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9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阳贞在泉州李氏的族谱上,还发现一個非常劲爆的消息。

  他的老祖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四子、曹王李明!

  鬼知道这种族谱靠不靠谱,但李阳贞却是当真了。

  他让人誊抄一份族谱,又写下泉州见闻录,风风火火回到安南。

  此后,隔三差五举办宴会。

  每次宴会到一半,他就让仆人把族谱拿出来,指着族谱说:“我乃大唐皇室之后,先祖是太宗皇帝第十四子。”

  “谁敢再言我曾祖是商贾篡位?大唐皇室后裔,在交趾做国王算篡位吗?”

  “交趾本就是大唐疆土,被那些藩镇宵小裂土割据,我家曾祖只是收回大权而已!”

  这货到处显摆自己大唐皇室后裔的身份,赵康听到消息置之一笑,乐见其继续大肆宣扬此事。

  你还别说,这种事情在安南传播极快。

  尤其是那些不得志的士子,更愿意相信自己是汉人后代,更希望安南能够回归中国。

  因为回归之后,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大,说不定就能考试做官呢!

  安南科举被大族把持,只比高丽和西夏要好一些,寒门士子很难爬得上去。

  ……

  就在赵康推广《交趾志略》时,西夏的王宫戒备森严。

  李乾顺前后卧床大半年,中途病情好转过一阵,甚至能够亲自去上朝,如今终于是扛不住了。

  十五岁的李仁孝继位,,生母曹氏为太后。

  朝堂势力基本没变,李仁忠依旧是文官之首,李察哥依旧是武将之首。

  但地方正在酝酿叛乱!

  不仅有辽国遗民萧合达在阴谋叛乱,还有吐谷浑的慕氏兄弟。

  他们的祖宗,跟范仲淹还有过交集。

  范仲淹拉拢慕恩及诸族酋长,赏赐衣物和钱帛,试图让慕氏帮着北宋打仗。

  慕氏乃慕容氏的简化,来自吐谷浑王族。

  他们在西夏有自己的地盘,一直为西夏提供战马。

  慕洧、慕溶两兄弟,因为不投靠李察哥,因此得到李乾顺的提拔。

  如今李乾顺死了,李察哥自然要动手。

  历史上,慕洧、慕溶被逼得投靠金国,但被李察哥抓到了全部处死。

  “兄长,国主死了!”慕溶飞马赶来。

  慕洧一惊:“消息属实?”

  慕溶说道:“我布置在京城的探子,日夜奔驰快马传来的消息。”

  慕洧皱眉道:“李察哥恐怕容我们不得,奈何你我之子都在京城做侍卫(变相人质)!”

  慕溶说道:“应当告知族人,随时警惕大军来袭。”.

第三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夏立后

  慕洧转身看着东方:“如果李察哥真容我们不下,就只能举族投靠大明国了。”

  “立即派人联系萧合达,他也跟李察哥有仇怨,可以约好了一起投明!”

  慕溶犹豫道:“但大明诱招我部奴隶,我们曾越境去抓奴,还跟明军打了一场。”.

  “我们如果投过去,大明就不记仇吗?”

  “糊涂,”慕洧说道,“若能助大明灭了西夏,以前那点事情算什么?”

  “更何况,大明边军你又不是没见过,几十个骑兵把我们几百人杀得落荒而逃。”

  “如此强军,西夏挡得住吗?”

  “我们的部落又在边境,一旦两国开战,首先被打的就是我部!”

  兄弟俩派人去联络萧合达,谁知萧合达的信使却先到了。

  历史上,三人的死亡时间,相差仅隔一年。

  萧合达先叛乱被诛杀,慕氏兄弟还没来得及叛就遭捕杀。

  紧接着,西夏边境起义军四起,韦州、静州、定州多个部族造反。

  造反的原因很简单,连年天灾得不到赈济,边境部落已经快活不下去了!

  ……

  洛阳皇城,东廓城。

  一辆马车在路边停下,七八个官员走出候车室。

  “鲁国公先请!”

  众官皆在车前止步,等着时迁先上车。

  时迁也不客气,只礼节性的拱手,便踏步上了马车。

  其余官员,却是有车也不坐,站在原地等下一辆。

  时迁在皇城内下车,一路直奔垂拱殿,沿途侍卫皆不阻拦。

  直至到了垂拱殿外,才有太监迎上来,请时迁稍等片刻,容他进去通报一声。

  很快,太监就回来说:“鲁国公请进里边来。”

  时迁现在的身份是枢密副使,分管并入了兵部的情报系统。

  但是,他不能再插手情报运作,只从兵部获得情报并汇总分析。

  来到殿内,时迁作揖道:“臣时迁,拜见陛下!”

  赵渊放下毛笔:“坐吧。你亲自过来,显然是有重大消息。”

  时迁端正坐下:“西夏国主李乾顺病故,十五岁的李仁孝继位。”

  “西夏皇后任氏、李仁孝生母曹氏,并立为两宫太后。”

  “哪个任氏?”

  赵渊下意识感觉不对劲,

  “李乾顺不是没立皇后吗?”

  时迁说道:“李乾顺在临死前两个多月,把入宫仅八个月、只有十七岁的任氏,毫无征兆的册立为西夏皇后。”

  赵渊问道:“任氏的父亲叫什么?”

  时迁说道:“任得敬。”

  赵渊哭笑不得。

  他以为自己扇动了蝴蝶翅膀,早就把任得敬给扇没了,没想到这货居然还在蹦跶。

  北宋末年,任得敬只是陕西边境的小小州判。

  但他在西夏却混得风生水起,最后甚至逼迫西夏皇帝公开承诺:把一半西夏国土分给任得敬建国!

  赵渊问道:“为何一直没有上报任得敬的消息?”.

第三千七百一十八章 钻营小人

  时迁一怔,随即解释:“在他女儿做西夏皇后以前,任得敬一直毫不起眼。”

  “他原是前宋西安州通判,金兵南下之时,西夏配合入侵陕西。”

  “任得敬诱杀西安州文武,伙同两個兄弟献城投降西夏。”

  “此后一直在西夏做小官,这样的前宋叛臣不止一两个。”.

  “那他女儿怎么突然就做皇后了?”赵渊问道。

  时迁说:“行贿。”

  “只靠行贿?”赵渊讶然。

  时迁点头:“就是靠行贿。”

  赵渊问道:“他哪有恁多钱财?”

  时迁说道:“他投降西夏的时候,把前宋西安州文武官员全部抄家,并吞没了整个西安州的府库和军资。”

  “当时他就贿赂李察哥的部将,从此搭上李察哥那条线。”

  “还专门让两个弟弟,长期住在西夏国都行贿。”

  “他在西夏做官之后,同样贪赃无数,贪污的钱财大多用于行贿。”

  赵渊感慨:“人才啊!”

  时迁说:“细作已经探听清楚了。任得敬投靠西夏时,他女儿年仅五岁,从小生得乖巧伶俐。”

  “他亲自教女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聘请乐师和舞姬教女儿唱歌跳舞,还让女儿自幼背诵佛经。”

  “恐怕他早就起了心思,想把女儿送进西夏王宫。”

  “处心积虑,城府极深。”赵渊评价道。

  时迁说:“西夏国主李乾顺,在病危前就身体欠佳。”

  “任得敬买通御史和阉人,怂恿李乾顺纳妃冲喜。”

  “任氏进宫之后,很快就讨得李乾顺欢心,在病榻前给李乾顺诵经、唱歌、跳舞、念诗。”

  “样样都是李乾顺喜欢的!又让御史大夫建言,册封任氏为皇后。”

  “李乾顺当时病重昏聩,西夏国相怎么劝谏都不管用。”

  入宫不到一年,没有诞下子嗣,而且年仅十七岁,竟然直接被册立为皇后!

  要知道,自从耶律南仙死后,李乾顺已经十多年不立皇后。

  赵渊问道:“任得敬如今官居何职?”

  时迁说道:“他女儿成为妃子时,任得敬被提拔为静州防御使。”

  “他女儿被册为皇后时,任得敬又晋升为静州都统军。”

  “静州是西夏国都的南方门户,这个职位举足轻重,随时可以提兵杀进西夏国都。”

  “李乾顺死后,由于李仁忠反对李察哥执掌火器营,两人互相妥协竟把火器营交给任得敬。”

  “李乾顺一手打造的火铳兵、火炮兵,目前就在任得敬手里,此人已是西夏殿前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赵渊又问:“还有什么消息?”

  时迁报告说:“延庆府北部,今年又有春旱。”

  “那里去年屯的粮食,今年赈灾倒也够用了。”

  “但如果想攻入西夏,须往延庆府调更多粮食。”

  “延庆府春旱,西夏那边怎样?”赵渊问道.

第三千七百一十九章 干旱

  时迁说:“根据细作探知,西夏的银州、夏州皆有春旱。”

  赵渊微笑点头:“一起旱就好。”

  以上这几个地方,如果用后世的地理概念来阐述,那就是……陕北地区!

  陕北地区十年九旱,有顺口溜为证:旱灾年年有,二年遇中旱,三年有大旱,十年遭大难。

  此时陕北的植被环境,比几百年后稍好一些,但还是经常有旱灾发生.

  在西夏没有正式建国以前,虽然双方闹得很不愉快,但党项那边请求赈济,北宋朝廷还是愿意给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