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五年之后,设立宁夏省。”
“全部押下去关好……”
西夏世家豪族富得流油,他们的那些家产,不仅来自本国民脂民膏,而且还有很多是从陕西抢来的。
投降就没事儿了?
几队士兵冲进大殿,把西夏君臣全拖去大牢关着。
无数文武大臣已经后悔了,投降了竟然还要这样,早知道就跟明军拼命!
空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大明的文官武将。
李彦仙好笑道:“总督这么做,接下来几年恐怕叛乱四起。”
“那就要仰仗各位将军了,”
赵鼎解释道,
“陛下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彻底整顿西夏之地。”
“狠狠把那些世家豪族打断骨头,尤其是那些部落酋长,分割他们的田地牧场给平民。”
“现在如果不治理,用不了二三十年,那些酋长势力又会壮大,到时候朝廷还怎么收税?”
“文官哪能跟本地酋长角力?”
邓春问道:“要在西夏故地驻扎重兵?”
赵鼎说道:“三万驻防军,两万野战军,家眷也要迁来。”
“给他们分配最肥沃的土地,在宁夏牢牢的扎根繁衍。”
“这些军队,主要从陕西调派,那里今后不再是边境,内阁和兵部决定减少陕西兵额。”
李彦仙笑道:“这个好办。”
“城外多的是陕西兵,让他们留下来就行,回头再把他们的家眷送来。”
“这些就劳烦各位将军了,”
赵鼎拿出一份兵部公文,
“上面有具体的驻兵地点和相应兵额,一些民夫也要留下并迁来家属。”
“接下来两三年,必定叛乱四起,趁机再狠狠的杀一批!”
“今年这场仗不是结束,仅仅才是开始。”
……
河西走廊,焉支山下。
删丹马场已经被搬空了,别说马匹,就连牛羊都不剩。
吴玠在凉州杀酋长、牧主、田主的消息,已经传到甘、肃二州。
吓得那些想投降的西夏文武,被迫拧成一股绳拼命。
他们还对底层军民说,明军所过之处必然屠城,想要活命就必须死拼到底。
在焉支山东南方的平坦谷地中,一支大明运粮队正在被围攻。
敌人是从焉支山东侧绕来的,那里路途较近但崎岖荒凉。
而吴玠大军的前进路线,是走焉支山西侧的删丹马场过去。
这个运粮队有数千人,其中五百为驻防军,剩下全都是运粮民夫。
他们把四轮车、独轮车围起来做屏障,牲畜驮运的粮食也垒在外围,已经跟敌人交战了两个小时。
民夫死伤近千,大部分是被箭射的!
西夏骑兵也死伤惨重,不但五百明军带着弓弩,就连一些民夫都配有弓弩.
第三千八百二十七章 围剿
这些民夫来自河湟,其中还有不少是流放犯,农闲时候必须参加军事训练。
“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大明这边欢声雷动,他们终于等到援军了.
但来的只有二百骁骑,而西夏那边却有三千多骑。
“杀过去!”
双方将领同时下令。
西夏那边的将领叫仁多明义,出自凉州大族。
西夏修筑的仁多泉城,就是以仁多一族来取名。
吴玠攻破凉州城时,仁多明义带兵跑了。
但他的那些兄弟,他族中的田主牧主,却在投降之后被吴玠砍头。
有几个族人逃去甘州报信,气得仁多明义立誓报仇,因为吴玠的杀降行为太不讲道理!
这厮有血海深仇,来援的明军将领同样如此。
吴玠麾下,有两员大将。
一个叫王俊,军中绰号王开山。
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听他这绰号就知道是什么人物。
历史上,吴玠害怕王俊投降金国,直接把刚成年的女儿,嫁给已经快三十岁的王俊。
一個叫杨政,吴玠的老部下、老伙计。
吴玠中前期打的所有胜仗,杨政都全程参与,并且执行最艰难和危险的任务。
历史上,杨政跟金兵作战,九战九捷,正面厮杀从无败绩,撒里曷就是他带兵打哭的。
而且,杨政属于政军全才,治民也非常有一套。
可惜被南宋魔幻《夷坚志》黑得太惨,书里说他残忍嗜杀,就连家中姬妾也动辄剥皮。
“西夏蛮子,还你爷爷命来!”杨政手持长枪一马当先。
他的父亲杨忠,就是在北宋末年,跟西夏作战时阵亡,听说身中数十箭而死。
杨政是主动留下来的,率两千骁骑,负责保护从凉州到甘州的粮道。
他把两千骁骑分为十队,一人双马沿途来回巡逻,遇到西夏就直接冲上去。
这已经是第三场战斗。
西夏兵不敢跟明军主力正面厮杀,总是派出骑兵来袭击粮道。
只见两百大明骁骑,朝着三千多西夏骑兵猛冲而去。
这么一点敌人,杨政还没放在眼里。
历史上,他经常带着步兵直冲金国骑兵,全军使用大斧和长刀砍马腿。
却说三千多西夏骑兵,朝着二百大明骁骑轮番射箭。
他们分成十队包抄游弋,却不敢短兵相接,射一箭立即就拉开距离。
杨政面对十多倍的敌人,竟然还在分队冲锋。
而且足足分了四队,每队又分为两个小队互相配合。
五十骑冲往一个方向,同时朝四个方向猛冲,一往无前丝毫没有停止的样子。
所向披靡!
杨政亲自率领的,也只有两个小队共五十人。
他硬顶着一阵箭雨,狠狠咬住前方射完箭还想跑的敌人。
那股西夏骑兵足有三百多,不断的扭头射箭,但箭矢落在人甲、马甲上毫无杀伤力。
另一股敌人约三百骑,也在侧方朝杨政射箭,但就是不敢冲过来近战侧击.
第三千八百二十八章 逃得真快
杨政眼里只有前方之敌,完全不管侧面的敌军,追上一敌挺枪就戳死。
不到十分钟。
三千多西夏骑兵,就被这二百大明骁骑杀溃。
仁多明义也是有甲胄的,甚至战马也披了皮甲.
但他此刻逃得飞快,这种骁骑冲锋太可怕了,不是西夏杂牌骑兵敢挡的。
都不说装备的问题,气势上就败得彻底。
西夏骑兵哪儿来的回哪儿去,顺着焉支山余脉一路狂奔。
可即将来到山口时,前方一条河流挡道,
那是从焉支山流下的小河,灌溉出绵延百里的狭长农耕带。
如果是枯水期,骑马就能蹚过去。
但现在是春天,焉支山上的积雪融化,导致这条小河水位猛涨。
西夏骑兵沿着河岸惊慌逃跑,眼见大明骁骑冲近了,一些骑兵竟然跃马跳进河里。
对于那些没有铁甲的西夏骑兵而言,跳河逃生还有可能活命,一直逃跑迟早要完蛋。
一个又一个骑兵跳河,但将领和军官却不敢。
他们都披着铁甲啊!
“贼将受死!”
杨政直奔仁多明义而去,因为这家伙的甲胄最精良。
仁多明义回头一看,正好看见杨政挑翻一人,他吓得连忙鞭笞战马加速。
足足追到焉支山麓,沿着缓坡奔行片刻,山势变得越来越陡峭。
仁多明义发现西侧有明军堵截,而东侧又是河流,只能弃马往山上爬。
杨政翻身下马,挂上长枪,取下铁棍,手脚并用追上去。
仁多明义也弃了长枪,爬山爬得气喘吁吁。
他见杨政脱离了士卒,其他明军的距离还远,于是转身抽刀朝杨政砍去。
杨政左手抓着灌木,右手挥舞铁棍,狠狠砸在敌将的小腿上。
“啊!”
仁多明义一声惨叫,胫骨直接被砸骨折了。
杨政又是一棍砸出,敲在仁多明义腰间,力道透进去似乎能把肠子砸断。
“嘭!”
又是一声闷响,铁棍狠狠砸在胸口。
仁多明义口喷鲜血倒下,他刚躺下去,头盔又狠狠挨了一棍。
杨政只觉浑身舒坦,脸上笑容格外狰狞。
他爷爷是被西夏人杀的,他爸爸是被西夏人杀的,他哥哥也是被西夏人杀的!
杨政拖着敌将尸体下山,半路见到有俘虏,顿时呵斥道:“说了一个不留,捆这些杂碎作甚?”
一个军官说:“军令是不留西夏将领和军官,这几个被绑起来的都是小兵。”
“一并杀了,出了问题我来认罚。”杨政说道。
那军官略微犹豫,便招呼士兵杀俘,这事儿大家烂在肚子里肯定不说。
……
甘州城。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