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第211章

作者:七号写手

之前又承了襄王的情,今日就再替他收留一下心碎儿子,倒也没什么为难。

“行,人在哪儿呢?”

小厮侧身一让,远处四个小厮从拐角处,抬着四仰八叉,昏迷不醒的夏诚武走来。

沈翊伸手一指:

“劳烦搭把手抬进来,嗯,就丢在正厅地上就行,其他就不用管啦。”

小厮犹豫着说,夜里湿气重,要不要给地上加床褥子,沈翊却说别麻烦了,大男人身子骨强硬,冻不死的。

而且让他冻一冻,清醒清醒也好,于是一众小厮甩下个麻烦,高高兴兴离开了飞云轩。

阿月指了指地上的一滩“烂泥”:

“这个,怎么弄?”

沈翊干脆道:

“就扔这儿吧。”

“明天一块带上城主府去。”

阿月噢了一声,两人各自洗漱睡觉,一觉便到了天明。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

夏诚武迷迷糊糊醒来,只觉得自己腰背酸痛,尚未清除的酒意让他的脑袋昏昏沉沉。

他立即运转内功,将体内的残存的酒醉之感消化干净,瞬间觉得身体一轻,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如今想来,他堂堂一个小王爷,却为了一个女人酩酊大醉,实在有够丢人的。

他环顾四周。

这才发现周遭陈设,是一处会客厅堂,而自己坐在地上,更是不知此地是哪里。

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出厅堂。

抬眸望去。

便看到一袭青衣劲装,左刀右剑的沈翊,和一袭水绿长裙,搭银佩翡翠的阿月。

两人坐在石凳上,一人一杯热茶。

手里拿着糕点。

“吆,醒了?”

“来吃点儿早饭吧。”

“然后,我们要去城主府。”

第205章 三位城主

“沈翊替襄王送镖至白帝城,以贺潜龙会武,烦请代为通传。”

沈翊和阿月站在一座牌楼之前,两旁有十名身着白衣劲装,外着银色轻甲的护卫,笔直挺立,宛若一根根垂直的白杨。

牌楼的匾额上写着:

“登云道。”

牌楼之后。

则是一条宛若白玉砌成的街道。

宽可容车马并行,延伸去则顺着山势蜿蜒而上,直至没入山间云雾之中。

这便是“登云道。”

要上城主府,先入登云道。

故而沈翊便带着阿月至此通传,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垂头丧气的夏诚武。

早上醒来的时候,他瞬间理清了原是沈翊昨晚大发善心,收留了他。

尽管如此,夏诚武仍是心绪难平。

他原本将沈翊视为情敌,但沈翊却对他施以恩情,他顿觉沈翊貌似并非传说中冷酷嗜杀,不近人情。

亦或者,他并非对每个人如此,而是独独对叶仙子如此?

而且,他身边有如此美人相伴,定是对叶仙子无意了,所以才多番避而不见。

这代表他还有机会?

但昨日叶仙子迟迟未出现,态度之决绝,他恐怕是没有什么机会了……

夏诚武一时间思绪万千,浑浑噩噩,在沈翊的招呼下,吃了几个杏仁酥,喝了一碗热粥,然后就跟着他们来到了登云道口。

两名白云卫一听沈翊的大名。

当即神情肃然。

他们上下打量了一番沈翊,果真与消息中描述一致,又看到跟在身后的夏诚武。

咦,这不是小王爷吗?

能让小王爷亲自跟随护送,想来身份是没错的了,两人当即一鞠行礼:

“三城主已事先吩咐过。”

“沈公子请跟我们来。”

白云卫当即招来一辆马车。

沈翊三人上车后,便有车夫一抖缰绳,风驰电掣沿着登云道疾驰,是谓登云而上。

阿月解开车窗的帘帷,呼呼风声响起,外面逐渐有云雾飘渺涌入车厢中,顿时惊喜:

“哇,沈翊。”

“好快!”

沈翊乐呵呵一笑。

听着阿月令人莞尔的言语,愁眉不展的夏诚武,竟也稍稍舒展开眉头。

马车疾行一阵,便渐渐缓停了下来。

“几位贵客,我们到了。”

沈翊三人依次鱼贯下车,仰头望向这座修葺在云雾飘渺山间的府邸。

恢宏气派,清雅华贵。

所见皆是青瓦白墙,纤尘不染,竟给沈翊一种如入仙宫的感觉。

门口有身穿白衣的执事迎了上来,拱手相迎:“几位贵客先随我到侯客厅暂歇。”

“我这就去通知三城主。”

沈翊两人自是客随主便,而夏诚武则是盲目跟着两人,还没回过神来呢。

候客厅等了少顷。

便有人来说三城主已到会客厅等候,于是领着众人再度起行,在偌大的府邸里穿梭。

走了约莫一刻钟。

众人来到一处白墙青瓦的宽阔别院之外,抬头可瞧见有修竹翻墙而出,平添几分清幽雅致。

白衣执事伸手一引:

“两位客官和小王爷请进。”

“三城主就在正厅了。”

沈翊朝执事微微拱手,正欲入院,夏诚武则如梦初醒一般,紧走几步,出声道:

“沈翊,走慢些,边走我边给你们说一说这城主府中事宜,一会儿进去莫有冲撞。”

沈翊眉头微挑。

夏诚武这是终于清醒了。

不待沈翊琢磨,夏诚武已然开口:

“白帝城共有三位城主。”

“大城主自然是白帝,商秋白,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我随父亲来过多次,却从未见过白帝当面。”

“而且,他貌似也很久没在白帝城或者江湖上露面了,不知这次潜龙会武会不会现身。”

沈翊微微颔首。

在院内竹林间缓步聆听。

“二城主名唤司徒玄,他出身道门纯阳宫,人称纯阳道剑,曾列地榜三十二席,但久未出剑,已然下榜。”

“他脾气很怪,性格孤僻,据说早年是被逐出纯阳宫的,后被白帝邀至白帝城做二城主,所以若与他交谈,莫要提及纯阳宫字样。”

“而且,或许是因为二城主的缘故,近十年来,纯阳宫从不派弟子来白帝城参与潜龙论武,他们本就是隐世索居的宗派,便愈发在江湖销声匿迹了。”

沈翊若有所思,夏诚武继续道:

“三城主名叫陈静年,是一位大儒,此前求学于京城观山书院,学成后并未入朝为官,反是入了这江湖,创下儒风侠骨的威名。”

“后行至白帝城与商秋白一见如故,便留了下来做了这三城主,如今白帝城大小事务,都是三城主在操劳,三城主也是大宗师,但并未入地榜之列。”

沈翊心中微微惊讶。

一门里竟有一位天榜人物,两名大宗师坐镇,难怪白帝城稳如泰山,也从未听说朝廷有微词。

夏诚武顿了顿道:

“陈叔叔为人和善,倒是没什么架子,但若司徒前辈在场,那就要千万小心应对了。”

沈翊含笑朝夏诚武拱手:

“多谢夏兄。”

夏诚武抿了抿嘴:

“只是顺嘴提醒罢了,不足以报答你昨日收留之恩,我会尽快设法偿还。”

沈翊哑然。

他可没主动挟恩图报啊,没想到这夏诚武倒是个实心眼的家伙。

三人加快脚步,走出前院的小竹林。

便看到一间厅堂。

一位身穿素白儒服长衫,玉簪发髻,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正昂然阔首,立于厅门之前,宛如一棵青松,内敛沉稳的气质,让人望之便有一种心安。

中年男子面带温和笑容,看到几人,笑着轻捋美髯:

“两位贵客小友登门。”

“陈某有失远迎。”

沈翊心中又是一惊,大宗师亲自相迎,还真是没什么架子,他赶紧走前几步:

“小子沈翊,拜见三城主。”

无需沈翊使眼色,阿月已然站在沈翊一旁,恭敬朝着陈静年座椅:

“小女子五仙教阿月。”

“拜见三城主叔叔。”

沈翊抬眸一瞧,自己行礼,陈静年只是含笑点头,轮到阿月这么甜甜一叫。

陈静年顿时哈哈大笑:

“好,五仙教那群蛮子竟然出了这么玲珑可人的女娃,也算是他们有福气。”

沈翊顿觉自己白操心。

论及礼貌和讨人喜欢,阿月就像有特殊天赋一样,尤其对长者奏效。

陈静年目光越过两人,落在身后的略显糟乱的夏诚武身上,语气温和问道:

“贤侄怎的会和两位小友一道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