请真人教我。”

激发符箓的妙法并不复杂,无须理解其中道意,只要记住特定行功路线,以心火引燃符箓即可。

沈翊让阿月也熟记一遍,而后便将神霄引雷符交给阿月放进她的贴身小包保管起来。

沈翊心中也生出好奇。

引雷符已然有如此威力,不知那纯阳初祖所留的纯阳剑气符,又是何等神妙。

难不成真能一符祭出,剑气冲霄,一剑斩天人?

对此,守静真人也难以想象,毕竟这种符箓神物的镇派意义,远大于其实际威能。

除非真的是面临灭顶之灾,否则纯阳宫也绝对不会动用这张符箓。

如此,纯阳宫的事情便告一段落。

守静真人说他和派中长老商量,已经着手准备开山入世的事情,他也会派人前往白帝城走一遭,请司徒玄回山叙旧。

沈翊颔首点头,届时纯阳宫重归江湖视野,又和白帝城结联盟之势,东厂即便还想暗中捣鬼,便也难成事了。

沈翊和阿月下了华阳山,距离与陈之昂约定的时间将近,两人便也不耽搁,当即纵马飞驰,星夜不止。

一连数日的功夫,终于在一望无际的旷远之地看到玉门关的轮廓。

乌云踏雪累得直吐舌头,每次它被沈翊蕴养得自觉身强体壮,沈翊就会用更加长途无休的奔袭来让他认清现实。

马儿再能跑,也不是这么造的!

但他不敢闹罢工。

因为背上驮着一个曾经惦记吃它马肉,现在不知道有没打消念头的女主人。

好在沈翊不是真的要累死乌云踏雪,每每到极限之际,便以真气帮它梳理气脉,恢复精力,让它再度恢复之时,耐力和速度便更有明显增长。

这何尝不是一种炼体。

如此歇了半天,

沈翊和阿月又花了半天时间,方才步入玉门关口,玉门关守将守军皆是秦王的人。

两人刚一入城,便有巡卒拦住两人去路,是陈之昂的人,巡卒将他们带到了一处独门独户的庭院。

推门进入,便看到一个清风霁月的白衣书生,和一个青衣道袍,神态惫懒的年轻道士对坐饮茶。

书生是陈之昂。

道士自然是清风。

他依旧是哈欠连天的模样,只不过气色明显红润不少,显然是钻研琉璃不灭功小有所成。

他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朝着两人拱手招呼:“沈兄,阿月姑娘,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