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签到十年,女帝跪求别造反 第116章

作者:老之鱼

  【若败.】

  【大不了,便是黄土一捧罢了】

  【做下这个决定的你,深吸一口气,锋芒毕露,一声令下,让得整个江东在顷刻间,彻底运转了起来】

  【三日后】

  【四十万江东子弟兵横渡陵江,直奔广陵】

第115章 115:得民心者得天下,兴武帝的圣旨

  【四十万江东子弟横渡陵江这一幕,再一次让世人,感到了震惊】

  【谁也没想到,平日里声名不显的楚王,竟然也打算不顾江山社稷之危,欲行那谋逆之事,祸乱天下】

  【一时间骂声一片】

  【整个大武朝的才子,都在唾骂你,唾骂汉王,唾骂周王,晋王,乃至于是其他藩王,都被波及】

  【对于这些骂声,你并不在意】

  【在渡过了陵江后,你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夺下了广陵】

  【同时】

  【你的先生,儒家当代大儒董仲冼,开始为你正名:非是造反,而是清君侧,诛妖邪,夺失地,镇压叛乱,还大武朝一个朗朗乾坤】

  【于是,唾骂你的人没了】

  【反之你麾下之军,在儒家的有意引导下,成了一支正义之师,民心所向】

  【你对先生的这一番举动,心怀感激】

  【在拿下广陵后,你并未率军北上,而是在广陵驻扎了下来,你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你现在该做的,不是北上拿下长安,登基称帝】

  【而是要趁着汉王,大离朝和萧太后争斗不休之时,率军南下,一举收复岭南,及大魏朝攻陷之地】

  【三日后】

  【大军休整完毕,你率军南下】

  【一路上,百姓百里相迎,声泪俱下,求你收复失地,还大武朝一个朗朗乾坤,你自是满口应下】

  【十日后,你率军先行杀至岭南】

  【与南越展开了一场血战】

  【在你的统率下,四十万江东精锐,可谓是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仅仅用了不到半月,便将岭南收复】

  【随后,你留下了十万精锐镇守岭南,率三十万精锐北上,于建平一地,开始逐步收复被大魏朝攻陷的州府】

  【大魏精锐很强,非南越蛮夷能比,让你不得不专心应对,不敢有丝毫大意】

  【就在你与大魏朝杀得难分难解之时】

  【汉王率军一路北上,无人能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攻陷了临安府,打到了长安城外,意气风发】

  【同一时间】

  【大离朝五十余万精锐,也攻陷了定安府,与汉王一同,将长安围得水泄不通】

  【萧太后震怒之余,与汉王谈判,让其与朝廷一起,先将大离精锐击溃,再言自家之事,被汉王拒绝】

  【此事一经披露】

  【汉王瞬间遭受千夫所指,人人唾骂】

  “愚蠢。”

  “这汉王当真没脑子。”

  看到这的女帝,不由嗤笑了一声。

  狭长的眸子中闪过了一丝讥讽:“在此之前,朕本以为这汉王虽粗狂,但粗中有细,胸有韬略,不然也不会在造反前,先所有人一步拿下了蜀地。”

  “但现在看来,却是个没脑子的。”

  女帝说着,又是摇了摇头,心中对汉王的忌惮倒下减了几分。

  在此等局势下。

  汉王还能做出这个决定,足以看出此人胸中并无谋略。

  一个莽夫,还不至于让她忌惮。

  且不用想都知道。

  这千夫所指,人人唾骂的局面,其后都有谁的操控。

  一边是人人唾骂,一边是民心所向。

  就算你此时拿下了长安又如何?

  民如水,君如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心尽失的汉王,哪怕在拿下长安后,又击溃了大离朝精锐。

  夺回了西北一地诸多州府。

  甚至将承武关也一并夺了回来,就能坐稳皇位了?

  答案是能。

  但那是在楚王没有野心的前提下。

  一旦楚王率军北上,随便寻个理由,欲取而代之,那都是民心所向。

  【被天下人唾骂,遭受千夫所指的汉王,却浑然不在意,丝毫没有妥协,一心只想攻陷长安,杀入宫中】

  【在他看来,只要能杀入宫中】

  

  【他便能登基称帝,待得自己称帝后,区区几十万大离精锐,又算得了什么?】

  【你收到这个消息后,摇了摇头,只觉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此莽撞,不通谋略,空有一身勇武的汉王,却是不值得自己忌惮】

  【之后】

  【你对长安发生了什么,便没过多关注,而是专心对付起了大魏】

  【你在建平一地,与魏军交战了足足一月余的时间,最终还是击溃了魏军,一连收复失地,甚至夺回了西临关】

  【也就是这时】

  【你收到了来自长安的消息】

  【长安沦陷了,汉王如愿以偿的,杀入了长安城中的同时,顺手将大离朝精锐击溃,一并夺下了定安府,使其不得不退兵固安】

  【对此,你并不意外】

  【汉王虽是一介莽夫,不通谋略,但其勇武却足以位列天下前三甲,首者许褚,其次霍去病,再而便是汉王】

  【这是你自己作出的评价】

  【说实话,你对北境那一位,终究还是有些羡慕的】

  【他之麾下,不仅有许褚,霍去病这等不世之猛将,还有陷阵营这等天下第一精锐,天人境的青衣女子,神秘莫测的黑冰台等等等等,如此种种,岂能不让人眼热?】

  【只可惜】

  【你虽未见过镇北王,但也知道,这辈子你们只能是对手】

  【尤其是,在你知道了女帝逃出长安,便径直去了北境后,更是笃定了,你之前的那一个猜测,镇北王欲助女帝】

  【不过让你有些想不通的是】

  【那一位既然决定了支持女帝,为何到现在,都没出手过】

  【还有江南的燕王,东海的宁王】

  【没错】

  【相比较于拿下了长安,已经在准备登基称帝事宜的汉王,你更加忌惮的,是上述这三位,至于萧太后,早在汉王攻陷长安之时,便失去了踪迹,不知所踪】

  【心有忌惮的你,在接连收复了岭南,建平,西临关等地后,并没有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而是于西临关留下了十万精锐镇守后,率军回了广陵】

  【在你刚刚回到广陵之时】

  【汉王在天下人的唾骂声中,登基称帝了,改元兴武,号天皇】

  【天皇一年】

  【兴武帝刚刚登基,便连下数道圣旨,送到了各个藩王封地,其中一道,送来了广陵,还有一道圣旨,被送去了北境】

第116章 116:想削藩的兴武帝,会是先生的手段吗?

  殿中。

  女帝看到汉王,在刚刚登基后,便马不停蹄的往各个藩王封地,都送去了一道圣旨,就连北境都没落下这一幕后。

  心中顿感不妙。

  惊疑道:“汉王想做什么?”

  不会是想削藩吧?

  【在天使的宣读下,你站着听完了,来自兴武帝登基后下达的第一道圣旨】

  【你听完后,久久不曾言语】

  【圣旨内容大概如下:朕已登基,诸事皆休,朕希望诸位识趣,莫要再对朕这个位置,生出贪念,速速交出兵权,朕会让你前往你们的封地,接管大军,莫要不识好歹,负隅顽抗,否则,朕将亲率大军前往征讨】

  【原文,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但是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了削藩这两个大字】

  【你被兴武帝的这一道圣旨,直接给气笑了,并没有理会】

  “还真是”

  看到被自己猜对了的女帝。

  同样被汉王的这一波操作给气笑了。

  刚刚登基你就敢削藩?

  且不说大武朝局势尚未稳固,就算是局势平缓了下来。

  你也要考虑考虑,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汉王倒是好。

  刚登基,什么都不管就想要削藩。

  且丝毫没有掩饰,大有一副你不交出兵权,便直接撕破脸皮的意思。

  虽以大武朝现今的局面来看。

  削藩一事,势在必行。

  不得不为之。

  但汉王挑选的这个时机,还真是让人无法吐槽。

  【兴武帝的旨意,你并不打算理会,依旧我行我素,于广陵一地驻军】

  【其他藩王,也大多如此】

  【对这一道旨意嗤之以鼻,完全没有配合的意思】

  【不过最让你好奇的,还是江南的燕王,东海的宁王,和北境那一位,在收到圣旨后,会是何等反应】

  【让你意外的是】

  【宁王对此,好似并没有意见,直接将本就不多的兵权,直接给交了出去,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一名将士】

  【兴武帝知道后,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