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 第80章

作者:上清玉景道君

  至于说自己修出的那十二柄斩仙飞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废了也便废了。

  等刘红中回到看台上,对着一旁的孟凡苦笑道:“天工,你交代的事情完成了,恩威并施,就是下一次你找别人吧,别找我了。”

  “装恶人很难啊!”

第153章 张之维:你怎么还活着?(求订阅,求月票。)

  第153章 张之维:你怎么还活着?傍晚,淘汰赛才堪堪结束。

  和原著中大不相同,经过一轮的淘汰赛后,还足足剩下六十四人,和原著相比人数翻了一倍。

  孟凡等一行人也去看了接下来的比赛名单,只能说剧情还是有点儿惯性的,张楚岚依旧是对上了青符神单士童。

  而孟凡的对手却是洪斌,那位出身火德宗的小火神,抢了原本诸葛青的对手,而诸葛青更是提前和王也对上。

  孟凡看着比赛名单,眼眸中的金色火光一闪而逝,从其中倒映出一只三足金羽火睛的影像来,笑道:“这倒是有意思了。”

  孟凡看了看天际的夕阳,对众人吩咐道:“你们先回去吧,我有些事情要做。”

  孟凡孤零零的朝着天师府的后山走去,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却见到了一位意料之中的人。

  此人正是王也!

  孟凡打招呼道:“哟,王也道长,你也睡不着觉,准备去找老天师啊?”

  王也被背后冷不丁传来的声音吓得心中一颤,机械般的转过头后,才看见是孟凡笑呵呵的给自己打招呼。

  只见王也打着哈哈,解释道:“今儿月色不错啊,我就是一个人出来逛逛,怕迷了路。”

  孟凡看到王也有心遮掩,但却没有心思和他打哑迷,直接一针见血道:“哦?难道不是怕老天师犯错?”

  王也不由得瞪大眼睛:“你怎么会知……”

  不等自己说完,王也便自觉的捂住嘴巴,仔细瞧瞧四周,生怕别人听到一星半点。

  “别瞧了,门外只有你我两个!”

  王也皱着眉头,问道:“敢问孟居士来此何为啊?”

  从见到这个人的第一天起,此人的神秘远远超过他的认知,本着能避就避、趋吉避凶的原则,他是真不愿意和孟凡打交道,毕竟之前仅仅是小小卜算就差点要了他的命。

  和这样命运权重比极大的人有关系,后面定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而恰巧,王也就是一个讨厌麻烦的人。

  孟凡摊了摊手,眯着眼睛,骗王也道:“和你不一样,我单纯就是为了来老天师这里走动走动,并且看看能不能从老天师手里敲点好处,免得到时候中了老天师的手段,还不自知呢。”

  王也突然想到孟凡在龙虎山门口敲那老和尚竹杠的场景,不由得嘴角抽了抽,并给孟凡比了个大拇指:“还是你厉害,连老天师都敢勒索……”

  “唉唉唉,什么勒索啊,怪难听的,那叫你情我愿的交易。”

  王也白了孟凡一眼,你看我信不信就完了,但嘴上还是说道:“得嘞,那我就先不打扰您了,您先请吧!”

  王也闪开道路,并不想和孟凡一路同行。

  “行吧,那我先去老天师那儿探探口风,王道长你就排我后面。”

  “咚咚———”

  说着,孟凡就向老天师门口走去,并敲了敲房门,出声问道:“老天师,您睡了吗?”

  “吱呀———”

  “进来吧,人老了觉少,老朽还没睡呢!”

  等到孟凡进了屋内,只见老天师张之维看着新出的对战表正在头疼,口中还故意唉声叹气道:

  “唉,张楚岚这个小倒霉蛋,赢了单士童之后,下一场就要对战诸葛青,后面还有灵玉,我这要怎么帮啊?”

  孟凡笑了笑,大大方方的坐在张之维对面,问道:“老天师这是为张楚岚头疼呢?”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孟凡却道:“老天师不必为此烦恼,明天自会有人解决诸葛青。”

  “你是说王也那个小子?”张之维的脸上有些不相信。

  孟凡点点头,笃定道:“这诸葛青大概率是犯在王道长手里了,不出意外张楚岚下场的对手应该是王道长了。”

  “而他现在在在门外候着呢,毕竟天下间的聪明人很多,您的目的他也大概都猜的到。”孟凡说道。

  “哈哈,一个个的生怕老道做了什么不自觉的事儿啊。”张之维调侃道。

  “那您会做吗?”

  孟凡半开玩笑般的看向对面的张之维:“毕竟这可是要拿天师府千年的清誉做赌注,值么?”

  张之维这时候垂下眼眸,神色在朦胧月光中阴暗不定,良久才缓缓开口道:“有一些事情,老朽必须去做,没有值与不值,只有舍与不舍。”

  “好,我明白老天师您的意思了!”

  孟凡点点头,并做出保证道:“这次我们139司总共派出十八位参赛选手,经过一轮的淘汰赛后,还剩下十六位。”

  

  “其中有一位如果按照真正的本事,定然可以拿到这次罗天大醮的第一名,这些人都可以为张楚岚淘汰对手,然后再碰到张楚岚的时候乖乖认输,保送他成为罗天大醮的第一名。”

  “所以说,您其实是不用愁的!”

  “第一名?”

  张之维嘴角露出玩味之色,眸光一闪,问道:“你说得是那只老鼠吧?”

  “没错,就知道瞒不住您!”

  “毕竟那一身炁息模拟得再怎么像,终究不是真人,骗骗其他人还可以,骗您就力有未逮了。”孟凡耸耸肩道。

  张之维却摇摇头:“我也是半猜半蒙,那拟形化人的手段确实是出色无比,差点连老朽都骗过去了。”

  “不过,我很好奇,你这么费时费力的帮张楚岚,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听到张之维问出这句话,孟凡突然拊掌而定,目光灼灼的看向他,说道:“难道让139司得到天师的友谊还不够吗?”

  “不够,你的目的绝非如此简单,也瞒不过老朽。”

  说着,张之维目光幽幽的看向孟凡,还说道:“只是,我一直不明白,像你这样的人,为什么还没有死呢?”

  “什么意思?”

  孟凡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但此时,张之维竟却不再往下说了,而是用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不可言,不可言,像你这样的人我只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遁去其一!”

  “世事皆入凡尘网,羽化飞升亦为空,唯教遁出天地相,方有超脱仙圣成。”张之维缓缓言道。

第154章 千古布局(求订阅,求月票。)

  第154章 千古布局“遁去其一?”

  孟凡咀嚼着张之维话中的意思,不由得低下头,整个人陷入沉思当中,脑海中更是思绪纷飞。

  《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此言出自《周易·系辞上传》,意指天地间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总共有五十之数,而天命的衍化只有四十九。

  缺少的那个一,就是天机、变数,意指天机不可尽推,凡事皆有一线生机。

  当然,也可以说是天道所遗漏之数,算计不到的地方。

  张之维说自己是遁去的一,究竟是怎么意思,难道一人之下世界还有天道不成?

  等等。

  可能……大概……也许,还真有!

  那就是:内景!

  这个不同于其他世界的存在,就算是术士卜问天机,也是在内景之中进行的,而内景竟然可以给出答案,你说神不神奇?

  在算卦这一行业中,对于算卦,有一种说法是打卦问天。

  问天问天,那不就相当于是询问天道么?

  孟凡和一人之下世界的本土生灵唯一的不同点,在于自己是从画江湖之不良人世界而来,也就是说自己身上必定有着某种特质是内景无法捕获到的。

  相当于自身本就被遮掩了天机。

  孟凡这时候看了看自己手臂上的胎记,心中暗衬,难道是因为自己的金手指屏蔽了天机吗?

  想来应该有所可能。

  自己躲过天道追查,在一人之下世界搞风搞雨,按照张之维的说法,应该早就死了,但是偏偏没有任何事情。

  这一点,引起了张之维的怀疑和猜测,所以刚刚才有此一问。

  孟凡倒推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然后又开始逐条分析。

  按照张之维的说法,自己应该会死,而这个死亡原因按照张之维的逻辑来看,常理而言应该是无法躲避的。

  什么死亡无法躲避?

  天道想要让你死!

  阎王让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而比阎王更加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天道。

  而内景,则是一人之下世界的生灵都有的东西,在前世的道家中,外景与内景的概念涉及人们对宇宙的理解。

  外景通常指的是外宇宙,即我们所处的自然世界和宇宙空间,也可指外天地。

  内景则指的是人的内在世界,包括人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可指内天地,在道家修炼中,内景的探索和修练是与外天地相对应的,旨在达到内外天地的和谐与统一。

  如果说,一人之下世界的外天地的意志,也就是天道,已经将掌控万众生灵的生死轮回福祸。

  祂以内景构筑起对万物生灵的掌控网络,想象一下某个场景:天道垂下无处不在的隐秘不可见闻的丝线,掌控着万物生灵的命运轨迹。

  如若出现意欲反抗祂的存在,那就会讲下天罚灾祸,在命运的操纵下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说是直接来自内景的反噬。

  这样的情况下,谁还能活?

  老天师?

  不,恐怕他也无法达到那个地步!

  羽化飞升成空,羽化飞升指肉身死去,灵魂或者精神之类的其它东西飞升到更高一层的界面。

  既然成空,那历史上那些羽化飞升的人物又究竟去到哪里了呢?

  孟凡心中突然显现出某个想法:合道,内景!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返虚合道,合道大乘!

  这五个阶层,是道家中所提出来的理念,按照一人之下世界的修道理念和内景存在的这一现实,那些圣贤是不是羽化飞升到内景之中去了呢?

  那内景的实质又是什么?

  盖亚意识,还是阿赖耶识,亦或者两者都有?

  星球意识和众生精神识体的集合?

  盖亚意识是整个星球上的万物,同心协力下共同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意识,这个意识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进化。

  不过这种进化需要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地球上的万物都得踏入进化这一步骤。

  在佛教教义中,阿赖耶识被认为是众生心中的第八识,负责存储和孕育各种精神现象。这个识体不仅超越了个体的生命,而且贯穿了生命的始终。

  阿赖耶识中的“阿赖耶”一词在梵语中意味着“如”或“依”,象征着事物存在的依赖性和连续性。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阿赖耶识是所有现象和经验的根源,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而术士通过内景卜算,何尝不是在推衍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之事?

  而王也口中的命运权重比,其实就是因为某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太大,其他人的因果命运皆系于一人之身。

  

  诸网缠身,更是难以跳出窠臼!

  想到这里,孟凡不由得细思极恐。

  甚至,孟凡的思绪开始不断的发散起来。

  孟凡声音干涩,朝着张之维问出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古时唯有练气长生,无有羽化飞升之说,敢问这羽化飞升之说是从何时才有的?”

  张之维深深的看了孟凡一眼,然后抬头望月,说道:“羽化飞升涉及一个天地大秘,是千百年的布局,贫道不能说,也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