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然后,寻找机会围歼明军,或者断掉明军补给线。
完颜宗辅说:“辽阳这边可以配合,而且应该主动开战,不能任由明国在保州屯兵屯粮。”
“你想怎么打?”完颜宗翰问道。
完颜宗辅说:“由于害怕明军攻打,我不敢在鸭绿江造船。”
“但我在浑江下游,偷偷造了许多船。”
“虽然比明军的舰船要小得多,但也有一战之力。”
“我还造了很多小舟,用来做火船攻击明军水师。”
“等明军船队再深入鸭绿江时,就千舟齐发进行突袭。”
“不管能烧掉明军多少舰船,开战之后都要守住婆速路。”
“调兵去鸭绿江南岸的山寨,乘夜劫掠保州的村落,烧了房屋抢粮就撤回山中。”
“明军若是追击,就在山中设伏!”.
第三千四百零八章 我只一路去
“如此一来,可以迟滞拖延保州明军北上的时间。”
完颜宗翰点头赞许:“极好!”
本来快要闹崩的两派,居然又齐心协力起来。
会议结束,完颜宗磐扶着吴乞买回去.
完颜宗磐说道:“要是再让粘罕打胜仗,今后谁能制得住?”
吴乞买叹息:“你还盼着他打败仗不成?”
“此战一败,你我父子都要变成明军的俘虏。”
完颜宗磐说:“他要是胜了,朝中就是他说了算,所有人都得听话。”
“包括朝中那群乱臣贼子,都得对他服服帖帖。”
“到那个时候,他再起歹心怎么办?”
“会不会杀了父亲,自己来做皇帝?”
“他不敢,”
吴乞买说,
“他身上没有太祖血脉。”
“那可不一定,”
完颜宗磐说道,
“此战关系生死存亡,他要是打胜了,功劳直追太祖。”
“他肯定不敢公然弑君,但让父亲和储君出意外,死得不明不白却有可能。”
吴乞买沉默不语,心头着实有些害怕。
良久,吴乞买问道:“伱想怎么办?”
完颜宗磐说:“暗中派人跟明国联络,告诉他们粘罕的诱敌之计。”
“趁机向大明称臣,把辽国以前的国土献给明国。”
“我父子依旧可以在上京做皇帝,只不过变成大明属国的皇帝!”
“便如西夏那般。”
吴乞买听得目瞪口呆:“这种事你也做得出来?”
“你怎么向国内贵族交代?”
完颜宗磐说道:“只要粘罕大败,明军必然长驱直入,大金还有谁能挡得住?”
“到那个时候,恐怕各部首领还会劝父亲降明。”
“臣服大明,不过是顺势而为。”
“上京苦寒之地,明国拿下又有什么用?”
“我们早早献土归降,他们肯定不会打来。”
吴乞买迟疑不定。
完颜宗磐问道:“父亲,是像西夏那般,臣服大明做儿皇帝更好。”
“还是像现在这般,做一个皇宫都出不得的傀儡更好?”
“父亲就甘心做傀儡?”
吴乞买苦思良久,突然嘴巴一歪,翻白眼倒下去:“我......我风症瘫了,管......管不了你......”
完颜宗磐大喜,随即惊慌呼喊:“陛下中风了,陛下中风了!”
金国,上京。
洛苑副使李石正在喝酒听曲,不论金国再怎么缺粮,辽阳大族子弟还是能花天酒地的。
李石还不满二十岁,就已是金国世袭谋克,继而又被任命为行军猛安。
前两年,他在金兀术身边做文职。
由于经常贪污且能力不足,金兀术对他极为厌恶,趁着完颜宗干改变官制,就把他扔去做礼宾副使。
今年,又靠着姐夫(完颜宗辅)提携,李石快速升迁为洛苑副使。
这个职务,属于高级清贵武官,随时可以升迁外放。
酒酣耳热之际,一个仆人突然进来,在李石身边耳语数言。
“你们继续喝,我去去就来!”
李石摇摇晃晃站起,朝宾客们说了一句,便在仆人搀扶下去后院。
来到书房,屏退仆人,李石问道:“兄长,可是打听到什么?”
族兄李金没有回答,而是从窗户探头往外看。
随即把窗户关上,低声说道:“已打听清楚了,明军在各处边城屯兵。”
“保州至少已增兵至三四万,滦州也有好几万之众。”
“明国的山东登州港,隔三差五就有船队抵达,估计全都是运去的军粮。”
“其他几族是什么想法?”李石问道。
李金说道:“不敢问得太明显,但估计都打算伺机而动。”
“能辅佐大金击退明军自然最好,可战事不利自当保住家族为要务。”
这些辽阳大族,全都跟金国贵族联姻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背叛。
但是,又已做好叛金的准备!
李石问道:“你跟明国细作接触了吗?”
“他们开出什么条件?”
李金说道:“只要明军围攻辽阳时,我李氏在城内举火制造混乱,就可以保住房屋、店铺和田产。”
“但家中奴婢必须释放,重新签署雇佣契书。”
“耕田的农奴也要释放,大明朝廷会给这些农奴分田。”
“另外,还须拆分一些族人,打散迁徙到幽州耕种。”
“若是李氏能夺取一处城门,则可推举一个族人做大明县令。”
“讲得这么细,且斤斤计较,应该就是真的大明的诚意很足。”李石判断说。
李金问道:“真要降明吗?”.
第三千四百零九章 就干了一件正事
李石说道:“自然不能轻易降明,万一大金把明军击退了呢?”
“但大明如果真的围攻辽阳,大金勇士又难以抵挡,这时降明只是识时务而已。”
李金点头说:“此为万全之策,不论是辽是金还是明,我们李氏终究不能倒下。”
历史上,李石一辈子只干了一件正事。
即在完颜亮南征失败后,李石联合辽阳各大家族,起兵支持姐姐搞政变,把自己的外甥拥立为金国皇帝.
除此之外,他全在做官混日子,而且还不断犯错误。
比如冒领官仓粮食啊,比如跟西夏外交出现重大失误啊。
但不管怎么犯错误,李石总能保住荣华富贵。
谁让他外甥是皇帝呢?
他死后甚至被追封为国公。
此人的内政、军事、外交能力都很平庸,却懂得审时度势而且强于派系斗争,晓得啥时候该做出什么选择。
跟金国贵族联姻,就不能叛金降明?
呵呵,李石的祖宗李仙寿,因为救过辽国皇帝的命,被辽主以舅父之礼相待,直接赐下十万亩土地。
结果呢?金兵杀来,李氏麻溜便投降。
辽国对李氏恩重如山,李氏可以降金。
金国对李氏还没那么大恩情呢,李氏当然也可以降明。
...
长松岛(长兴岛)。
一艘本来驶向保州的商船,中途离队跑去跟金国交易。
以物易物,用来自大明的丝绸和麻布,换取金国的珍珠和皮毛。
走私的同时,还担任双面间谍。
金国官员非但不管不顾,还从商人口中获取消息立功。
金国的治理政策,是让渤海人治渤海。
从辽阳到旅顺,全是渤海族官员,他们能跟大明做生意,自然配合着一路绿灯。
“怎才一船货?”负责接货的渤海商人问。
大明海商一脸为难:“两国就快打仗了,官府越查越严。”
“若非俺家相公,是钱阁老的亲戚,便这一船货都运不过来。”
渤海族商人叹息:“唉,算了,有多少算多少。”
“能不能运粮食来?”
“这两个月,辽阳粮价飞涨,只要运到就能赚大钱。”
大明海商连连摆手:“运不来的,俺还想多活几年!”
两人各自前去验货,等装船完毕就离开。
就在验货之时,一个苦力打扮的少年走来,低声说道:“我叫高松,出身澄州高氏,我叔父是金国万户高景山。”
大明海商一惊:“你叔父欲降?”
“若降,大明有何许诺?”高松问道。
大明海商说:“看怎么降。是在澄州举火做内应,还是帮忙夺取澄州城门,又或者是带着军队来降?”
“不论如何,都能保澄州高氏平安。”
高松问道:“若率部来降又如何?”
大明海商说:“如果是率部来降,伱叔父可以继续带兵。”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