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261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

  而陈墨根本没空。

  书房中。

  书桌后,陈墨正在处理着淮州各地递交上来的事务。

  既然决定占下淮州,那自然要好好的经营。

  忽然,陈墨吸了口凉气,低头忍不住说道:“我是怎么教你的?”

  “我...我不是故意的。”楚娟抬起头,有些怯生生的说道,她感觉自己的小嘴最近都大了不少。

  “乖,别犯错了。”陈墨抚摸着楚娟的发丝。

  楚娟略感委屈的嗯了一声,然后陈墨继续忙起了自己的事。

  陈铭那边的家书工作处理的差不多的,可以送去丰州了。

  当然,不能走正规的途径给淮王,要不然这些家书绝对到不了淮军士卒的手上。

  可陈墨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只能等下去问问刘计了,对方的鬼点子多。

  好吧,主要是楚娟一直干扰他,让他没法静下心去想。

  嗯,得好好教训她。

  陈墨让她起来,伏在书桌上,拥住纤细腰肢的少女,轻车熟路,老马识途。

  楚娟想要说什么,忽而秀眉蹙了蹙,连忙抿住红唇。

  陈墨就不是那么扭捏的人,在慧夫人她们走后,第二天他就把楚娟吃了。

  当然,仪式感没少了楚娟。

  虽然没有婚典什么的,但拜堂喝交杯酒,陈墨在房间里可都给楚娟来了。

第381章 龙归山

  转眼十余天过去,武关、淮南、小田镇、北望等城已从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百姓一开始随着陈墨占领淮州,心中是忐忑不安的,若不是陈墨占下武关后宣布封城,武关的百姓们都想举家逃离,自古以来,多数攻敌破城后,都会入城劫掠一番,惨相跌生,他们岂能不担心。

  可陈墨他们进城后,不仅没有劫掠,还出钱粮补偿他们,施以仁政,降低赋税,底下的士卒也对他们秋毫未犯,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姓们心中的不安也是一点点的消散,开始接受了陈墨这位新的统治者。

  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并不是死忠于淮王,之前淮王给他们安稳的生活、秩序,百姓们才拥戴淮王,可是现在的陈墨比淮王还好,自然也就换一个主子忠了。

  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谁当老大他们不在乎,只要对他们好,能让他们生活安稳,他们就认可谁。

  与此同时,关于朝廷的封赏,也是传到了淮州。

  天子下旨,让陈墨兼任淮州太守,掌管淮州军政,并加封其为太尉,可对北方全境进行节制。

  消息在淮州传开后,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即便是百姓,也知道太尉是个什么官。

  在大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尤以太尉权柄最重,为三公之首,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梁家家主,当朝国丈梁慕便官拜司徒,让天下人敬佩,也让梁家再次显贵了几分。

  可是现在,一个弱冠之年的小子,就站在了比梁慕还要更高的位置。

  无数人惊呼陈墨家的祖坟怕是冒金烟了。

  嗯,冒青烟还差了一些。

  ...

  龙归山。

  大宋皇朝有名的大山,此山风景秀丽,卧虎藏龙,是数千年来无数显能隐居的地方。

  名叫龙归山,其实整个是一片诺大的山脉,其内地势复杂,多野兽毒虫。

  来龙归山隐居的人,大多都是在山外围,有胆子大着在山脉中段搭一木屋居住,一是方便人找到,二是为了安全。

  而在山林深处,树木之间发出窸窣之声,伴有猛虎的低吼,可这头猛虎,也不是在追捕猎物,还是在逃跑,在它身后,两名看上去年龄在二十八九岁的男子,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在树木之间荡来荡去,速度飞快。

  两人并没有搭箭射杀猛虎,而是把追猎猛虎当成是一场游戏,看谁先捉到猛虎。

  “师兄,看来今天又是我要赢了。”

  其中一名穿着狼皮所制短褂的男子笑喝一声后,纵身一跃,跃起的瞬间,抓住一根小腿粗细的树干,猛的一荡,身子荡飞到了空中,离地三丈有余。

  处于滞空的他,忽然从背后背的箭篓里取出一支自制的木箭,挽弓搭箭射了出去,整个过程不超过三息时间。

  “嘭...”

  猛虎逃跑前方的一颗大树应声而倒,惊的它连忙止住身形,就在它停顿的这片刻功夫,后面那可恶的两脚兽便“砰”的一声停在了它的身后。

  下一秒,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它被那两脚兽抱起摔在了地上,然后不等它起身,那两脚兽又压在了它的身上。

  “小猫咪,别动,待会就放了你,老实点。”狼皮短褂男子压在猛虎的身上,抬手拍了下它的脑袋,看起来双方是老相识了。

  “师弟,还是你更厉害,又让你赢了。”鹿皮短褂的师兄微喘着气,紧接着来到了师弟的面前。

  “吼...”猛虎再次发出低吼,似是再向两人求饶一样。

  而赢了的师弟也没有再压着猛虎了,拍了下猛虎的脑袋便起得身来,还道了一句:“小猫咪,明天再找你玩。”

  “师弟,天色不早了,出门前师父叮嘱我们早点回去,现在耍完了,该回去了。”师兄道。

  “知道了,这话刚才师兄你已经说了几遍了。”师弟摆了摆手,略带埋怨的说道:“师兄你就是太听师父的话了。”

  嘴里虽然是这样说,师兄两很快便朝着住的地方赶了回去。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顶,搭建着一座小木屋,让木屋好似处于云雾之中。

  木屋前有一颗驼背的松树,在松树一根只有两只粗细的树干上,一名身穿黑衣,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以金鸡独立的姿势站着。

  老者看似很是年迈,脸上的皱纹,就和他脚下的树皮一般,但人却是很精神,好似几十个精壮小伙一起上,都不是老者的对手。

  老者紧闭双目,直到两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入耳中,方才睁开双眼,眼中好似有一抹精光一闪而过。

  “师父。”师兄弟来到老者的下方,两人虽然都是躬身行礼,但师兄则是比较严肃,师弟显得有些玩闹,还有些嬉皮笑脸的。

  “长恩,慧成。”老者叫了下两人的名字。

  “师父。”师兄弟两发现老者此刻的神情十分的严肃,师弟也赶忙收起了嬉皮笑脸,郑重的叫了声师父。

  “你们随为师在这山中生活已有二十余载,为师一身的本事,也全都传授给了你们二人,如今,该是我们师徒分别的时候了。”老者道。

  “师父...”师兄长恩听出了一声不对劲,声音也透着一丝悲伤。

  “师父,您想要说什么...”师弟慧成也带着一丝悲寂。

  “师徒一场,总有分别的时候,为师也不能让你们一辈子留在这山中,该放你们下山娶妻生子了。”老者道。

  “师父,我不走,我要留下来陪你,况且师父你之前不说,山下不太平吗。”

  长恩说着,还看了眼师弟,但后者却有不一样的想法,没有说话。

  老者露出一抹如父亲一般慈祥的笑容,先对长恩说道:“你性格沉稳,宽厚,若是在一盛世还好,可如今正处乱世,你这种性格下山可是要吃亏的,因此为师建议长恩你下山后可以入军历练一番,凭你现在的本事,也能谋得一场富贵。”

  接着,又看向慧成说道:“你比长恩要聪明,主意也多,但做事太过于求成,不计后果,因此为师建议慧成你下山后先进道观或者寺庙,好好磨磨性子。”

第382章 分道扬镳的师兄弟

  “是。”慧成恭声的应道。

  长恩却没有答应,而是说道:“师父,弟子真的不想离开您。”

  老者从树上一跃而起,跳入了后方的云雾之中,只有一道悠悠的声音传出:“去吧,东西为师已经为你们收拾好了,下山去吧。”

  “师父...”长恩想要去追,但已然没有了老者的身影。

  “师兄,你应该知道,师父他老人家决定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慧成来到长恩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可我舍不得离开师父。”长恩悲声道,双眼此刻还落泪了。

  “我们以后可以再回来看望师父吗,师父只让我们下山,又没有不让我们回来。或许等我们下山后闯出一番天地,还可以把师父他老人家接下山来享福。”慧成说道。

  在师弟慧成的劝慰下,长恩只得接受这一事实,来到木屋,果然放着两个收拾好的包袱,放在两人各自的木床上。

  两人都是一愣,慧成则是直接打开自己的包裹,在一堆衣服里面发现了一个锦囊。

  慧成想也没想,再次打开了锦囊,锦囊里是一封信,他打开看了起来,但很快双眼就红了。

  “慧成,近期为师已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为师或许已经不在,人生百年,不过眨眼一瞬。为师知你修炼不如长恩刻苦,使用了速成之法,目前来看的确是要比长恩更胜一筹,可是踏入上三品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底子很薄弱。

  希望你能在道观中好好打磨自己的根基,不要急于踏入上三品...”

  信的内容很长,交代了很多,可慧成没看完,就有些落泪了。

  “师兄,师父...师父他人家...”慧成言语有些哽咽。

  长恩赶紧接过信看了起来,看过便也落泪,然后便着急忙慌的打开自己的包袱,也发现了一个锦囊,两人信中的内容都差不多,只是交代的事不同。

  得知师父大限将至的两人,当即在山上找起了老者的足迹。

  可找了三天,两人几乎是把龙归山都给翻了个遍,都没有发现老者的身影。

  两人这才明白,老者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把他们赶下山去,自然也是不想让他们看到仙去的那一幕。

  两人又在龙归山待了一天,见实在找不到老者,便出了山去。

  出山后,对于在山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长恩来说,一下子有些迷茫了,不知道去哪,便对师弟慧成:“师弟,若不然我和你一起去道观吧。”

  “我才不去道观呢。在山里待了二十多年,还不无聊啊。”慧成却是这般说道。

  “可师父他不是说...”

  “师父师父,师兄你就知道师父,师父都不在了,没人管我们了。”慧成道。

  “师弟你...”长恩一愣,怎么刚一出山,他就感觉师弟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我准备去投靠大师兄,师兄你也随我一起去吧,正好师父也让你去军中历练。”慧成道。

  “大师兄...”听到这个称呼,长恩当即眉头一皱,这个词在山中的时候,更是如同禁忌的存在。

  师父他老人家不止收了他和慧成做弟子,在师父还没收留他们的时候,就有一个大弟子了。

  师父当时还说过大师兄是他见过天赋最好的一个。

  只是大师兄不服管教,最终叛出了师门,听说投靠了朝中宰相,还改了名。

  山中虽然消息十分闭塞,但只是收不到一些最新的消息罢了,一些风声还是可以知道的。

  龙归山隐居的人多,每天进出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他已经不是我们的大师兄了,师父也不认他这个大弟子,我们去投靠他干嘛。”长恩皱眉道。

  “师兄,之前我听一个进山的人说,大师兄已经是大将军了,还封了侯,是宰相最看重的人,我们去投靠他,不用打拼,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慧成才不想一步步的来,有关系为什么不用。

  “师弟,你怎么能这样,你难道忘记了师父的教诲吗?”长恩脸色不怎么好看。

  “师兄你别整天一口师父,闭一口师父,我听得头都大了。我只问你一句话,你随我去不去?”慧成道。

  “不去。”长恩拒绝的很果断,并道:“师弟,你也不准去。”

  “师兄,你不去我去。”

  “不准。”

  长恩阻拦起了慧成。

  两人因此还打斗了起来。

  长恩目前根本就不是慧成的对手,并且怕伤到了慧成,出手时多有留手,但慧成不同。

  很快,长恩就被慧成打倒在地。

  “师兄,你忘了?你不是我的对手的。”

  说完,慧成松开了长恩,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临走前还说了一句话,道:“大师兄在洛南,师兄你若是想通了,随时可以过来。”

  长恩无力挽留师弟,师兄弟至此分道扬镳。

  长恩不识路,只有漫无目的走着,因没钱吃饭,空有一身本事也不用,一路乞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淮州。

  祁城,淮州的一座小县城。

  此刻一大堆百姓围在一张告示前。

  有识字的人直接念起了告示,大致的意思就是陈军正在招兵,欢迎各位前来报名,上面详细说明了当兵以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