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84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也不算打空,只是没有命中战象,却打死打伤几个安南兵。

  与此同时,几十米外的炮响,让这些战象受惊。

  它们本就中弹吃痛,还被枪声惊扰,现在又是炮响,已经不怎么听指挥了。

  大象这玩意儿,实在太聪明了,它可不愿送死。

  如果经过长期训练还勉强能用,但骤然面对火器,是不可能视若无睹的。

  明军营寨的火势越来越大,投靠赵康的安南水师大惊。

  他们虽没有直接投降,却吓得不断后退,甚至连大明官吏都不顾。

  杜英武的水师围上来,众人慌张不已。

  从大营逃到运粮船上的谢洪,主动带着本地官员走到船头,

  面对围上来的敌军水师说:“我是大明皇帝、安南杜太后派来的使者!”

  陈恺连忙用安南话喊道:“大明和杜太后的使者在此,你们要帮着叛逆谋害天使吗?”

  安南保宁侯李长禄立即下令:“不准放箭。”

  赵康带来的官吏、医生、工匠、海军炮手,就这样被人一锅端。

  谢洪却怡然不惧,他被押去见李长禄,质问道:“你可知前方指挥作战的是谁?”

  陈恺翻译之后,李长禄茫然摇头。

  谢洪说道:“那是大明皇长子、豫王殿下!”

  李长禄面色一惊。

  谢洪质问道:“如果豫王有什么闪失,大明必然兴师讨伐,到时候安南还能挡住十万大军?”

  李长禄变得犹豫不定。

  谢洪又说:“杜英武谋害国王、王子,废掉王后,秽乱宫闱。”

  “你是安南宗室,就任他一个外姓如此胡作非为?速速投降,听我指挥!”

  历史上,李长禄大概在十年之后,才跟文官一起密谋铲除杜英武。

  最终被杜英武削去爵位,从此不能再统兵,变成一个只能领工资的闲官.

第三千六百九十八章 除国贼

  见李长禄沉默不语,谢洪继续说道:“此时归附豫王殿下,你有功无过。还不助我铲除杜贼?”

  “难道还想杜太后亲临,大明出兵十万再度杀来?”

  “到时候,你可就是逆贼了,满门抄斩都是轻的!”

  李长禄猛然跪地:“愿助天使铲逆臣、除国贼!”.

  “很好,随我作战吧。”谢洪微笑点头。

  就这样,刚刚被俘虏的谢洪,一转眼成了安南水师的指挥官。

  很快,败退的那支水军被召回来,两支水军合力朝着杜英武杀去。

  “轰轰轰!”

  二十多门小炮,打出比网球略小的铁弹。

  其中四发铁弹命中战象,打得那些战象发狂逃跑,横冲直撞造成安南军队大量死伤。

  战象“昂昂昂”的长啸不止,引得没有被小炮命中的战象,也全都焦躁不安开始失控。

  火枪还在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明军正在跟冲过来的敌人厮杀。

  烧毁明军大营的安南部队,已经疾奔过来想要围攻。

  随着战象失控,被三面围困的明军,在敌人完成合围前再次发起冲击。

  杜英武已经快疯了:“围上去,全都围上去!”

  已经有安南部队围上来,但根本攻不破鸳鸯阵,反而陆陆续续被击溃。

  “将军,保宁侯叛变了,正带着水师攻打北江路城!”

  杜英武闻言大骇。

  惊逃的战象越来越多,溃散的安南军也越来越多,明军正在朝自己的中军冲来,自己的水军竟然又投敌了。

  别看明军似乎险象环生,到现在只阵亡一人、受箭伤者二百余人。

  水田作战,属于鸳鸯阵的主场!

  “随我杀国贼!”

  中军侧方的统兵太监杜乙,突然带着麾下部队倒戈。

  这个杜乙是杜英武的心腹,甚至是他爹养的家奴。

  杜英武能够政变成功,杜乙发挥了巨大作用。

  历史上,正是杜乙伙同文官叛变,才让杜英武彻底破防,从此禁止国王私自接触太监。

  杜乙的结局也很惨,受木马之刑而死。

  肛裂肠破!

  此时此刻,杜乙带着一部分中军叛乱,把杜英武惊得魂飞魄散。

  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家奴出身的心腹太监咋就跳反了?

  其实很简单,杜乙不但是杜英武的心腹,更是杜太后的心腹。

  还一手把国王李阳焕带大,心里视国王如亲子。

  国王李阳焕当初确实病危,但服药之后又有好转迹象。

  杜乙不忍心下手,却被隔绝在外,杜英武不让他见国王。

  再次得到消息时,却是国王的死讯,杜乙自责不已,对杜英武极为怨恨。

  他这支部队,军官全是太监!

  太监掌军,属于越南李朝的老传统。

  杜英武亲自领兵跟倒戈部队厮杀,一时之间竟无法快速剿灭。

  前方将领龙侃,此刻带着溃兵逃回。他见杜英武的中军内讧,又看到明军正在追杀过来,于是呼喊道:“跟我一起除国贼。”.

第三千六百九十九章 离谱的损失

  “擒杀杜英武者,重重有赏!大明万岁,杜太后万岁!”

  转眼间,杜英武腹背受敌。

  他在安南的根基太浅了,政变不足一年,来不及巩固权力,只能用利益收买军队。

  一直获胜还好说,作战失利必有将领倒戈!

  眼见溃兵杀向自己,后面还跟着明军,杜英武吓得带着亲兵就逃.

  见到杜英武败逃,几面围来的安南军队,陆陆续续放下武器投降。

  只有少数死忠,自知难以幸免,即便投降也会被清算。

  他们有的率军搏命,有的扔下军队直接开溜。

  “殿下,我军胜了!”韩京双手抱拳。

  “敌军不堪一击,”赵康非常高兴,这是他首次经历大战,“快把医士接来救治伤兵。”

  韩京说道:“已派人去请军医。”

  前方的将士还在追杀,赵康身边只留二百多伤兵保护。

  周围的降兵却有上万,韩京害怕出事,让倒戈的安南将领去接收。

  必须全部扔掉兵器,然后坐在田里,不准任何人回到田坎上。

  赵康走到一头战象尸体旁,这畜生的肩顶被砸了个大洞,竟然还奔逃十多米才倒下。

  韩京拔刀割断战象铠甲的皮绳,发现居然是皮铁双层复合铠,忍不住笑道:“就这甲胄,都已超过许多大明精锐了。”

  阵前倒戈的龙侃,讨好解释道:“几十年前,我国战象遇到宋军。“

  “宋军用一种劲弩(神臂弓)射象,等战象忍痛冲到近处,他们又用刀剑劈砍象鼻,战象吃痛受惊反踏自己人。”

  “后来就改进了战象铠甲,就连象鼻都套着皮甲,倾国之力也只能养三十多头战象。”

  可见当时宋朝的北方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被战象冲到面前都不溃,反而还能组织士兵劈砍象鼻。

  “上次明军杀来,安南怎未用战象?”赵康问道。

  龙侃说道:“当时象兵被杜贼带去南方,跟占城、真腊两国作战。”

  赵康不再理会战象,转而去慰问伤兵。

  目前明军的阵亡,已经增加到4人,全都是中箭而死。

  另有几人失血过多,陷入昏迷状态。同伴正在帮他们紧急包扎,防止中箭的伤口继续流血。

  受箭伤者总计两百多人,除了流血过多比较危险的,还有两人恰巧被射中眼睛。

  这就是明军所有伤亡了,四人阵亡、多人昏迷、两人独眼、两百多人中箭。

  倒戈过来的将领龙侃,打听清楚情况之后,敬畏之余甚至心生恐惧。

  不符合常理啊,这可是数万人的大战!

  只阵亡四个是什么道理?

  龙侃如果知道戚继光的战绩,就明白这种情况实属正常了。

  戚家军初战,阵斩倭寇308人,生擒2人,淹死的倭寇不计。自身阵亡3人。

  接着1500戚家军,全歼2000倭寇。自身阵亡3人.

第三千七百章 鸳鸯阵建功

  渡海强攻岛屿,消灭1000多倭寇。自身阵亡13人。

  击溃几千倭寇,斩首700余。自身0阵亡。

  烧死、淹死3000多倭寇,斩首900余。自身阵亡69人。

  戚家军阵亡69人这次,是因为向导被倭寇收买,把戚继光引向有4000倭寇驻守的坚固营寨。

  地形对戚家军极为不利,因为那是倭寇的预设战场。

  在兵力难以展开,且遭到埋伏突袭,前锋战士多被射伤的情况下,.

  戚家军强行攻占敌军营寨,反而把4000倭寇给全歼!

  如果这样看,仅阵亡69人是不是更离谱?

  另外阵亡13人那次,却是渡海强攻岛屿,直接捣毁倭寇的巢穴!

  还有一次阵亡16人,属于更扯淡的攻城战,当时俞大猷也有参战。

  6000多倭寇死守8米高的砖石城墙……

  阵亡24人那次,先是攻占倭寇四座营垒,然后九次强攻逃上山的倭寇并将其全歼。

  戚家军在南方的历次战斗,阵亡数量只要超过3人的,要么属于攻坚战,要么就是遇到埋伏。

  正常作战,戚家军阵亡3人已是极限。

  而明军属于火器版鸳鸯阵,还是对自身有利的水田作战,安南士兵再多也难以围攻。

  只被射死四人不是很正常吗?

  军医带着学徒和伤药,从北江路城外火速赶来。

  谢洪也派人来了,他说降安南水军之后,直接驾船去攻打城池。

  当然没有打下来,但随着杜英武败逃,城内守军选择开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