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767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我可是牵龙行首,是陛下的亲卫将领,遇到低品文官都跟狗一样问候。”

  “将就着过吧,还能造反不成?”武臣李高叹息。

  郑仲夫道:“我却是忍不住了。”

  “金敦中之父当年幽禁陛下,他家犯了那么大的罪过,而且他父亲都被铲除了,此人却还能继续在朝廷做官。”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出身。”

  “凭什么我们这些寒门,就天生要被世家压着?”

  “金敦中烧我的胡须作乐,这个大仇我一定要报!”

  李高提醒道:“如果杀任元厚和金敦中,就算能够成功,事后我们也会被世家联手清算。”

  郑仲夫却说:“杀光开京那些大族出身的文官,只留寒门出身的文官,再大肆提拔武人做文职。”

  “这样做就不怕被清算了,总不能他们的鬼魂回来报仇吧?”

  “杀光那些大族文官?”众武臣惊骇不已。

  郑仲夫问道:“你们不敢吗?”

  众人沉默许久,李义方咬牙切齿道:“干了!”

  “干了!”

  其他武臣纷纷表态,他们被门阀压了太久,而且还越压越狠,心中一股怨气必须发泄出来。

  ……

  郑仲夫今年三十六岁,但当兵已经二十年.

第三千九百五十一章 高丽门阀

  他是国王继位的时候,禁军需要做出调整,

  门阀趁机往里面塞人,崔氏就把郑仲夫塞去禁军做小兵。

  按理说,他应该属于崔氏的人。

  但他因为殴打金富轼的儿子,一度变成逃犯藏在任家,此后的官职皆由任氏提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郑仲夫是任氏、崔氏妥协的产物。

  当时还有个金家提兵“上洛”,大家联手干掉金富轼之后,另一个金家控制着首都兵权。

  任氏和崔氏扶持郑仲夫上位,联手把首都兵权给夺回来.

  如此手握重兵之人,在帮门阀夺权以后,

  竟然不怎么受重视,反而被当成牛马来对待。

  世家门阀都是傻子吗?

  他们只是不把武臣当人而已!

  从高丽开国到现在,一直都是门阀说了算,武人拥兵再多也得乖乖听话。

  历史上的郑仲夫,遭受文官百般折辱,六十多岁了还被逼得造反。

  如果不是没有退路了,一个老头子冒那么大险干嘛?

  端午节。

  高丽君臣在普贤院宴饮,国王在这里被软禁两次,到了普贤院就跟回家一样。

  国王和文官在里面吃饭喝酒,欣赏歌舞戏曲吟诗作对,武臣们却全在外面当保安。

  高丽武臣,不得上殿议论国政,连国王赐宴都没他们的份!

  郑仲夫当初被烧掉胡须,就是在一次除夕宴上。

  国王和文官吃喝宴饮,他在旁边傻站着做保安。

  文官们喝醉了变得更疯,金敦中竟当众把他的胡须点燃取乐。

  其他文官见了也不阻止,反而被逗得哈哈大笑。

  此时此刻,王构指着没有白菜的泡菜汤说:“从大明传过来的大白菜,做泡菜是极美味的,可惜已经过了冬天。”

  “今年应该让农夫多种一些白菜,让所有官员都能尝到如此美味。”

  “陛下圣明!”

  任元厚立即带着文官们奉承。

  早在唐朝,泡菜技术就已经传过来了,当时以竹笋、蕨菜、萝卜为主。

  高丽王朝时期,又在泡菜中加入韭菜、水芹菜等物,并且出现了用来拌饭的泡菜汤。

  而今,又有了大白菜泡菜!

  这玩意儿是被劝农官带去平壤的,让那里的老百姓冬天也能吃便宜蔬菜。

  渐渐往南传播,高丽京畿地区也有种植,并且被国王和权贵所喜爱。

  崔允仪指着酒坛说:“这是从大明运来的玉米酒,烈性十足,非壮士而不能饮。”

  “诸君且尝尝,看能否喝得惯。”

  立即有两個侍卫被喊进来,各自抱着一坛白酒,给每个文官都盛上半碗。

  高丽这边也有酒,叫做食醯。

  用大米蒸熟之后,再加入麦芽酵母水,跟醪糟的口味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醪糟。

  喝惯了醪糟的高丽君臣,逮着白酒就要猛喝。

  崔允仪连忙说:“诸位且慢饮,此酒甚烈!”

  众人于是只抿一小口,顿觉口舌在燃烧,初次喝白酒的滋味并不好受.

第三千九百五十二章 大明的好东西

  但既是大明传来的,自然就是好东西,喝不惯肯定是自己的问题。

  任元厚仔细品味两口,搜肠刮肚说道:“初尝浓烈,细品回甘。”

  “此非人之生于世间乎?受尽磨难挫折,方可尝到甘甜。”

  “定安公所言极是!”众臣纷纷赞叹。

  毕竟是国王赐宴,再寒酸也不可能全素,有肉、有鱼、有虾。

  王构吃了一口五花肉,再喝一口白酒说:“此酒配肉极美味,想来大明天子也是这般吃法。”

  众臣立即附和。

  出使过开封或洛阳的大臣,此刻都默不作声.

  他们不敢透露自己在大明的伙食,害怕惹来旁人的嫉妒和闲话。

  高丽如今的经济很畸形,大量廉价布匹的涌入,解决了高丽人的穿衣问题。

  但大明禁止粮食出口,高丽这边食物依旧短缺。

  双方的贸易如下——

  大明出口:布匹、铁器、书籍、钱币、日用品、奢侈品。

  高丽出口:皮毛、药材、染料、海产、矿物、高丽纸。

  由于皮毛、人参和珍珠值钱,高丽的世家大族们,专门安排人手去捕猎、采参、采珠。

  尤其是貂皮、豹皮、水獭皮、青鼠皮,这些玩意儿可以卖出高价,越来越多山民以狩猎为生。

  顺便,看能不能遇到人参。

  高丽纸却是书画专用纸,以楮皮和绵茧(劣质蚕茧)制作,大概发明于北宋时期。

  产量不高,价格昂贵,极受大明文人墨客的喜爱。

  由于大明货物数量多、整体附加值高,高丽根本拿不出足够货物交换。

  于是各类海产品也拿来充数,尤其是干海参和干鲍鱼。

  高丽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又苦又累没日没夜的捕捞,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利润都被高丽贵族和大明商人赚去了。

  半碗白酒下肚,王构有些醉了,问道:“崔氏在海州,多与明国贸易,最近可有什么关于明国的异闻?”

  崔弘宰立即拿出几份报纸,献上之后说:“大明天子把邸报变成《大明月报》,就连市井小民也可购买阅读。”

  “这几份《大明月报》,是大明海商带来的。”

  “今后不用再靡费钱财派出使者,阅读《大明月报》就能探得明国虚实。”

  王构醉眼朦胧的开始读报,刚读几行字,就发现是大明通政使闵子顺因贪污而绞死。

  后面还列出一份名单,相关涉案官员被处死十多人、流放五十多人、坐牢一百多人。

  他连忙又看第二份报纸,结果是大明户部尚书秦桧被处死,还有秦桧及妻子的一大家子。

  连续看几份,第一版全是杀贪官!

  王构看得惊骇不已:“大明天子杀那么多贪官,就不怕国内大族作乱吗?”

  其实,高丽重臣们早看过报纸了,因为首都外海的开州港,是跟大明贸易的高丽第一港。

  不但官员们读过,一些寒门士子也读了.

第三千九百五十三章 报纸的威力

  那些寒门士子大受震撼,并对大明更加的憧憬向往。

  原来,那些蚕食国家的蛀虫,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是真的可以按照法律来处死的!

  难怪大明无比强盛,可以轻松灭掉金国,是因为大明的文官武将都不敢贪污。

  谁敢贪污,天子就处死谁!

  文官不贪,所以百姓富足。武将不贪,所以士卒勇猛。

  没有什么出路的高丽寒门士子,一字一句的誊抄《大明月报》,时不时的就拿出来阅读,聚会的时候也谈论此事。

  他们一边咒骂高丽群臣,一边歌颂大明天子,把大明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

  赵渊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月报》流传到高丽,竟然成了一份外宣刊物。

  此时此刻,许多高丽大臣,都对崔弘宰怒目而视.

  你给国王看这玩意儿干嘛?

  难道你还想在高丽国内大杀贪官?

  崔弘宰却面带微笑,他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

  殿外,郑仲夫已经准备动手了。

  但控鹤军的兵源构成复杂,将士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世家门阀送来的,代表着不同门阀的利益。

  别说他这个第一武臣控制不了,就连权臣任元厚,也很难完全指挥得动。

  郑仲夫朝李义方暗中点头,李义方走向一个青年将领。

  那青年将领是任元厚的心腹,也是高丽宫廷禁卫统领,当即呵斥道:“不得再踏前半步,莫要惊扰了殿中贵人!”

  李义方笑着说:“贵人们在殿中吃喝,我们却是饿了。”

  “洪将军想不想吃点什么?我这就去派人弄来。”

  青年将领放下警惕,咽了咽口水:“来一碗松子粥吧。”

  “好。”

  李义方还在往前走,继续问道:“将军还要什么糕点果脯不?

  “要一份糕点。”

  青年将领却是扭头看向殿内,寻思着找个借口开溜,去外面的偏房美美喝一碗松子粥。

  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