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423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第626章

  洛南,皇宫。

  永安帝望着依旧稀稀疏疏的大殿,心情稍微平缓了一些,距离陈墨勤王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虽然自己还是个傀儡皇帝,但却比芦盛执政的时候好上不少。

  在皇宫,他也有绝对的自由,且陈墨不参与他的内事,要知道他的皇后之位之所以到现在还是空缺,便是芦盛干预了进来,想学徐国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废帝一样,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

  但因为芦盛的女儿连十岁都没有满,便一直拖着。

  陈墨就没有干预这事,甚至在永安帝提出想立静妃为皇后的时候,陈墨说“这是陛下的家事”。

  于是静妃晋为皇后的事,就定下来了,等到了天川后,再行册封大典。

  静妃,是永安王还是亲王时所娶的妻子。

  渐渐的,永安帝敢主动的开口问一些事了,道:“魏王,如今朝堂大臣如此稀少,难以彰显我大宋人才济济,这可如此是好?”

  陈墨站起身来,自从晋封为魏王,且享受天子的待遇后,他上早朝都是可以坐着的,拱手道:“回陛下,逆贼芦盛还在的时候,残害了许多大臣,方才使得朝堂如此冷清,不过还请陛下放心,之前的科举,已为我朝选拔出了一批人才,等陛下到了天川后就好了。”

  虽然迁都天川的事已经定了下来,但也不是当即就迁,迁之前的准备工作还得做好。

  永安帝点了点头:“有魏王在,朕无忧矣。”

  ……

  含元殿。

  大臣们早朝结束后议事的地方,也是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听政的场所。

  罗勇走上前来,对着陈墨他们依次拱了拱手,道:“王爷,襄阳来信,送来了此次科举乡试的甲等名单,另外陈修大人问,会试在即,王爷能不能赶回来。”

  陈墨接过信看了起来,上面的日期是一个多月前,当时陈墨刚拿下崇州。

  陈墨斟酌一番后,道:“我打算延缓会试的举办时间,将会试的地点定在天川,到时会试的新科状元可由陛下钦点,更加名正言顺,各位觉得如何?”

  陈墨看向吴衍庆他们。

  孙孟一个劲的点头。

  第五浮生却道:“王爷,怕是时间来不及了。会试的时间都在二月中旬或三月初,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了,等王爷的信传到麟州的时候,会试怕是已经结束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点了点头,但天川举办会试,用意是极好的,不仅能名正言顺,还能使科举的含金量也随之增加,就是时间来不及了。

  另外,等麟州那边收到后,还要将会试延迟的消息公告出去,让乡试上榜的考生得知,这又需要一定时间,然后考生知道后,再赶来襄阳,又要时间。

  况且,陈墨现在是平定了淮王、崇王、芦盛之流,但世道并不太平,各地匪寇依然还存在。

  这些匪寇流窜在各地,虽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清剿起来也相对麻烦,若是这些考生来天川的途中,不小心又遭遇到了匪寇抢劫,没了财物还好,万一不小心丢了性命,就麻烦了。

  了解到时间问题和风险后,陈墨只能作罢。

  天下太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赶是赶不回去了,传信给耿松甫、左良伦他们,让他们安排好各自辖下的事务后,前往天川任职。”陈墨交代好后,看向夏芷凝:“萧靖那边什么情况?”

  那日入京勤王之前,陈墨便派萧靖率领一支兵马,先行埋伏在洛南前往天川的必经之地,以做后用。

  “萧将军来信说,他们在景山收拢了三千多从洛南方向逃出来的禁军士卒,正往洛南押回,但并没有发现芦盛家眷的踪迹。”夏芷凝回道。

  陈墨眉头一皱,说:“速速回信,让他们不要往洛南来,直接去往天川,并肃清途中可能出现的匪寇,在沿途的驿站留人作为岗哨,为迁都一事,排除风险。”

  夏芷凝点了点头,赶忙下去回信了。

  等夏芷凝退下去后,孙孟立马上前汇报起了抄家情况。

  “怎么才这点?”得知只有三百多万两,陈墨当即便觉得这数目不对。

  要知道,梁雪、萧雅的嫁妆每人都有一百多万快两百万两了,即便芦家不是名门望族,但作为之前洛南地区的掌权者,挟天子,拥兵数万,怎么可能只有这点。

  最关键的是,这抄家得到的三百多万两,还包括洛家在内。

  洛家,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七大名门望族之一。

  孙孟后背当即冒出了一层冷汗,生怕让陈墨误会是自己贪污了,赶紧解释了起来:“据相府的下人讲,芦盛转移家眷的时候,他帮忙搬运过行李,偶然发现那些行李里,全都是金银财宝,有好几大箱子。因此末将怀疑,芦盛转移家眷的时间,也转移了财产。

  洛家也一样,且洛家比芦盛的速度还快,在我们刚进入崇州的时候,就有人看到大批洛家的马车离开了洛南。”

  “王爷,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刘计在旁思索了片刻后,插了一句话。

  陈墨:“???”

  “王爷您看,金银财宝和人不一样,它是死的,不能自己动,需要人来运,且护卫它的安全,当数量多了,运的人也就多了,那规模肯定小不了,肯定有人看到过,只要我们沿着这条线去查,必然能够找到。”刘计道。

  陈墨明白刘计的意思,规模大了,再怎么秘密转移,也不可能掩过所有人的耳目,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的。

  “听到了没有,沿着这条线去查。”陈墨吩咐道。

  至于这三百多万两,就充入国库吧,用来补偿百姓迁徙的费用和路上的花费。

  孙孟颔首,但没有立即退下,而是试探道:“那梁家那边?”

  按理说,梁家可是逆贼同党,可到目前为止,朝廷都还没有将梁慕定为死罪,而且梁姬还是当朝太后,因此孙孟一直还没有让人去抄梁家。

  另外,按照孙孟对陈墨的了解,陈墨是想用这点拿捏梁姬,从而抱得美人归。

  但无论怎样,在陈墨没有明确表达意思的情况下,孙孟是不敢去抄梁家的。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躬着腰,迈着小步子走了进来,道:“王爷,太后懿旨。”

  陈墨眉头一皱,道:“什么事?”

  太监看了孙孟等人一眼,然后小声道:“还请魏王移步。”

  陈墨与太监单独来到一旁。

  太监说道:“太后有要事跟王爷相商,请王爷到寿康宫一见。”

  说完,从袖子里拿出旨意给陈墨看。

  要知道,口谕和懿旨是不同的。

  口谕那是口头的,更多的是指示,过后甚至可以不认的,没有“法律效应”。

  而懿旨不同,这是书面上的,是太后发出的命令,作为臣子,是必须要遵从的。

  陈墨神色微凝了一下,这时,余光看到夏芷凝过来了,他赶忙冷声道:“没看到本王再处理国事吧,等本王将事处理好了便过去。”

  这懿旨上又没说让他立刻过去,只是邀他前往寿康宫一见。

  那什么时候都可以去。

  显然,陈墨去钻起了这个“文字漏洞”。

  当然,这终归是皇权弱势的情况下。

  若是在皇权巅峰的时候,收到这懿旨,陈墨哪敢有一丝的迟疑,立马得屁颠屁颠的赶过去。

  “诺。”太监哪敢问陈墨什么时候把事处理好,道了声诺后,便退下禀告去了。

  ...

  陈墨将懿旨收了起来,看向夏芷凝,先一步开口:“芷凝,你不是去回信了吗?”

  “刚才收到监察卫的来报,蜀府的杨青青,已经到襄阳了。还有,你要的梁慕,也到天嘉关了,要不了几天便能到洛南。”夏芷凝说完后,问道:“你刚才在做什么?”

  因“仙人散”一事,陈墨答应了纳兰伊人,所以便传信让人把梁慕重新押回来,到现在,终于有了消息。

  陈墨道:“太好了,总算跟纳兰姑娘有个交代了,她催了几次了。等下你回信的时候,顺便把这消息告诉她。”

  陈墨没有去回答夏芷凝的问题,打算把这事给糊弄过去。

  可夏芷凝好似有他心通一样:“梁姬又找你了?”

  都不称呼太后了,直接叫梁姬的名字。

  陈墨见躲不过去,只好如实相告:“应该是为她父亲和梁家求情来了。”

  夏芷凝深深的看了陈墨一眼,旋即叹了口气道:“算了,我也懒的说你了。只提醒你一句,她毕竟是当朝太后,和萧芸汐、徐莹她们都不同,你若真想做那事,最好注意着点,别传出去了。”

  陈墨:“……”

  “芷凝,你多想了,其实...”

  陈墨刚要解释,便被夏芷凝打断了去:“反正我也管不了你,说多了你也烦,自己注意点吧。”

  说完,夏芷凝便离开了。

  ……

  另一边,寿康宫。

  已经沐浴打扮好的梁姬,得知又被“拒”了,心中也是屈辱到了极点。

  一个寡居深宫的太后,邀一个“私闻”不好的男子来自己的寝宫,必然会惹人说闲话,梁姬都做好了风言风语的准备,大不了不要了自己的名声。

  可即便是这样,还被接连两次的拒绝,这对于身居高位的她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同时心中也颇为的担忧,陈墨越拒绝,就越说明他要对梁家下手。

第627章 六六五:梁慕抵京

  七天后,二月下旬。

  洛南。

  西门外。

  上千人拖家带口,挑着担,牵着牛、羊、驴等牲畜,有序的从城中走出,其中有蒙头垢面的老妇人,背着包袱,出城后,停下脚步,回过头来不舍的看着那偌大但破败的洛南城。

  “别看了,别看了,快走、快走。”随行护卫的上百陈军士卒,出声催促着。

  这些人,是洛南城最后一批百姓了,也是洛南最牛的“钉子户”,衙门派人已经说了几次了,都不愿从洛南搬走,没办法,只能使用一些强力手段了。

  陈军士卒虽然出言催促,但并没有打杀的行为发生,上面下达了命令,对于这些迁徙的百姓,你可以大声吼,甚至可以骂,但绝对不能打杀,更不能抢夺百姓随行的财物,敢有触犯者,重罚。

  百姓们低着头,迈着沉重的脚步,行驶在官道上,影子越拉越长,离洛南越走越远,变成绿豆大的黑点,最后消失不见。

  “驾驾...”

  马蹄声响,朝着洛南城隆隆而来,城墙上的守军听到这马蹄声刚开始还以为是敌人,本能的戒备了起来,当看清是自己人后,方才松了口气。

  “王爷在哪?我们收到王爷的命令,押送罪犯梁慕进京。”

  “在...”

  ……

  含元殿。

  “王爷,探子来报,有人曾在元安县发生了大批车队,经调查,可以确认这支车队是一月份从洛南方向过来的,是芦盛转移家眷的车队,路上还发现了很深的车轮印,探子已经跟着车轮印,继续追踪了。”孙孟得到下面传上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汇报给了陈墨。

  “拿舆图来。”

  陈墨看着舆图上元安县的位置,继而眉头一蹙:“这是西北方向,难道他们是要逃往西凉?”

  “王爷,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芦盛在前年的时候便占领了西凉,将西凉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掌控西凉,肯定会留一定的兵马在西凉驻守,他们逃往西凉,也有人接应。”第五浮生说道。

  “第五大人说的不错,而且西凉位于我大宋边州,若是芦盛的家眷得知芦盛已死,很可能会带着人继续西逃,到时我们就无法追拿了。”刘计也开口加入了进来。

  出了西凉,就是西域了。

  西域只是个地理概念,它不是一个国家,而且西域的面积庞大,其中有许多小国家,若是芦盛的家眷逃到了西域,大宋就没办法大张旗鼓的去西域抓人了,那会被视作开战的。

  闻言,陈墨眉头紧锁,他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旋即问道:“百姓转移的怎么样?”

  “城内的百姓今天是最后一批了,剩下便是城外各个村庄的百姓了。”暂代户部尚书的吴衍庆回道。

  “外面的村庄若是没受噬灵阵的影响,百姓们不愿走,就让他们留下来吧。”

  陈墨有些小瞧了百姓们不肯离开洛南的决心。

  这两天,下面没少汇报上来百姓宁愿一头撞死在墙上,也不愿离开洛南的事例。

  “诺。”吴衍庆点了点头,这几天暂代户部尚书这一职位,可把他给忙坏了,真是有太多事需要他处理了,最关键的是,下面还没多少人可以用的。

  毕竟陈墨是带军队进的洛南,军中可没几个能管内政的。

  不过迁都天川之前,也只能先将就将就了。

  “待会本王会向陛下请旨,昭告天下,让各地的藩王、五品以上的官员进天川面圣,不来的,皆剥去官身,按谋反罪论处。”陈墨冷声道。

  这一步,也是他必须要做的。

  国内最大的威胁,都已经被他给清除了,必将是要“天下一统”,让那些割据势力都臣服在他的脚下,接受朝廷的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