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412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但无论是哪方面,朝堂都要经历大洗牌。

  勤王者,成功后,三省六部都是要换上自己人的。

  如今的朝堂,已经经历过两次大洗牌了。

  现在的文武百官,几乎都是芦盛的人,少部分是梁家了,屈指可数几个是真正忠心皇帝的。

  若是陈墨打进来,他们这些和芦盛勾结深的,势必会遭到清算。

  无论是睡着的,还是没睡着的大臣,此刻都睡不着了,纷纷披上衣服,赶去相府,与芦盛商量对策。

  其中动作最快的,当属崇王。

  崇王是怒气冲冲来到相府的,相府的守卫还想要通报,可崇王直接闯了进来,大声嚷嚷要见芦盛。

  芦盛知道崇王会来,听到动静后,便走了出来。

  可两人刚碰面,芦盛还没开口,崇王便劈头盖脸的怒喝了起来,直呼芦盛的名讳:

  “芦盛,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本王原本以为最近这段时间,你到处抓捕壮丁,是打算死守京师,与陈军做殊死一搏,可你却把他们全派去了居山关,这也就罢了,你居然派个太监去,听说陈军刚攻城,他就跑了。

  你手底下的将领难道都死绝了吗,数万兵马,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崇王真的是气坏了,甚至已经忘了自己如今是在人家的屋檐下讨活。

  可面对崇王的怒喝,芦盛非旦不生气,反而笑道:“王爷别担心,一切都在微臣的计划当中。”

  崇王皱着眉头:“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都到这个关头了,你还打算瞒着本王吗?”

  “王爷别急,明天你就知道了,你来得正好,微臣有事需要王爷你的帮忙。”芦盛说道。

  ...

  洛南最担惊受怕的是文武百官,其次就是皇宫后宫的宫人了。

  每每朝堂剧变,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些和皇室撇不开关系的人,很可能大军一进城,他们就得从宫女变为奴婢。

  运气好一点的,成为将领的奴婢或私宠。

  坏一点的,很可能就被最底层的军卒糟践了,还是轮着糟践。

  当今天子永安帝,也是惶惶不安。

  哪怕他只是废帝还是太子时,和一奴婢所生,但他也清楚的知道,勤王代表是什么。

  若是勤王是朝廷中央发出的命令,要求地方起兵勤王,那还好一些。

  可若是地方主动,没有接到中央的命令而擅自起兵勤王,清君侧的,本质上便是起兵造反。

  而陈墨的“勤王”,显然是没有中央的命令。

  那么陈墨打进来,等待永安帝的,有三个下场。

  最坏的下场是陈墨直接称帝,那么自己就是绊脚石,定然是活不了。

  第二个下场,和现在一样,继续当着傀儡。

  最后一个下场,就是和他老子一样,成一个废帝。

  永安帝心里希望自己能被废,起码比当傀儡更有自由,更有尊严。

  他最害怕的,就是第一个下场。

  而且这个下场还最有可能。

  陈墨不是徐国忠,也不是芦盛。

  如今大半个天下,都已落入陈墨之手。

  等铲除芦盛后,这天下就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他的,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再“养”着皇室了,完全可以改朝换代,自己称帝。

  ...

  另一边,太后寝宫。

  自从知道父亲被陈墨所擒,生死未卜的时候,梁姬就好像得了场大病一样,整天浑浑噩噩的躺在床上,人也没有精神,一段时间下来,整个人脸色苍白,变得十分的憔悴。

  不过毕竟是当了十几年皇后的人,哪怕变成这样,依旧不失贵气与上位者的雍容。

  而能当上皇后,又成为太后,梁姬自然是一等一的美人,加之在宫中保养的好,就算是面色憔悴,虚弱的模样,也能勾起男人的色欲。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绕过屏风后,步伐又变得平稳了起来,来到床边蹲下,在梁姬的耳边低语了起来。

  梁姬那苍白的脸蛋上,修整得整齐好看的蛾眉,微微一竖,继而有些吃力的坐起身来。

  宫女看到后,连忙近前相扶,等梁姬坐起来后,在她的背后垫了个枕头。

  梁姬有些虚弱的说道:“芦盛和崇王貌合神离,根本走不到一起,各怀鬼胎,本宫早就预料到他们不是陈墨的对手。如今陈军兵临城下,族中作何打算?”

  “族中其实已经派人与陈墨取得了联系,家主他还活着,只是被陈墨囚禁了,且陈墨表示,想要他放了家主,得看家族的诚意。”宫女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

  “诚意?无非就是索要钱粮罢了。”梁姬冷冷的说了一句,旋即问道:“家族想要怎么表达诚意?”

  宫女看了梁姬一眼,继而变得吞吞吐吐了起来。

  “怎么了?”梁姬眉头一皱。

  “族中的意思是说,要对症下药,若是陈墨真的打进了洛南,需要太后对他虚与委蛇一番,好救出家主...”宫女声音越来越小,说完后,立马低下头来。

  闻言,梁姬先是猛得一震,继续揣度了一番这话的意思后,自嘲的笑了起来:“虚与委蛇?本宫看救出父亲只是之一,保全家族的利益,才是族中希望的吧。”

  她如何不明白。

  无非就是想让她和那位前淮王妃一样呗。

  宫女没敢回应。

  ……

  二月七日,清晨。

  洛南迎来了冬季末尾的一场大雨,温度下降了许多。

  原本热闹的京师,此时封城戒严,城中的街道上,民房、店铺,家家门户紧闭,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士兵,根本看不到什么人。

  城南的周府。

  后门街道上,停了数辆马车,几十名带甲的兵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护卫在马车的四周,警惕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就在这时,后门吱呀一声打开。

  “都他娘的快一些,陈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南门是我们的人,我们抓紧从南门出城,都快些...”

  一名身着裘服,披着斗篷,体型壮硕的周勤,从后门走了出来。

  周勤是芦盛的心腹之一,五品武者,执掌皇城司,掌宫禁、周庐宿卫。

  按理说,在这个关键时候,作为芦盛心腹的周勤,是应该陪着芦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

  可是周勤早就对芦盛没了信心,认为这洛南是守不住了。

  借着自己守卫南门的权利,周勤想带着一家子人逃离洛南。

  一大家人上了马车后,慌乱的朝着南门而去。

  遇到巡逻的,周勤就拿出皇城司的令牌,一路也是畅通无阻。

  可快要抵达南门的时候,周勤他们被一队甲士可围了。

  带队的,是相国府的乐管家,四品武者。

  “周将军,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哦,是乐管家啊,本将军这是带人去镇守南门呢。”

  “拖家带口去守南门吗?”乐管家眼神冷了下来,道:“芦相有令,临阵脱逃者,一律捉拿,给我拿下。”

  和周勤同样下场的,还有几十个朝廷官员,全都被芦盛的人给抓拿了。

  而这些人,非旦没有被处斩,也没有被关进大牢,而是全都押去了相国府。

第616章 战斗打响

  二月六日下午。

  雨小了一些,天空飘着如雪般的毛毛雨,但风刮得很大。

  洛南城外,陈军绵延数里,穿着战甲,披着蓑衣,头戴斗笠,腰悬横刀,手持长枪,整整齐齐的立于城外。

  军旗、队旗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

  全军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在这雨幕下,将天地衬得十分的压抑,让人连呼吸都下意识地的凝滞。

  在这昏暗的天色下,绵延数里的陈军,好似一头洪荒巨兽,虎视眈眈的盯着面前的洛南城,眼神中带着无比激动的狂热。

  “好强悍的军威...”

  陈军后军,一袭黑袍,显得臃肿的纳兰伊人端坐在枣红骏马之上,阴森森的眼中泛起丝丝震愕,让她心头低喃了一声,旋即身体莫名绷紧了几分。

  成王败寇,是英雄还是贼寇,就看此战了。

  洛南不愧历朝的京师,这座古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古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宛如巍峨的守护者,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十余丈高的城墙整体成褐色,犹如一条绵绵铁岭横在前方,巨大的城门,像是天阙,挡在中央。

  城墙的中央,在雨幕下隐隐可见两个红色字迹——洛南。

  洛南的城墙虽高,当挡不住城墙上守军惶恐不安的内心,居山关失守,早已让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崇王内心同样是止不住的惶恐,只是如今他乃是洛南城数万守军的主心骨,昨夜见芦盛的时候,对方就任命他为守军主帅,统领守城,并交代他,至少守住陈军三轮攻势,才能败逃。

  而从这番话中,崇王听出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拖延时间。

  另一层,是芦盛好像有引君入瓮的意思。

  但这两层意思,崇王都觉得不太妙,因为这从侧面看出了,芦盛好像也没有信心守住洛南。

  崇王现在可全都倚仗芦盛。

  可倚仗的人都没有自信,他就更别提了。

  不过此刻他必须要有必胜的决心,不能透露出一丝的恐惧,否则便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扶着腰间佩剑的剑柄,提步踏着台阶往城楼的高台走去,每迈出一步,步伐便加快一分,仿佛更为坚定一般。

  虽然他登上了城楼的高台,但他却不敢露头,暴露在陈军的视野之中。

  陈墨如今的箭术,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

  甚至“露头就秒”这种夸张的形容都出来了。

  嗯,崇王虽然觉得夸张,但却也不敢不信。

  ...

  陈军大军阵前,陈墨手持缴获的千里镜,观望着城楼,他能看到敌方守军眼中的木然与惶恐。

  但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看到的。

  因为这些人中,大部分脑门上的红色数字,都是“28、31”这种样子,这代表这他们只是入品武者,敌军中最底层的将领。

  崇王、芦盛,还是没有现身。

  “哒哒...”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是孙孟。

  他微喘着粗气,在陈墨的面前拱手道:“侯爷,月将军、吴将军、姜将军那边都已准备就绪,月将军询问侯爷,什么时候开始攻城?”

  “不急。”陈墨放下千里镜,道:“敌方守军都没什么战意,先围它几天,让月将军他们围住南、东、西三门,并向城中喊话,我们此次前来,是来铲除祸乱朝廷的奸贼逆党,为陛下肃清朝堂,匡扶大宋江山,与尔等无关,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便不会为难他们。”

  虽然现在也可以攻城。

  但敌军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战意。

  但围它几天城,便能挫败他们仅剩的战意,且喊话,算是给敌方守军一条后路,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死守,后面攻城也更为简单,能大大减少伤亡。

  “诺。”

  ……

  接下来的五天。

  陈军只围不攻,且每隔两个时辰,便用自制的大喇叭朝着城中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