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渊笑道:“有好官不用,金国怎能不亡?”
康国俊的父亲叫康公弼,祖籍宛平,进士出身。
投降金国的时候,他只是辽国的一个小小判官。
在金国做县令时,因为天灾收不齐赋税,漕司派人来到处抓人催粮。
康公弼上疏求情,把被抓捕的百姓放了,当地百姓还给他立生祠。
后来调任别的职务,康公弼同样宽仁清廉,甚至挪用役粮去赈济灾民——当时他管理钱粮库,根本就不是地方主官,违规调粮赈灾是要杀头的。
十多万金国百姓造反,在辽南杀死官员士绅无数。
唯独康公弼被抓之后,义军首领侯概亲自将其释放。
而康公弼的上司和同僚,全都被义军给砍了。
因为老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好官。
赵渊说道:“释放你父亲的侯概,如今在大明做正七品武官。”
“他年事已高,灭金之后就调回枢密院。”
“我问他辽宁之事,他说金国统治辽宁时,只遇到过你父亲一个好官。”
康国俊拱手道:“家父遗训,臣牢记在心。”.
第三千五百五十一章 治民经验
“我相信你也是好官,否则怎会在金国被排挤?”
赵渊说道,
“你这次考第一名,又在金国有治民经验,就不用再参加吏部关试了。”
“等有了官缺,直授州判职务。”
“谢陛下恩典!”康国俊连忙起身拜谢。
赵渊说道:“去吧,好生做官。”
康国俊躬身告退,心情无比畅快.
他在金国很憋屈,却在大明找到了人生方向。
赵渊提笔继续看奏疏。
又到了夏天,洪灾连连。
好在这两年在退田还湖,而且积极兴修水利,遇到洪水受灾程度相对减轻。
不过福建今年遇到台风,多个府县受灾,泉州城被大水泡了三天。
泉州外港的商船也受损严重,沿海疍民更是急需朝廷救助。
内阁发来的票拟,是给受灾地区酌情减免税收。
赵渊先批了一个“可”字,接着又朱批道:“福建受灾疍民,若愿移民台湾县者,可趁机发给粮食农具,在台湾沿海半耕半渔。”
“台湾沿海平原富庶,产粮、产糖逐年增多,当鼓励移民开垦。”
结束一天的工作,女官捧着牌子过来。
在哪位嫔妃那里过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皇帝虽然可以临时改变,但赵渊基本不会这样做。
每个月也有一些天数,并未提前安排,皇帝可以自行选择。
赵渊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耶律充媛十五岁了吧?”
女官记得很清楚:“四个月前就十五岁了。”
“去耶律充媛那里。”赵渊说道。
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后宫嫔妃,赵渊都比较尊重,要去哪里会提前说明。
免得突然驾到,把受访者家里弄得鸡飞狗跳。
赵渊躺在垂拱殿小憩,女官趁机去安排。
入宫一年多的耶律燕,听说皇帝要来,连忙张罗着接驾,喜滋滋的对镜打扮。
收拾好了,还反复询问宫女,自己哪里看着不得体。
赵渊抵达之时,酒菜都已摆好。
“陛下万安!”耶律燕带着宫女屈身行礼。
这位辽国公主,出落得愈发美丽,
赵渊一见之下食指大动。他拉着对方的小手说:“远离家乡,可有感觉孤单?”
耶律燕喜不自禁:“宫中的贵人姐姐都很和善,奴常与她们玩耍,并不觉得孤单。”
“那就好,进去说话,我有些饿了。”赵渊拉着耶律燕进屋。
二人坐下,宫女金凤连忙帮着倒酒。
赵渊想起吴乞买:“有一个金国公主,是不是在伱院中?”
耶律燕指着金凤说:“这就是。”
赵渊仔细打量,渐渐有了印象。
他见过金凤一次,这次跟上次比起来,五官长开了许多,婴儿肥也散去了。
比去年更漂亮。
赵渊问道:“你母亲是渤海族?”
金凤回答:“辽阳李氏。”
赵渊笑道:“想来你母亲定是美人,吴乞买生得那般模样,你居然还能有如此相貌。”
金凤心头高兴,却又不敢接话,害怕惹耶律燕不高兴,只是红着脸站在那里。
想了想,她回答说:“家母在浣衣局。”
“今年多大了?”赵渊又问。
金凤会错意了,回答说:“三十有二。”
“噗!”
赵渊连忙闭嘴稳住,差点一口酒喷出来:“我是问你,没问你妈妈。”
话虽如此,赵渊脑海中却浮出三个字——“母女X”。
虽然心里痒痒的,但赵渊还是忍住了,
“多谢陛下开恩!”
金凤激动得连忙下跪,即便是调去做侍女,也比留在浣衣局洗衣服好上百倍啊。
赵渊又说:“你也是亡国公主,身如浮萍,今后就改名叫完颜萍吧。”
先有耶律燕,又有完颜萍。
再加上一个李清露。
纯属恶趣味!
.....
辋川二十景,目前已经复原了六景。
都是赵渊亲自做出指示,李清照和文小妹提供建议,由工部的伎术官前去设计督造。
还在继续施工当中,皇帝暂未搬去辋川山庄。
这天,赵渊从城外试验田回来,立即有太监报告:“陛下,官家送来一女,曾是吴乞买的嫔妃。”
“知道了,给她安排个洒扫差事。”赵渊随口说道。
太监连忙解释:“官家已将其封为贵人。”
赵渊心中极为恼怒,自己“好人妻”的谣言,已经传遍了开封洛阳。
现在又送一个过来,岂不是把此等污名坐实了?
气恼一阵,赵渊说:“带她过来吧。”.
第三千五百五十二章 完颜萍
这位刚过三旬的金国妃子,在浣衣局洗了一年半的衣服,甚至遭到女官的打骂欺辱。
她的双手已生老茧,人也显得有些憔悴。
但今天打扮了一下,换上新衣,画了妆容。
憔悴与美艳相结合,变得更加楚楚动人。
妇人此刻特别紧张,把生了老茧的双手,悄悄藏在袖子里,用刚学的大明礼仪屈身拜见。
赵渊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妇人回答:“李贞。”
赵渊一副正经人的样子,却对太监说:“升她做太上婕妤(三等妃嫔),寻一处院子安顿。”.
“谢陛下!”李贞激动得跪地磕头。
宋代的妃嫔等级,大明并没有改变,但又加了几个妃号。
贵人是最低等的嫔,往上依次是才人、美人、婕妤。
婕妤之上,是一堆二等妃嫔封号。
二等当中,太仪、贵仪、淑仪最尊贵,再继续往上就是妃号了。
妃子都是一等,贵妃最大。
李贞站起来,偷瞧赵渊一眼又低头,心头喜滋滋的愈发欢喜。
这位皇帝面相庄严端正,一看就是有德有福之人,以古代的审美也属于标准帅哥。
把吴乞买甩出八条街啊!
赵渊走出两步,突然停下:“西瓜分她一個,记得收集西瓜籽。”
却是赵渊从试验田回来,带了两大筐西瓜进宫。
太监办事很伶俐,怀里捧着西瓜,带李贞去挑选住所,还让女官安排宫女服侍。
挑好宫院,李贞屈身问道:“还不知日边人贵姓。”
太监连忙说:“太上婕妤当面,咱可不敢称贵。俺叫杨茂,小名杨阿六,娘子唤俺阿六便是。”
李贞指着西瓜:“这个是什么?”
金国也有西瓜,但属于贱物,主要作为草原行军时的备用水源。
杨茂回答说:“此物乃西瓜。上皇已经培育好几年,每年摒弃苦涩瓜种,专挑不苦的留种栽培。”
这个院子的宫女还没安排过来,杨茂说道:“娘子如果现在就吃西瓜,请记得收集西瓜籽,还要用纸笔记下数量。”
李贞越听越迷糊,生怕自己搞错了,趁着太监在时赶紧吃掉。
二人当即切瓜,太监还去找来一把刀。
不久,来了两个宫女,也被李贞叫来吃瓜。
杨茂边切瓜边介绍:“这种西瓜又不一样,是用神农水(秋水仙碱溶液)浸泡过瓜苗的。”
“陛下说这是四倍体。还能以此为母本,跟寻常西瓜杂交,培育出三倍体的无籽西瓜。”
李贞听得一头雾水,愈发感觉太上皇学识渊博。
杨茂分到一块西瓜,说道:“西瓜籽都吐到纸上,弱籽也要留下,记录这颗西瓜籽的数量。”
“这种四倍体西瓜,籽粒比二倍体更少,留种就变得更为重要。”
李贞赞叹说:“杨内侍不愧是陛下的身边人,农事也这般精通。”.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