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第104章

作者:无谅666

  “当初好不容易在那漩涡死里逃生,才让封儿和颖儿活下来,现在封儿竟然有了这种际遇,成了将军了。”

  “但愿,封儿以后不会再去那漩涡之地吧。”

  “如果被人知道了,封儿,颖儿他们就危险了。”

  “如果可以,我们一家人永远生活在这,永远不出去该多好。”赵氏心中叹息想到。

  这时。

  吴里正说道:“对了赵家的,你们也要准备一下,刚刚那个陈奋大人说了,封小子的岁俸不是由他来发放,而是郡守大人,说不定明天后天郡守就到了。”

  “放心吧吴爷爷,我会准备好的。”赵颖立刻回道。

  “还有,赵家的。”

  “我要与你商量一件事。”吴里正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赵氏。

  看着吴里正的样子,赵氏微微一笑:“吴伯伯,当年如果不是你,我们母女还有封儿或许根本不会活到现在,你当年的收留之恩,照拂之恩,我们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初我就说了。”

  “我们的命都吴伯伯救的,封儿和颖儿都是你的孙儿,不管你有什么事,我们一家人绝对不会拒绝。”

  从这话里就可以听出赵氏对吴里正的感激。

  吴里正也是感动的一笑,说道:“并不是其他事,你家封小子出息了,拥有十级爵,会有良田千亩,而我们村子里有十几户人家种植的田地都不够,与那些富户租赁却要付出高昂的佃租,我想你能不能稍微便宜一点,匀一些良田给他们种植,至少佃租的话比外面的少一些就行了。”

  “吴伯伯。”

  “这些事你不用与我商量,我们母女根本不懂这些,如果真的有那么多良田,你看着安排就行。”赵氏微微一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我替村子里那些困难户感谢你。”

  吴里正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

  这吴里正也的确是配得上德高望重之称。

  如今他已经年近六十,在这個时代称得上高寿,他曾经有三个儿子,但全部都是在战场上战死了,曾经的妻子圆满,但现在剩下他一个人了。

  因为他的儿子都是为国阵亡,皆有功,三个儿子的爵位田地都归于吴里正,直到其百年之后就再收归于国有。

  但几十亩田地吴里正根本没有抓在手上,而是均匀分配给了村子里的困难户,人口多的。

  而自己也仅仅是留下了两三亩地种植。

  哪怕是赵家种植的田地也是吴里正给的。

  到了这个年龄,他心底已经没有什么享受了,他经历太多了,现在也只想让村子里的困难村民过好一点。

  这时候!

  院子外传来了一阵阵脚步声。

  许多一直与赵家交好的村民纷纷汇聚了过来,当然也有过来看热闹的。

  如今赵家出了一个将军,在沙村,甚至是整个沙丘郡来说这都是一个大人物了,自然许多人都有些讨好的意味。

  “赵家的,恭喜了。”

  “你家赵封小子出息了。”

  “是啊。”

  “你家赵封小子都成了将军了,我们来恭喜你。”

  “以后你日子不用那么苦了……”

  一个个大婶子走到了院子里,纷纷向着赵氏表示祝贺。

  看着这些人,赵氏也是一如往常的笑容,一一回应着。

  ……

  咸阳,章台宫内!

  嬴政坐在了王位之上,面前则是几个大秦的重臣,但此刻这些重臣神情各异,手中还各有传阅的奏疏。

  “都看完了?”嬴政开口道。

  “回大王。”

  “臣等已经传阅完毕。”王绾恭敬回道。

  “赵封将军之策,如何?”嬴政扫视一圈,问道。

  “老臣以为。”

  “如若将降卒整编,隐患太大,还是将降卒贬为奴隶为好,一则无需付出俸禄,避免国库钱粮损耗,二则还是因为隐患太大,如果真的按此整编,在国力上也会多有损耗。”王绾直接说道。

  “臣倒是觉得赵封将军之策可行。”

  “自古以来,战场攻伐有诸多策略,上兵伐谋,韩已亡,国无存,化为我大秦颍川郡,韩之降卒严格而言也是我大秦子民,这也是赵将军所言,不复曾经整编降卒之患。”

  “以前降卒降而复叛,归根结底是母国尚存,让他们并非真心归附,但如今韩都已经亡了,他们难道还敢背叛不成?我大秦律法,株连其全族,如若他敢,那就以其全族之命杀鸡儆猴。”

  “再而。”

  “降卒整编于我大秦而言绝对有利,大秦志在灭诸国一统天下,每灭一国,必会收降大批降卒,这些自战场上退下的降卒皆是不弱的战力,远远比我大秦重新训练新兵要更好,而且付出的国力损耗也更少。”

  “赵将军所提议整编之策,在未曾转为锐士之前,仍为降卒之身,吾大秦对于他们付出的只是一日饱食,无需支出岁俸,这也避免了极大国力损耗。”尉缭则是站出来附和道。

  相比于王绾这等守旧派,尉缭作为鬼谷弟子,自然是十分开明新颖的。

  赵封此间提出的整编之策,立刻就被他认定了,并且觉得可行。

  “廷尉说说看。”

  嬴政没有直接决断,又看向了李斯。

  “臣虽然不懂太多的军事调度,更不懂军中整编诸事。”

  “但少府出自鬼谷,习兵伐谋,对军队的见解自然是远远超过臣等这些深居于庙堂之上的人,所以臣认为少府言之有理。”李斯抱拳说道。

  这些话说下来。

  的确是说了很多。

  但并没有表明李斯的意思,而是附和了尉缭的意思,顺带的也将王绾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人,根本不懂而抨击。

  不得不说。

  李斯说话当真是一语双关。

  不愧是混迹朝堂的大臣。

  听着李斯这话。

  王绾老眼之中闪过一抹不满,但在秦王面前,也不敢太过。

  “或许少府言之有理,但这一切还需时间才能得到佐证。”王绾瞥了李斯一眼。

  而这时。

  一直未曾开口的王翦说话了。

  此番有关于军议,王翦与蒙武自然也在其中。

  “赵封之策,臣附议。”

  “臣多年来一直在军中,此策可行。”王翦直接表明了态度。

  闻言。

  嬴政微微一笑:“上将军言之有理,赵封之策的确可行。”

  “此策在于釜底抽薪,攻心为上。”

  “一则所有韩降卒已经失去了母国,他们已经无处可逃,他们的家小都在吾大秦掌控,如若叛,全族诛。”

  “二则赵封以让降卒成为吾大秦真正的锐士作为利诱,杀敌建功就可成为锐士,给予每一个降卒机会,孤相信,没有任何一个降卒能够拒绝,这也是军功制对降卒的另一种体现。”嬴政缓缓开口道。

  看似召来了重臣商议,实则这些话已经让嬴政决定了,同意赵封所提之策。

  “大王圣明。”尉缭率先开口附和。

  殿内其他大臣也是纷纷附和:“大王圣明。”

  “上将军。”

  “传孤诏谕,准予赵封施行此策。”

  “孤给他时间,如若他真的可以让降卒形成战力为我大秦所用,孤必赏。”嬴政沉声道。

  “臣领诏。”王翦立刻道。

  “启奏大王。”

  “臣有一事上奏。”

  “事关赵国。”

  尉缭这时开口道。

  “说。”嬴政看向了尉缭。

  “臣得到了一些消息。”

  “赵国似有对他国动兵之心,如今赵国最精锐的边军已动,赵国的廉颇与庞煖似乎也向邯郸而去。”尉缭沉声说道。

  “赵偃。”

  提及赵国,嬴政就想到了赵偃,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冷意来。

  “得位不正,朝堂上下乃至于民间都对其议论不断,赵偃想要改变这等局面就唯有对外扩张,开疆拓土。”

  “他有动兵之心并不意外。”嬴政淡淡一笑。

  对于赵偃的目的,他已然看透了。

  “大王所言极是。”

  “这赵偃此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开疆拓土来证明自己,但他有此心思,却也不敢施行。”

  “因为有我大秦在,他此刻最害怕的就是我大秦,害怕大王。”

  “如若他动兵,最担心的自然就是我大秦会趁机对其动兵,所以在确保我大秦不会对其动兵之前,赵偃也断然不敢动兵。”李斯笑着说道。

  “孤,想要让赵国动兵。”嬴政带着一脸严肃的开口道,目光则是看着众臣。

  “赵王此刻应该也是如此之想,迫切的想要与我大秦签订不攻盟约,以此来获取动兵之机。”

  “臣以为,可派遣使臣入赵,言明我大秦要结盟不攻之心。”尉缭立刻说道。

  “赵国此刻想要与我大秦结盟是为了进攻他国开疆拓土,那我大秦该以何等理由?”嬴政看着尉缭问道。

  尉缭躬身一拜,笑道:“颍川不稳!再对外散播消息,颍川各地韩余孽造乱不断,我大秦国力消逝,军力疲敝!”

  “再刻意渲染出我大秦害怕赵国会袭我大秦边境,援韩的消息,如此必可让赵偃打消戒心,与我大秦结盟。”

  听到这。

  嬴政眼前一亮,笑道:“不愧是孤的鬼谷伐谋,此策不错。”

  “只要我大秦示弱,赵偃必然上套。”

  “在他心底,他更是想要与我大秦结盟,避免被我大秦自后来攻,先行让其签订盟约与他国去攻伐,待得交战不可回撤之时,吾大秦直接挥军攻赵,必可攻占不少赵国城池。”

  闻声!

  众臣也全部都是向着嬴政一拜,都明白了这个年轻君王的心思。

  “大王圣明。”

  群臣齐声道。

  “布局之事,便交给尉卿去办了。”

  “此事只有孤与诸卿耳中,如若外传,孤绝不会宽赦。”嬴政沉声道。

  “臣等明白。”群臣立刻应道。

  而尉缭也是欣然领命。

  “流言散开之后,出使赵国求盟之事还需一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