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号写手
三年潜修。
先修的金刚掌和龙爪手达到登堂之境,后学的般若掌和拈花指也达到小成之境。
要知道这四门可都是先天级绝学,三年时间能达到如此进境,这是沈翊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殊不知。
多少达摩院弟子,终其一生便也只是钻研一两门绝技,能修至大成便已经不易之功。
沈翊不禁感慨,前期花费近二十年时间专心修佛,果然是正确无比的选择。
所谓厚积薄发,后发制人。
当是如此了。
而且,老僧也给沈翊仔细讲述了天心绝学之中的奥妙所在。
“大道之行,殊途同归。”
“天心绝学,皆是以佛法为根基,并非孤立之存在,而是能够相互以为印证。”
“若是能练出自己的韵味,将之推演至外罡,宗师之境也未尝不可。”
“你既已经自观领悟了金刚掌和龙爪手,这两门绝学初入门之时,偏重刚猛迅疾之意。我便为你挑选般若掌和拈花指这般从柔劲入手的武学,以你的悟性,四门先天绝学应当是足以细细专研,至于你的那些后天的拳脚兵刃之道,便不用再练了。”
老僧神情淡然地摆了摆手,似是对沈翊之前东拼西凑领悟而来的武学有些看不上。
拳脚倒是无所谓。
刀法是沈翊所衷,还真舍不得扔掉。
可惜的是,老僧说天心寺倒是有一门佛刀,但是与沈翊以杀止杀的刀意不合。
强练只会消解同化他的刀意刀势。
沈翊这才打消了念头。
当是时,沈翊功力尽复,绝技傍身,修为更进一步,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完好。
潜修时间也终于耗尽,一丁点不剩。
正是静极思动之际。
忽然,藏经阁外,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来:
“忘尘,忘尘!”
“出大事儿了!”
第104章 下山
深夜。
天心寺灯火俱寂。
人影渺然。
广远禅师的禅堂外。
一道人影无声无息,悄然而至。
“弟子忘尘,求见方丈。”
沈翊静立在禅堂门外,恭敬地躬身鞠礼。
广远禅师温厚的声音从禅堂之中传来:
“忘尘,你不是在藏经阁读经自省吗?”
“怎得自己跑出来了?”
沈翊平静:
“弟子已听闻今日大殿之事。”
“特来为方丈排忧解难。”
吱呀一声。
禅堂木门无风而开。
沈翊甚至连气劲波动都未感受到,老禅师手段之神奇,已经超乎他的认知。
“进来说吧。”
沈翊依言进入禅堂。
堂中陈设十分简单朴素。
一矮桌,一床铺,两个蒲团,如此而已。
沈翊踏门而入之时,广远禅师已经拎着茶壶,在桌子上倒好了两杯茶。
地榜大宗师亲自斟茶。
沈翊受宠若惊。
但这也是沈翊在天心寺待得舒心的缘故。
在这里。
扫地僧,老禅师,传功长老,杂役僧人,似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坐。”
沈翊施施然于矮桌前盘膝而坐。
广远禅师微微一笑,缓缓道:
“说说,所为何来。”
沈翊望向广远禅师,一字一顿道:
“弟子听闻,有魔孽横行于野。”
不久之前,忘忧小和尚风风火火跑到藏经阁,将刚刚打听来的大事与他分说。
晋王派人送来一张人皮!
听寺里有见识的老和尚说,这人皮与沉寂已久的古神教有关。
晋王此举。
就是把古神教推给天心寺。
小和尚心有戚戚:
“听说那古神教里的魔徒。”
“个个是杀人不眨眼的邪佞妖魔。”
“凡是落在他们手中,吸骨纳髓,吞肉饮血,连个全尸都没有,只能剩下一张皮。”
沈翊眼神微微一凝。
没想到晋王走后,竟又甩来这一档子事儿。
古神教……
沈翊其实对这个教派不是很清楚。
他只是之前听陶桃说过,古神教、与无生教、天魔教并列为魔门三教之一。
但是更多的细节却是一无所知。
直到经过忘忧的讲述,他才恍然意识到。
虽然古神教与无生教并称,但两者的行事作风却是迥然不同。
无生教相对更加理性,可交流,其教派貌似一心只为颠覆大夏王朝。
而古神教行事。
听起来更像是遵循着某种野蛮而远古的信仰,向古神献祭暴戾、杀戮的异端。
以忘忧的话来说。
他们不是人。
而是一群病入膏肓的疯子。
沈翊望着眼前的广远禅师,郑重说道:
“弟子特请下山追查魔迹。”
沈翊本就静极思动,如今晋王引出的古神教一事,心觉正是他下山的契机。
广远禅师神色平静。
似乎一点也不因沈翊的提议而惊讶。
白日里,他与几位首座商讨,该派谁去探查魔踪。
此人的心性要坚韧。
修为不能太低。
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小心谨慎,不能够打草惊蛇。
毕竟,这次面对的是古神教,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劫不复之境。
原本,无心是最好的人选。
可惜他不在寺中。
除了无心,无我是第二人选。
但他被小活佛破了佛心,如今汲汲于忧思,尚未超脱而出。
至于忘尘,沈翊。
广渡禅师坦言:
“此人于世俗之中多有波折,亦有千里护送帝女入京之功,更是曾力破无生教之围。”
“心性,行事,无不是上佳之选。”
“只不过他如今被罚藏经阁自省,也不知是否有收获。”
广渡禅师没有明说。
但首座们都明白其中暗指,沈翊经脉破损,需依靠易筋洗髓方才能复原。
即便方丈特许给他开小灶。
这短短两天时间,他的伤势想必不会有太大起色。
此次不是佛法校论。
而是有可能面临生死之围的与魔争锋。
实力与心性,缺一不可。
面对众人的纷纷议论,悬而不决,广远禅师只是微微一笑,淡言道:
“忘尘,忘尘,俗尘难忘。”
“若他心有所想,必会主动请缨。”
“我们静观其变就好。”
此时此刻。
看着面前的沈翊。
神气完满,神韵内敛,正是经脉尽复,修为精进之象。
饶是广远禅师心中有过预想。
但也没想到沈翊竟在短短两天时间,就能将易筋洗髓练成。
饶是他近百年的见识阅历,也不得不赞叹一句,惊才绝艳之辈。
广远禅师面带微笑,微微颔首:
上一篇:朝廷鹰犬?没挨过六扇门的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