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何家长子,开局娶旺夫女 第216章

作者:土豆连城

  怎么又说要晚点回来,吃饭的时候不等她。

  一定是天天家里家外的忙活,把她都忙晕了。

  赵爱玲出了门,拼命往外跑。

  来到四九城护城河边上,她才停下来。

  冬天刺骨的冷风,吹在她脸上。

  可她一点都不觉得冷。

  浑身都在冒汗。

  正是这冷风,让她渐渐清醒过来。

  想起刚才自己的举动。

  不断垂着自己的胸口。

  她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

  等回到家,她就马不停蹄的干活,尽量让自己把这件事忘了。

  她还要写信给女儿,无论钱还是粮票,都要省着点花,姐夫在外面上班不容易,不能随便乱花钱。

  一想到她给自己女儿写信,每次都会提到何洪阳好几遍。

  这不是明摆着是在关心他。

  又忍不住告诉自己,现在已经能挣30块钱,以后往家里寄钱寄粮票的事,不能再麻烦他。

  可这件事她已经提过好几遍。

  但何洪阳总是说,让她把钱自己攒着,毕竟还有好几个女儿没成亲。

  等她们成亲的时候,她这个当母亲的要给她们准备嫁妆。

  每次听到这么贴心的话。

  赵爱玲都会不由自主的想。

  王家何其有幸,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女婿!

  她赵爱玲是多么幸运,竟然和自己的女婿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如果说前半生,她没有遇到一个好男人,自己男人离家这么多年,都没有音信。

  那么后半生,她可是找了个好女婿,不仅对自己的女儿们好,对自己的这个丈母娘更是没得说千.

147、户口迁不进来,秦淮茹暴怒

  贾东旭每个月还是挣20块钱。

  他现在连赵爱玲的工资都赶不上。

  还要养活一家三口。

  压力别提有多大!.

  每次回到家里,不是唉声叹气,就是垂头耷拉脑袋。

  明明还不到30岁,但看着就像三十五六岁。

  整天胡子拉碴,根本就没工夫收拾自己。

  眼看自己比何洪阳大不了89几岁,但在他面3前,自己就像60个小老头一样,未老先衰!

  每天晚上,何家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每天早上,何家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高高兴兴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就连何洪阳的女儿,也进了厂里的育红班。

  但是自己家,一点生气都没有。

  别说自行车,他家现在的条件,连个自行车轱辘都买不起。

  贾东旭还是天天走着上班。

  看着厂里越来越多人骑上自行车,他是羡慕的两只眼睛发光。

  但却从来不敢和家里人提。

  更要命的是!

  他家的两个女人,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吵的他耳朵都快生茧子了。

  鸽子市的粮食越来越贵。

  看到同样的价钱,买回还不到原来一半的粮食。

  秦淮茹破口大骂。

  “你都干什么事去了,让你去买粮,就买这么点回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我一个女人去。”

  贾东旭支支吾吾道:“鸽子市的粮价上涨,就是这点粮食,还是我费了好半天劲才买回来的。”

  贾张氏听她在说自己儿子。

  嘴里嘟囔道:“有本事你去买,不都怪你们家秋天没有来送苞米地瓜,所以家里的日子才这么紧张。”

  一听她这么说,秦淮茹更是气的火冒三丈。

  虽然她的户口在农村,但今“七一零”年家里收成比往年差了一大截。

  她父母和哥哥都快没东西吃。

  还在等着她救济。

  又怎么可能来给她送粮食。

  他哥哥甚至让她赶紧把户口迁到城里。

  现在农村那几分地的收成,种或者不种都没什么意义!

  可是他说轻巧。

  现在整个四九城的户口动也不动,根本就迁不过来。

  以前她不止一次和贾张氏说过,要把她们的户口迁过来。

  但她总是拍着胸脯说:农村的户口更好,不仅有地,还有粮食。

  现在可到好!

  她们是城里户口捞不着,农村的粮食也捞不着。

  眼看人家家里有关系的,早在前两年,就想法设法把户口迁过来。

  眼看人家双户口的,今年直接放弃农村户口,保留城里户口。

  反正无论怎么着,人家都能能吃上定量。

  不用像他们家,两口人都需要买高价粮!

  照这样下去,以后鸽子市的粮食会越来越贵。

  “当初要不是你,我的户口早就迁过来了,你不是说迁户口就像吃顿饭那么简单,说迁就能迁过来。”

  “还有那个易中海,当初他出的什么馊主意,说就算迁户口根本用不着街道,咱们自己也能迁过来。”

  “现在可倒好,我到街道去了几趟,人家根本就不搭理,问的烦了人家就说,怎么现在想起迁户口,早干什么去了!”

  “嫁到你们家简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明明住在四九城,却连个城里户口都没有,我现在还不如个农村女人,人家起码还有口粮食吃,我却要去买高价粮!”

  “你儿子挣得多也行,他一个月就挣20几块钱,这几年工资一分钱都没涨,混来混去还是个二级钳工,你说他到底是怎么混的。”

  “再看看人家何家,别说人家老婆,就是人家丈母娘的户口都迁过来了,现在都是城里人,不仅自己能挣钱,还能往老家寄钱。”

  “我却是娘家娘家没帮上忙,婆家婆家混的不如意,这日子简直是没法过了!”

  贾家母子听着她的数落。

  这些日子她一直不高兴,恨不得蹦着高指着他们的鼻子骂。

  可就算骂,能换来城里户口吗?能换来粮食吗?

  贾张氏都快要后悔死了!

  本以为让她和秦淮茹留在农村户口,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

  直到去年秋天,她还在沾沾自喜。

  虽然秦淮茹的娘家只送来半袋子苞米地瓜,但她觉得这些东西是白得的。

  如果有了城里户口,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些东西。

  但是到了今年,她是彻底傻眼!

  不仅她娘家没有送东西来,就连秦淮茹娘家也没有送东西来。

  托人稍口信去问。

  人家都恨不得和她断绝关系。

  “现在村里都吃不上饭了,你们还惦记着自己那几分地,有本事就回家来种,没本事就直接把户口赶紧迁走。”

  “以后休想从娘家拿走一粒粮食,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几年是看在村里有地的份上,才会给你稍点东西,没想到今年你竟然还敢提!”

  “眼看人家嫁到城里的闺女,都是往娘家送东西,你们还惦记着娘家的东西,真是不要脸!”

  贾张氏听到这话,脸都没地方放。

  特别是在看到王丽颖和赵爱玲不断往老家寄东西。

  王家人可是逃荒来的。

  凭什么人家嫁到城里就能混的风生水起,她却混得一天不如一天。

  贾东旭听不下去了。

  “淮茹,你就别骂了,事已至此,就算骂也解决不了问题,要不你和我妈还是去郊区看看,看能不能挖点野菜,起码可以填饱肚子。”

  贾张氏早已将篓子准备好了。

  “现在郊区挖菜的人可不少,咱们要是早点去的话,说不定一人能挖一篓子,要是去晚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秦淮茹听着这母子俩个一唱一和。

  感情上她刚才骂了半天,就是这么个结果!

  家里连个自行车都没有,走到郊区,最少要两个小时,来回就要四个小时。

  去了后就要蹲在地下挖野菜。

  他们以为自己是铁人吗。

  这简直比上班都要累!

  而且那些野菜根本就不是人吃的,吃个一顿两顿还行,天天吃,能把人的脸都吃绿了!

  气的她更是破口大骂。

  “你们简直是不要脸了,竟然让我去挖野菜,难道你们把媳妇娶回家,就是为了让她跟你们吃野菜吗?”

  “早知道这样,我根本就不会嫁到你们贾家,当初说贾东旭是正式工,家里有缝纫机。”

  “可是这些年,他这个所谓的正式工,一分钱工资都没涨,我看在过不久,家里的缝纫机也会卖了换钱。”

  “还有你这个当婆婆的,天天在家坐着什么事都不想,为什么就不到街道打听打听,当初想办法把户口迁过来,如果早点迁过来,今天根本就不用受这个罪!”

  一听她又是骂个没完,还新帐旧账和他们母子一起算。

  贾张氏就算再能忍,也忍不下去。

  难道这个家过成这样,全是他们母子的错吗?

  难道她一点错都没有?

  整天好吃懒做,天天想着吃好的穿好的,时不时还给自己整点小零嘴。

上一篇:综漫之大影帝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