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242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毕竟在没打起来之前,还是存在变数的,万一吴家突然反悔了呢?

  但淮王并没有听从第五浮生的建议,还道兵贵神速,若是等吴家那边先动手打起来,陈墨反应了过来,他们就占不到先机了。

  第五浮生见淮王铁了心现在就要攻打青州,再次提议,让一部分水师先退回淮州去。

  上次攻打丰州的时候,为了将天师军彻底消灭,淮王可是把所有水师都调来封锁丰州北岸的河面了。

  现在淮州,可没有水师的,万一陈墨狗急跳墙攻打淮州...

  结果淮王再次否决了第五浮生。

  说淮州有超五万的兵马留守,更有梁玄这位上三品武者坐镇,又是据城而守,就算陈墨狗急跳墙,想攻打淮州,最多也只能抽出三万兵马来。

  三万兵马想打他的淮州,简直是痴人做梦。

  ……

  江东,风陵口岸边的战船船舱中。

  “夫君,让妾身缓缓。”

  吴宓长长的吁了口气,正要退身离开,陈墨连忙搂住她的腰,意犹未尽道:“别急着出去,这样也可以缓缓。”

  吴宓眉头紧了紧,搂着陈墨的脖子,点了点头,把陈墨温暖的包裹起来,抿了又抿,时刻滋润着,缓了口气后,道:“夫君,我们不回麟州吗,停在这风陵口干嘛?”

  “等人。”陈墨居高临下的看着少女,轻推着磨盘道。

  “等...谁?”

  吴宓蓬松这头发,脸蛋儿浮现出一层层红晕和一丝丝香润的汗渍。

  “等好多人,我也不认识。”陈墨说。

  她的腰肢很细,真如那弱风细柳,腰间也没有一丝赘肉。

  吴宓也很聪明的没有再问了,片刻后,道:“夫君,好了。”

  江水忽然汹涌了起来,拍打着江岸,停靠在岸边的战船,摇摆起伏了起来。

  ...

  次日下午,陈墨等来了人,然后随他们还有吴彧麾下剩下的七千多名水师,返回了麟州。

  到达麟州后,陈墨唤来了在麟州的所有大将,开始紧锣密鼓的敲定突袭淮州的计划。

  ……

  六月十五日,这是淮王制定了攻打青州的时间。

  六月十四日当晚,留守在平庭县的李云章、温恒二人,便收到了陈墨的飞鸽传书。

  “放弃青州,带着百姓撤去虞州?!”温恒看完信上的内容后,都惊呆了,道:“李校尉,这该不会是别人捏造的假消息吧?

  煤炭厂、硫磺厂、香水厂、盐湖等等,可都在青州,岂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鸽子是侯爷的鸽子,信件也用了侯爷制定的密语,这若是别人捏造的,那么侯爷也出事了。侯爷本事那么大,怎么可能,依命令行事。”李云章道。

  温恒是作为降将投靠过来的,在陈墨的任命中,也是作为李云章的副手,此刻自然是听李云章的。

  “李校尉,我听你的。”温恒道。

  “温恒,你派一队人迅速前往夏林,按照侯爷的命令,毁去城中的所有武器作坊,并带着城中的人转移。我带着剩下的人,去掩护两县的百姓转移。”李云章下令道。

  青州经过天师军的糟践后,人口已经不多了,现主要的人口就是集中在清亭、平庭、夏林三县。

  其中清亭、平庭两县是重中之重,大部分神勇、神武卫的家眷,可都在这两县中。

  “诺。”

  清亭、平庭两县,在耿松甫的治理下,发展的极为不错,各方面都是井井有条。

  因此,当李云章带兵抵达平庭县,宣告陈墨的命令后,一天时间不到,两县的百姓都知道了,顿时一片骚动,百姓们大包小包的收拾起了东西。

  赵道先作为平庭县的县长,出面来维持秩序,道:“乡亲们,都听我说,各家各户,带上自己的钱粮、牲畜便可,其他的能不带就不带,带得太多,根本就跑不动路,若是淮王带兵打过来了,我们跑都跑不掉。”

  可是却很少人听赵道先的话,恨不得的把锅碗瓢盆都一股脑打包带上。

  对于淳朴的百姓而言,家里的一针一线,都是自己花钱添置的,好不容易添置的,此刻哪里舍得扔掉。

  对此,赵道先只能让吴山带着捕快们强制执行他所说的话了。

  军队的任务,除了掩护百姓撤离外,还有携带两县堆积的粮食以及造好的武器辎重,这些东西,甚至要比百姓先一步撤走。

  平庭、清亭两县并不是青州河边,离河边还有几天的路程,因此据淮王打到两县来,还是有些时间的,但不多,带着十几万百姓大转移,行程可以用龟速来形容。

  ……

  另一边,蜀府。

  经历一番长途跋涉,耿松甫终于是不负陈墨所托,抵达了蜀府的“州城”——贺都。

  耿松甫自我收拾了一番,来到了杨府外,敲了敲大门。

  很快就有杨府的仆人出来查看。

  “这位大人,麻烦通传一下,就说有故人到来,要见杨卫尉,老拙姓耿。”

  ps:淮王妃要来了。

第347章 登录淮州

  陈墨已经将所有的精锐武器,都调到了麟州来。

  在占领麟州之后,陈墨就下令在麟州的南北双方建立了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储粮五十万石,就是为了打江东和淮州做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殆。

  陈墨喜欢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分析。

  淮军的优势是什么?

  战斗经验更丰富,血里火里走出来的次数多,在军伍中可能呆了十几二十年了,近期也一直在打仗,就经验而言,肯定比成立才几年的陈军要强。

  我军的优势是什么?

  装备精良,有神臂弩、陶罐炸弹这种大杀器。

  还有占据先机,陈墨掌握了刘计这个了解淮王布防的人,其次就目前而言,淮州的兵马,并不知道陈墨要攻打淮州。

  另一大优势就是部队长期在一起训练,互相之间较为熟悉。

  劣势是什么?

  从吴家要来的水师、步兵还没有与陈军磨合。

  还有就是吴军安稳太久,很少在战场厮杀,整体战斗力或许比不上陈墨的陷阵卫。

  因此,即便是目前情况比较紧急,陈墨也不能立即拉着大部队去攻打淮州,还要对双军磨合这一方面,做针对性的训练。

  陈墨让吴军一起加入了五卫(神勇、神武、陷阵、鱼鳞、骁骑)的训练,吕统欣然同意。

  于是乎,两军开始进行了连日的高强度训练。

  当然,时间紧急,陈墨也不能让他们一直训练,高强度训练了五天,见磨合的已经有些像模像样了,诸般军令井井有条,全军运转或稍有滞涩,但已经非常不错了。

  陈墨下令让大军休息两天,休息的这两天时间里,陈墨让下面的人宰猪杀羊,让全军将士放开肚子来吃肉,管饱。

  之后陈墨让孙孟散播麟州兵力都向钱塘集结的消息。

  天江陈墨已经让人封锁了起来,就是防止自己与吴宓成婚的消息,传播开来。

  另外,陈墨让人把麟州所有的商船都集结起来,停泊在麟州南岸,并让南宫闻把一部分战船都改装成商船。

  ……

  宣和十年六月二十四日。

  陈墨带着亲兵营来到麟州南岸的重镇寻望城,让亲兵营和五千神勇卫士卒都登上商船,埋伏在了船舱里。

  要知道,商船的整体规模,可丝毫不逊色于战船,甚至空间比战船还要大,但行驶速度和坚固程度,就比不上战船了。

  之后,陈墨命令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的麻衣,不带甲胄,让孙孟装扮成商人,沿着大河向淮州进发。

  在陈墨回到麟州的时候,就让麟州前往淮州的商队暂时停止,使得原本大规模的通商,停止有小半个月。

  加之船上的船工,陈墨用的是商队的熟人,使得沿途淮州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关于这点,其实陈墨是要感谢淮王的。

  为了不让自己提起警觉,知道他要打青州,淮王并没有中断淮州与麟州之间的商业活动,即便是六月份了,两州依然在通商。

  所以,这便导致淮州的守军,对陈墨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

  六月二十五日,按理说,船只是要去“淮南县”靠岸的,那里水深,也修建了船坞。

  可陈墨却让船队改道,去了“小田镇。”

  甲板上,刘计持着拐杖,对陈墨说道:“淮南县和小田镇,都是淮州北岸的河边县城,凡是从北边过来,要去淮州的商船,都得在淮南县的码头靠岸,因为那边的水深,出于安全的考虑,淮南县也渐渐成了重镇。我虽然不知淮南县有多少兵力驻守,但淮王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会派重兵防备。

  侯爷您目前虽然顺利的过了河,但靠这点人马,想迅速了夺下淮南县,是不可能的。加之淮南县一旦遇袭,旁边的“武关”、“北屋”等县能立即驰援过来。可小田镇不同,它地势偏僻,周围都是浅滩,水流平缓,三面环山,规模不大,约莫只有三百户人家,县城的城墙都还是前朝修建的,到现在只剩下一道土垒,城门就是个豁口,连门梁都没有,最适合攻占

  就算有兵马驻守,人也不会太多。”

  话音落下,陈墨还没有开口,孙孟便道:“既然是浅滩,那我们的船只也靠不了岸啊。”

  “船只的确是靠不了岸,但人可以。小田镇的水流平缓,等天一黑,下船直接可以游过去,往两边的山林子一钻,岸上的岗哨发都发现不了,等全都靠了岸,轻易间便可拿下小田镇。”刘计很是自信道。

  陈墨没有说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到现场的地势,他才会下确定。

  结果也正如刘计所说的一样,为了不让岸边的岗哨发现,陈墨是独自去探查的。

  发现小田镇周边的地势,是一个凹字型,而小田镇的位置,正好在那个凹口里。

  ...

  是夜,天上无月。

  船队在小田镇外河上水深的地方停下。

  “噗通噗通...”

  十余名水性极好的士兵跳下了船,朝着小田镇右侧的山林里摸了去。

  这些士兵中,有两名是入品武者,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根极长的麻绳,麻绳的一端绑在船桅上。

  上了岸,进了林子后,他们将麻绳的另一头,绑在了一颗树干上,然后制造了一个火把,点燃。

  寂静的夜色下,尤其是在旁边树木的掩护下,一个火把的火光,根本就不会引人注目。

  船头,陈墨看到远处冒起了一抹火光,打手一挥:“下水。”

  “下水。”孙孟及一众亲兵依次将命令传递下去。

  “噗通噗通...”

  一名名士卒脱去身上的甲胄,从船上跳入了水中。

  不会水的士兵,落入水中的一瞬间,迅速朝着水底沉去,但很快便浮了起来,在旁边会水同伴的照顾下,抓着河面上的麻绳,顺着麻绳,朝着亮着火光的位置游去。

  一直到子时,船上的士卒,方才全部靠了岸。

  最后制作木筏,将甲胄给运了过去。

第348章 其疾如风

  河边的山林里,亮起一道道火光,在火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河面在夜色中泛着迷人的光芒,好像无数颗钻石在跳动。

  婆娑的树影以及连成一片的人影倒映在了江水中,随着波纹荡漾。

  “快,一个个都给我动作快一点。”

  随着陈墨下完令,两两穿戴甲胄后,千夫长将命令传递给百夫长,百夫长将命令传达给十夫长,十夫长则催促着下面普通士卒。

  亲兵营和神勇卫,是全军中军纪最好的部曲,没有谁会跟不上节奏,从下完令到穿戴完成,时间只花费了一刻钟。

  “孙孟。”陈墨道。

  “属下在。”孙孟恭声道。

  “你带着亲兵营摸到小田镇的后方去,一个时辰后,我会带着剩下的人,从正面攻打小田镇,你的任务,就是防止城中任何一个人从后门离开给淮军通风报信。”陈墨道。

  小田镇和刘计说的那样,很小,一个时辰绕到城后去,完全足够了。

  “诺。”孙孟厚重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