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2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至于“阿兰若院”的经营,李邦彦也有了新思路。

  培养出的顶级异族女子,作为招牌对外营业,也就是所谓名妓那个套路。

  他主要靠表演费、住宿费、餐饮费营利,至于菩萨蛮跟不跟客人睡觉,

  那是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跟李邦彦本人全无关系。

  实在有客人要给菩萨蛮赎身,

  李邦彦就收钱解除雇佣合同,但这笔赎身钱必须给得足够多。

  其他次一级的异族女子,则签署私雇合同,相当于养在家里的歌舞姬。

  私雇合同可以转卖给私人,不走阿兰若院的账目,

  只要不是价钱低得离谱,就不怕因为送美女而涉嫌贿赂官员。

  李邦彦的最终商业目标,是打造真正的洛阳樊楼。

  等攒足了钱,他就买地大兴土木。

  而且还要做得正规,要完全符合大明律法!

  .....

  工部尚书官邸。

  忠仆来到书房,先观察四周无人,再关闭门窗说道:“相公,这个月的孝敬钱送来了。”

  一把大明宝钞拿出,足足有四千多贯.

第三千五百六十六章 秦桧的小本本

  秦桧将宝钞囊在袖中,叮嘱道:“让他们最近收敛着点,皇帝又在大兴牢狱了,指不定就有人被牵连进去。”

  “少去秦楼楚馆,也不要跟娼妓有什么牵扯!”.

  “是!”忠仆弯腰应诺。

  秦桧拿出几块银元,奖励给忠仆道:“拿去买酒喝,记得不要张扬。”

  “俺记得呢。”忠仆喜道。

  秦桧早已信不过王家人,很多事又不好亲自出面,只能用身边的仆人做事。

  这个忠仆,是他在山东做官时收的,聪明稳重而且不张扬。

  给秦桧生儿子的那个小妾,便是这位忠仆的侄女,两人也算是非常密切的亲戚了。

  忠仆离开书房,秦桧立即拿出宝钞。

  他一张一张慢慢数钱,虽然不敢拿出去乱花,但藏在家里也极有成就感。

  等哪天退休了,他也不打算留京,而是回老家置地建宅修祖坟。

  还要买很多书回去,弄一个大藏书楼,让子孙后代科举做官。

  秦桧从小丧父,跟着母亲投靠亲戚,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

  他读书时缺钱,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去做村塾老师。

  考中进士还缺钱,在开封的时候,正逢东京物价飞涨。

  尤其是房价涨得特别离谱,以他那点微薄俸禄,都不够租一处稍好的院落。

  被扔到山东做校长,一做就是好几年,俸禄同样不够他结交朋友。

  为了钱,他受尽了妻子王氏的怨气。

  但又没办法,因为他还得靠王氏的嫁妆过日子。

  所以,他得弄钱,有钱心里才不慌。

  而且还得有权,他要获得所有人的尊重!

  从京城到地方,秦桧做官的最初十年,所有同僚、朋友都对他赞誉有加。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秦桧能办事、会办事,朋友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又或者有难以处理的公务,都是让秦桧帮忙来办。

  最后办得非常完美!

  朋友们赞叹秦桧的本事,秦桧却觉得非常屈辱。

  他又不是天生给人当狗的,不拿好处就整天帮人解决问题。

  为了扩展人脉和名声,他不得不这样做!

  几千贯的大明宝钞数完,秦桧又重新数第二遍。

  然后,乔装打扮出门,半路雇佣驴车往城外而去。

  北城外的附廓民居当中,有一处小院落,连秦桧那位忠仆都不知道。

  院中养着一个外室,已经给秦桧生了个女儿。

  此外,还有几个丫鬟婆子伺候。

  这里也有书房。

  书桌旁边放着一摞书,书籍下面还有书箱。

  秦桧把书箱和书都搬开,更下方是一块带有铁环的石板。

  他拉着铁环挪开石板,出现一个齐腰高的小坑。

  坑中填了许多石灰和木炭防潮,还有一个上锁的小箱子。

  打开小箱子,有两个账本,还有许多宝钞!

  对于朝廷发行纸币,秦桧是举双手赞成的,可以轻松藏匿大量钱财。

  先拿出账本,秦桧开始记账。

  他做什么都井井有条,贪污受贿也是如此。

  谁孝敬的钱,来自什么途径,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账本已经写满一个,第二个账本才开始记。

  秦桧刚开始非常谨慎,他是在升为工部尚书半年后,才麻着胆子私下悄悄捞钱的。

  最初捞得极少,一点点变多。

  如今,每月能捞几千贯,但他反而开始嫌少。

  翻出箱子里的所有宝钞,秦桧认认真真数钱。

  他早就数过无数遍,但每次来都要重新数,非常享受数钱的过程。

  一共八万三千多贯。

  相比前宋的实权大员,这点钱算个啥?

  秦桧甚至心里有点不平衡,前宋重臣随便捞点都不止这个。

  而等自己上位之后,捞几万贯还小心翼翼,刚开始甚至害怕得睡不着觉。

  这不公平!

  在把宝钞放回箱子之前,秦桧捧着深吸一口,那油墨味道让他心旷神怡。

  工部尚书捞钱容易吗?

  很容易。

  也不容易。

  因为这个官职太高了,只是做决策而已。

  具体的事务,都有专人在搞,秦桧很难亲自插手。

  他信不过王家人,就算信得过,也不会让王家人来捞。

  因为那样做的话,钱肯定进妻子王氏的口袋。

  他也想过让兄长秦梓捞钱,但随着秦梓的官位变大,而且调得老远去做官,渐渐就变得无法控制了。

  秦梓有自己的想法,同样是进士出身,又是亲兄弟关系。

  跟秦梓合伙,反而容易出现矛盾.

第三千五百六十七章 狗改不了吃屎

  秦家的其他几个兄弟,秦桧是真不敢用。

  他太知道那些兄弟的德行了,一旦给机会必定出大事!

  自家和妻家都无人可用,那就只能挑选外人.

  去年洛阳大修大建,工程一个接一个,秦桧有很多空子可钻。

  他选了一個性格沉稳的工部郎中,利用工程捞点小钱,而且手法极为隐秘,查账根本就查不出来。

  黄河治理工程,秦桧不敢乱来,因为赵渊始终派人盯着。

  但陕西最大的水利工程丰利渠,这两年又在清淤扩建。

  秦桧跟郑亿年勾结,从材料采购上贪污,可以弄到一些工程款。

  且二人都被皇帝搞得胆小,暂时还只敢小打小闹,混在大笔的账目当中,同样不容易被查出来。

  他已经谨慎得不能再谨慎,否则几年积累下来,不可能才弄到几万贯。

  放在前宋,秦桧这样做事,绝对属于清廉典范!

  今年胆子变得稍大一些,秦桧给一个心腹弄到肥差,

  负责修筑洛阳城外的国库仓场——沿河好几里加筑河堤、拆迁沿岸百姓、修建各种仓库设施和城墙。

  那是他在工部的绝对心腹,河堤、仓库、城墙的质量,肯定不会出任何问题。

  都不是傻子,修建国库若敢偷工减料,根本就无法通过验收,到时候要掉一堆脑袋的!

  但还是能够从中捞钱。

  秦桧也没想过捞太多,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

  每月拿到三四千贯即可,有时候甚至只能拿一两千。

  当然,如果某月的孝敬钱太少或太多,秦桧也要查看一下账目。

  甚至以监督工程为由,亲自跑去工地了解情况,防止下属背着他乱搞事情。

  .....

  “唉,又是天灾!”

  赵渊看到这种奏疏就头疼,在内阁票拟上朱批一个“可”字。

  还没入秋就四川大地震,川北栈道都震坏了。

  接着又是连日暴雨,长江、汉江皆水位猛涨。

  洪汛刚过去,又来几场秋雨,再次弄出洪水来。

  具体的四川报灾文书,直到现在才送来。

  赈灾工作自有地方官负责,包括灾后修复栈道与河堤。

  他们无非是申请明年减免赋税,以及拨一点灾后重建的工程款。

  赵渊把所有奏疏批阅完毕,发现居然没有胡乱讨论地震的。

  对此,赵渊非常满意,终于不搞天人感应那套了。

  历史上的这次地震,经略四川的张浚,还专门给赵构写信。

  请赵构亲自写一篇祈文,然后在四川祭祀祷告,以此来安抚当地军民——当时四川重税养重兵,地震发生之后,差点搞出兵变和民变。

  赵构回复说:“暴雨地震,肯定是重兵在蜀,征发剥削过度,民怨太大而导致。”

  “你好好以德政安抚百姓就行,祭祀祈祷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