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君主,真正身份是一位哈里发。
但除了法蒂玛本国,其他地方的伊斯兰教徒,大部分都不承认他的法统。
因此,富尔克才戏称其为“埃及国王”。
教义已经在这里被玩坏了,一百年前的埃及哈里发,甚至称自己是真主化身。
但是,法蒂玛王朝未经大规模战乱,这里的科学、文化、艺术,比波斯那边更加繁荣许多。
带队前来开罗的大明使者陈沃,此刻站在皇家图书馆里,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书籍——超过20万册!.
第三千六百四十七章 镜子
这里的哲学、数学、医学、逻辑学、天文学、航海学极为发达,甚至出现了系统的光学著作。
比如伊本·海赛姆,就精通数学、哲学和自然科学。
他的《光学之书》,对欧洲光学影响非常深远,对开普勒和牛顿都产生了启发.
“这本书叫什么?”陈沃问道。
旁边的埃及学者,通过商贾翻译回答:“《波菲利逻辑学引论注解》。”
其实商贾也不知道怎么翻译,直接把“逻辑”音译为“若即”。
陈沃又问:“这一本呢?”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注解》。”
“波菲利和亚里士多德是谁?”
“古代罗马和希腊的伟大哲学家。”
“罗马是哪国?希腊又是哪国?”
“……”
别看法蒂玛王朝是一个埃及伊斯兰教政权,但它跟拜占庭的学术文化交流极深。
两国互通有无,互相研究对方的学术。
甚至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境内都允许存在彼此的教堂寺庙。
只有百年前那位自称真主化身的哈里发,才疯狂下令捣毁基督教堂,并立即引来拜占庭的报复。
等这位哈里发被暗杀之后,两国很快达成宗教和解。
彼此都承诺帮助对方,在自己国内恢复教堂寺庙,允许彼此的教徒自由居住和迁徙。
“尊敬的使者阁下,哈里发有请。”一位宫廷官员走过来。
埃及哈里发叫做哈菲兹,跟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同时继位。
只不过,哈菲兹属于堂弟继位,富尔克属于女婿继位。
哈菲兹干翻了婴儿堂侄,还让堂侄彻底失踪。
然后,疯狂屠杀堂侄的支持者,甚至不惜杀害教团领袖,给自己赢得一个“屠夫”之名,并且国内的主流教派再次分裂。
此国的贵族和官员,已经变成世袭制。
哈里发长期处于“受保护”状态,真正掌权的是军事领袖,马穆鲁克的势力正在迅速壮大。
“拜见国王陛下!”陈沃作揖道。
商贾自动翻译为哈里发。
哈菲兹笑着说:“贵国进献的礼品我非常满意,我可以答应你们的要求。”
“哈里发图书馆里的书籍,伱们尽管挑来誊抄带走。”
“我本来还想免除你们的入港税,但税收自有官员收取,我不好插手国内税务。”
“作为报答,我会回赠你们大量的金银财宝。”
“多谢陛下。”陈沃露出微笑。
又交流一番,陈沃告退离开。
哈菲兹拿出一面玻璃镜,对着镜子照了又照。
这面镜子也镶嵌有珍珠,但属于月亮型外观,正好符合审美。
哈菲兹的身后,一个马穆鲁克军官,正偷看着镜子两眼发光。
正好,哈菲兹也通过镜面反射,注意到自己侍卫的眼神。
他装作啥都不知道,心里却想着怎么把侍卫弄死,而且还不引起马穆鲁克的叛乱。
陈沃在士兵的保护下,于开罗城内四处溜达。
途经一家店铺,那里挤满了顾客,正在售卖刚从港口运来的中国商品。
最抢手的居然是蜡烛。
毕竟其他货物,以前也出现过。
但这种特制的白蜡虫烛,却是第一次在埃及亮相。
听说没有烟雾,而且能散发香味,富人都想买一两支回去装逼。
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店主站在一旁跟顾客吹嘘:“我的老朋友,这次就是跟随大明船队回来的。”
“他说大明国人人都能穿丝绸,就连乞丐也用得起白蜡烛。”
“牛奶和羊奶总是吃不完,每天剩下的都要倒进河里。”
“所以河里的鱼是吃奶长大的,口味异常的鲜美甘甜……”
在生存和利益面前,其余一切都是要让步的。
就像法蒂玛和拜占庭,一个信伊斯兰教,一个信基督教,却允许彼此的教徒存在。
甚至是在各自的首都,也都有对方宗教的礼拜场所。
十字军同样如此!
在鲍德温一世统治后期,已经允许异教徒回归家园,因为基督徒的数量实在太少,无法满足一个大城市的运转。
为了解决十字军的婚姻问题,甚至允许基督男子,与那些异教女子通婚。
不解决不行啊,一群单身汉背井离乡,真正闹起来很可怕的。
如此持续了二十多年,耶路撒冷的人口渐渐恢复,且异教徒的数量占比极高。
身为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的兵力不多.
第三千六百四十八章 十字军
把全国的军队聚集起来,也不过才500多个骑士。
每個麾下的扈从,是几个步兵和马夫(步兵和马夫加起来,大概在几人到十几人之间,数量多寡纯看该骑士的财力)。
如果把马夫也算作士兵,耶路撒冷王国的总兵力,此时大约有将近7000人的样子——大明将士攻占海利姆要塞时,干掉了8个骑士和100多兵。
另外还有两个团,他们跟国王是合作关系: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目前,两大骑士团分别有几十个,麾下兵力也有几百人的样子。
富尔克在凑齐货款之后,带着军队大摇大摆出发。
许多贵族为了自己的利润,害怕半路遇到劫匪,主动派过来帮忙。
两大骑士团,也各自派十个骑士,带着他们的扈从相随。
浩浩荡荡,出动兵力2000余人,仅就有200多个骑士。
就在他们启程的时候,富尔克留在海利姆要塞附近的军队遭到袭击。
那是一片绿洲,共有十个骑士、一百多扈从,守在此处防止国内贵族私自跑来贸易。
他们等来了贝都因人!
……
却见两三百个阿拉伯游牧轻骑,甚至有的还骑着骆驼,在正午时分突然从沙丘后面冲出。
“敌袭,敌袭!”
十字军步兵慌张拿起武器。
一些马夫给战马披挂马具,一些马夫帮助骑士着甲。
咻咻咻。
贝都因人开始游弋射箭,没有甲胄的马夫死伤惨重。
少数十字军步兵拥有弓箭,但很难命中快速奔跑的阿拉伯轻骑。
十字军骑士披挂完毕,上马朝着敌人冲杀。
贝都因人却不接战,骑着战马和骆驼放风筝。
他们的人数,是十字军的两倍有余,是十字军的二十多倍。
十字军难以招架,带着步兵和马夫边打边撤。
渐渐撤到大明将士驻守的海利姆要塞。
“我们帮哪边?”这支明军的指挥官邹同问。
钱愐正在用望远镜看热闹,笑着说:“他们打生打死,又与我们何干?”
邹同说:“那些个什么十字军,毕竟是跟我们做生意的。”
“不要去管。”钱愐说道。
钱愐把翻译叫来,问道:“那些穿长袍披头巾的是什么?”
翻译回答说:“贝都因人。”
“什么来头?”钱愐问道。
翻译解释说:“这里的阿拉伯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像我们这样做生意的,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区。”
“还有一种以游牧为生,偶尔也会种地,他们被称为贝都因人。”
“原来是沙漠里的游牧部落。”钱愐联想到漠北诸部。
翻译感慨道:“贝都因人经常跟十字军作战,往往以埋伏偷袭为主。”
“可惜啊,贝都因各个部落有世仇,一盘散沙很难团结起来。”
“否则的话,仅凭他们就能让十字军难以立足。”
“能让贝都因人团结对外的,只有当年的四大哈里发。”
十字军骑士已经逃到要塞之外,朝着大明将士喊道:“快让我们进去!”
大明将士不予理会。
十字军骑士只能绕着要塞逃跑,他们已顾不上扈从步兵和马夫。
一些马夫骑着驮运辎重的备用马匹,跟随骑士们逃之夭夭。
但没马的步兵和马夫,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们在逃跑途中,被阿拉伯轻骑追砍射箭,一个又一个倒地身亡。
或许是害怕要塞里的明军,贝都因人没有继续追赶。
他们分出人手打扫战场,又派一人骑骆驼过来喊话。
“来自远方的客人,这片沙漠是我们的!”骆驼兵扯开嗓子喊。
钱愐对翻译说:“告诉他,我不管这里是谁的。”
“我从袭击者手里夺取城堡,谁想拿回去就要给钱。金子、银子都可以。”
又有一个长袍子骑马而来:“耶路撒冷的异教徒都是恶棍,我希望你们不要跟那些恶棍交易!”
钱愐说道:“可以。你出钱把我的货都买下,我就不会再卖给其他人。”
翻译扭头说:“他们没钱,贝都因人很穷。”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