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衍
斋戒这玩意,是南朝萧眼推行的。
在这之前,佛门不讲斋戒。
弥勒吃素,是因他不喜杀生,对自己的约束,而非约束别人。
偶尔破戒,会被至纯舍利抽,也是因为他自己立下的规矩,打破了就得被罚。
其余高僧,同样有自发吃素的行为。
而之前的那些被抓的护法妖帝,也是因为高僧不喜他们杀生,强迫他们也跟着吃素。
武院弟子则可以食灵兽肉,增强自身体魄。
斋戒彻底推行开来,还是萧眼出的手。
“这个可以。”
明照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吃肉乃天性,他也喜欢吃肉。
“菩提院的功法,不知前辈拿到没有?”
了慧看着明照,想到了什么,顿了一下。
他是发现了,上古佛门准确来说,不应该称之为佛门。
佛宗,才是更准确的称呼。
他们不守所谓的清规戒律,只修己身,学慈悲为怀,度化天下。
但他们只约束自己,不约束他人。
也因此,佛宗的存在时间不长。
荣枯院,也只传了八代而已。
越往后,佛道越占优势,佛宗自己消亡在了时间长河。
在漫长的时光之后,菩提院的现世,带来了禅之一字。
这群上古佛宗,立马就有了归属感。
禅宗,是更适合上古佛门的称呼。
“拿到了,明明你跟菩提院的住持,是师兄师弟的关系。”
“你总不能因为人家自立门户,就不去见上一见吧?”
明照递过功法,调笑起了慧。
他没见过那个腐朽的少林方丈,因此也就觉得少林跟菩提院,就是师兄师弟闹别扭而已。
“仙山一事,等我安顿好舍利佛珠之后,亲自走一趟,在此期间,就麻烦您与印善前辈继续训练弟子,负责少林事宜了。”
了慧拂过这个话题,放下资料说道。
印善,云崖寺住持。
月印千江,门流万灯,广妙崇慧。
这,便是云崖寺的字辈偈。
“交给我们,你放心吧。”
明照点头应下。
了慧得到了明照的保证后,转身走入殿内。
......
进入殿内之后,了慧才吐出了一口浊气。
还好,他选择了破血。
云崖寺与荣枯院,之所以选择与少林站在一边,除了弥勒的美名之外,还有了慧本身的因素在。
少林的弟子,虽然素质不如上古佛宗的几大门派强。
但门风,在了慧这些年的纠正下,已经好了不少。
加上了慧自身强大的心性,让佛宗三门,信了了慧所言,少林的优秀弟子,都在几十年前的道佛大战之中打完了。
了慧也没骗人,到了他们这个地步,骗人是下下策。
他只是选择性的说出了一部分事实而已。
“接下来,就是让你们也现世。”
了慧伸出手,舍利们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之后的佛珠,闪烁着七色佛光。
“空...你叫什么来着,算了,过来。”
了慧想到了什么,回过头,看着年轻的长老,招了招手。
“方丈,您还有什么指教吗?”
长老有些迟疑的靠近了慧,轻声回着。
他是真的怕,了慧现在的性格,要是给自己一拳,他不死也残。
哪怕他是空字长辈,此刻也是胆战心惊。
“安王的资料,给我整理一份。”
了慧抓了抓自己的脖颈,幽幽开口。
一段时日不见,安王指不定又干出什么离谱的大事了。
李君肃在了慧看来,跟玉帝一样邪性。
“没问题。”
空未松了口气,应下之后,连忙离开。
第205章端午佳节
皇宫
被了慧觉得邪性的李君肃,正打算离开皇宫。
“闭关几日,融会贯通一下武学,之后前往仙山。”
李君肃一边一边想着。
“皇兄,你说...奶奶会不会很慈祥啊?”
“我们,能不能让她跟父皇说说,少布置一些功课?”
李智的声音,打断了李君肃的思绪。
“我不知道,不过按父皇所言,奶奶温柔慈祥,应当可以。”
皇子泰语气带着一丝迟疑。
李君肃想着窦氏的性格,又想了想皇子泰那让人安心的体格,有些想笑。
别人他不太清楚,但皇子泰...恐怕是要倒霉了。
“皇叔?!”
李智与皇子泰走过拐角,看到李君肃之后,惊呼出声。
“好久不见,你们最近如何。”
李君肃打了个招呼。
“不好,皇叔,你带我出宫玩吧。”
李智连忙跑上来,就想要抱住李君肃的大腿。
“皇叔,我们最近还不错。”
皇子泰一脚挡住了李智,扬起笑脸说着。
开玩笑,皇叔带李智出去享受,他在这里受苦?
皇子泰也是有自觉的,他知道自己有点敦实,皇叔不太可能带自己出去玩。
他出不去,那李智也别想出去。
“皇叔,我...”
李智挣扎着开口,想要越过皇子泰。
下一瞬,让李君肃愣了一下的事情发生。
只见,皇子泰往后踢出一脚,直接把李智踢飞了出去,摔在了宫墙上,两眼一翻,就睡了过去。
“嘶...皇弟,为兄刚刚突破不久,你没事吧?”
皇子泰假模假样的回头,语气十分平淡的自言自语了起来。
这就是皇子公主们,一直待在皇宫的原因。
受苦是真,但不想让兄弟姐妹们跑出去享福的心,更真。
“承乾呢?”
李君肃沉默了一下,委婉发问。
皇子之间的事,还是少掺和为妙。
“皇兄...他挺好的。”
皇子泰想着承乾,打了个哆嗦。
......
武德殿
“公子苏,我跟你没完,你给我等着。”
承乾一边奋笔疾书,一边骂骂咧咧。
承乾的面前,是堆积如小山的各式课业。
现在,承乾处理课业的速度,还不如每日新的课业下来的快。
原因也很简单,被派去薛延妥教化百姓的公子苏,效率高的惊人。
在他带着仁恕剑庭的弟子们,外加萨尔宛的辅佐下,公子苏不仅把皇朝的文化习俗带给了百姓们。
其仁爱的性格,还有对于百姓们困苦的感同身受,很快就让他在当地积累了不小的声望。
公子苏借着声望,慢慢让百姓们,主动了解并融入皇朝的文化体系中。
仁恕剑庭的弟子们,很快就把自家学说推广了出去。
公子苏,不仅让仁恕剑庭的弟子们唯他马首是瞻,也让百姓们对其十分敬佩。
最重要的是,就连皇帝,都十分喜爱公子苏。
无他,公子苏没有食用太多的天材地宝,却经常连续几日不眠不休劳作。
用公子苏自己的话说,他少休息一刻,百姓们与皇朝,就互相贴近一分。
皇帝得知此事后,连夜召集大臣,把这话写在了宣纸上,让他们一人一份,带回家裱起来。
“看看公子苏,再看看你们,你们不是懒鬼,谁是懒鬼?”
皇帝拍着桌案,看着底下满是黑眼圈的大臣们,恨铁不成钢的说着。
大臣们看着手里的宣纸,只想换成祖龙的圣旨,让公子苏再抹一次脖子。
要不说公子苏能佩礼戒,大臣们都被这货卷麻了。
但大臣们,居然是这次风波中,第二倒霉的。
第一倒霉的是谁呢?
那自然是同为太子的承乾了。
皇帝直接给承乾的课业翻了整整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