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号写手
其实不是沈翊一定要枭首泄愤,只是囿于不久前“尸王”的前车之鉴。
与其留着全尸有可能被古神教糟蹋了,不如现在就给白虎一个体面。
如是而已。
金鹏伸手将白虎的头颅捡起,
小心地掸去尘土:
“沈大侠,白虎大人的尸体,可否由我带回。”
沈翊挽刀甩去刀锋上的血滴。
“自无不可。”
说罢,沈翊刀剑归鞘,转身叫上阿月便朝着刚刚的文庙回转。
金鹏环顾周遭百丈,
整片丛林几乎被夷为平地。
他摇了摇头,将不是人的评价甩出脑海,又看向那依旧半跪在地,昂然挺立的身影。
不胜唏嘘:
“白虎一系,就这么被杀绝了……”
“简直……不可思议。”
……
沈翊和阿月回到文庙后没有急着走,
而是又歇了半宿。
等到天光放亮,两人将烧火的灰烬以及吃剩的烤兔打扫了,丢到野地。
又给庙里补了些柴火。
这才牵着乌云踏雪离开。
沈翊推测白虎一死,镇抚司当能消停一会儿,除非镇抚使曲云祯放下一切,亲自来杀自己,亦或者派遣剩下的三大指挥同知,千里迢迢来亲自围杀。
但以上两种都不太可能。
毕竟镇抚司要看顾得是九州之地,而非他沈翊一人,镇抚司只要不主动找沈翊的麻烦,沈翊也不是那等滥杀无辜的邪魔。
这一点,曲云祯明白,朱雀明白。
甚至白虎都明白。
只不过白虎与沈翊积怨已久,被势裹挟不得不行罢了。
沈翊两人欲要北上燕云,
便先得纵贯桑海之地。
而且,根据孙思齐的建议,他们最好先先去一趟桑海学宫,将巫神预言之事告知夫子。
学宫位于桑海郡以东的桑海城。
毗邻大海,东望东夷。
有夫子坐镇于此。
便是镇压东夷上百年不敢妄动。
决定了下一站的目的地,沈翊和阿月先寻了个城镇,进客栈换洗一套行装。
又打听了往桑海城的方向,以及随附听来的一些江湖消息,两人便复又上路。
白虎的死,
依旧是被镇抚司秘而不宣。
沈翊乐见其成。
毕竟白虎之死致使镇抚司缺少了一员重要战力,届时无论是对内应对党争,还是对外镇压江湖,都有些力有未逮。
宋闻和徐剑生依旧一路北上挑战桑海各路用剑高手,其行进路线倒是与沈翊两人极为相似。
沈翊和徐剑生在桑南河畔的论剑结果也渐渐在江湖流传。
而且随着徐剑生一路高歌猛进,力压他一头的沈翊,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
渐渐的,
江湖客们也不再质疑沈翊这人榜第一名不符实。
纪丛云也因为和徐剑生势均力敌的剑决,声望随着徐剑生一起攀涨不止。
下一次天机榜出,两人的排名定然会有极大的飞跃提升。
第418章 祭天大典
此外,还有一件在全郡,乃是九州流传的大事。
囿于九州天灾不断,时局动荡。
皇室准备在桑海泰山举行祭天大典,为天下祈福消灾。
当然,这在沈翊看来,
无疑妥妥的是封建迷信,天灾便当赈灾,人祸那就杀人,求仙告神是没用的。
不过,放在这时代,
祭司祈福,
简直再正常不过的末路王朝的活动。
而且,这一次老皇帝病重无法出宫,便指定由倾城公主代行,以及封地在桑海郡的齐王协办。
派遣礼部要员随同操持。
再由镇抚司和东厂的高手护卫。
妥妥的大阵仗。
沈翊初听到这个消息便是眉头一挑,倾城公主是顾子桑,老皇帝让她代行祭天大典,这是要释放敲定接班人的讯号。
再听听这一行牵扯的,
齐王,文治彪炳,以儒为法,以学宫为桑海之圣地,对外更是尊夫子为师。
当然,夫子从没承认,但也没否决,毕竟天下读书人皆可尊其为师。
不过齐王却因此得到不少儒门出身的朝廷官员的青睐和押注,顾子桑来到齐王的地盘,便已是身入险地。
而镇抚司和东厂随行护卫,这两家本就不和,如此党争之势下,还不知道暗中投了哪路藩王。
名为护卫,但实际中又是否包藏祸心,却是不得而知,这其中分寸就要靠顾子桑小心拿捏。
总之沈翊来看,除非顾子桑真的在这一两年内争取到了京城里某些势力的支持。
否则这一趟,单凭她自己单打独斗,怕是要吉凶难料。
不过沈翊转念一想。
顾子桑背后毕竟站着无生教,那可是有天人坐镇的魔门正统,或许会有相应的应对之策。
总之至少对于现在的沈翊来说,
这消息还只是热闹。
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很快便不仅仅是热闹了。
……
经过数日不疾不徐的行路,沈翊和阿月感觉到气候变得湿冷了一些。
又过了半日,两人便看到一座大城矗立在东方,那便是临海而建的桑海城。
城门向西而开,东方直面一望无际的东海,若是站在高处,亦可见到无数货船客船停靠在码头,而东夷,便在海的那一边。
沈翊和阿月随着人流入城,这一路上除了不开眼的蟊贼之外,算是无惊无险。
只不过两人的形容显眼,倒是容易被有心人盯上了,不过沈翊并不在意。
两人进了城后,直接打问了城里最好的客栈。然后兜兜转转来到了桑海阁的门前。
沈翊向客店小二要了天字房间。
两人先是好好洗一顿热水澡,洗去一路风尘,而后换了一身新衣。
当然,阿月的紫鸩衣是宝衣神器,不仅不染纤尘,而且冬暖夏凉,有极强的防护和反制之能,自是不必换下,最多里外加几件裙裳,倒是可展现不一样的风姿。
诸事完毕,沈翊和阿月在楼下大堂汇合,随意点了一些吃食,吃了大约五分饱。
沈翊便和阿月出门去。
阿月喜欢美食。
留下的五分肚子,
是给桑海当地的特色小食的。
走在街上,
入目皆是人来人往,叫卖吆喝声,买卖还价声不绝于耳,一副欣欣向荣之景象。
倒是与沈翊所历的其他地方州郡呈现出的乱世将至的惴惴不安截然不同。
或许是有学宫坐镇,
亦或是齐王治下有功,
沈翊不知。
只道是,
兴,百姓苦,亡,亦是百姓苦。
能有一隅偏安,已是天下大幸。
“沈翊,我想吃这个!”
阿月蹦跳着跑到街那头,朝着沈翊奋力招手,沈翊笑了笑,将脑海中的杂念扫除。
正欲跟上。
忽然一道人影匆匆自沈翊身前跑过,像是慌张没看路般一头撞来。
沈翊眉头一挑。
这人步法虽慌不乱,是装出来的,而且他手腕一翻便要伸进沈翊的衣襟。
沈翊刚要伸手去抓。
但又微微一顿。
那道人影便从沈翊的身旁闪了过去。
他的衣襟里没有丢东西,反而多了一个东西,那是一个小纸条。
沈翊掏出来展开,飞快扫了一眼:
“今夜来会,望君无怪。”
落款是,柳倾辞。
沈翊眉头微微一皱,她竟然来了桑海。
柳倾辞来了桑海,那无生教应该也来了,岂不是顾子桑也……
沈翊旋即想到,桑海学宫有夫子在,顾子桑途经桑海郡行祭天之事,合情合理。
或者说,她不来学宫一趟。
那才是真的不懂人情世故,更不用说掺和什么党争了。
沈翊将纸条放进怀中,神色如常的来到阿月身旁,她看中的是一种肉丸,在油锅里一炸,裹上糯状包衣,又甜又香。
“掌柜,来一份。”
沈翊笑着付钱。
上一篇: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