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2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渊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画出一条线:“阴山往东延伸出的余脉,叫做大青山。”

  “前两年南下的汪古部,又叫白鞑靼,去年被赶回大青山以北了。”

  “‘鞑子’这个蔑称,就源于鞑靼部。”.

第三千三百六十四章 三雄并立

  “白鞑靼在大青山以北,黑鞑靼在漠北草原的东部。”

  “甚至连此时的蒙古,也被统称为黑鞑靼。”

  “当然,这是辽金两国不加区分乱叫的。”

  “耶律大石还在的时候,各部都以他为尊。”

  “但只是名义上的,其实没几个部落真心拥戴。”

  “耶律大石西征率部离开漠北,立即出现权力真空。”

  “这几年气候越来越冷,漠北那边就更冷,他们不敢南下劫掠,那就肯定要互相攻伐兼并。”

  “因此,耶律大石什么时候西征,漠北那些部落就什么时候开战。”

  “蒙古诸部的实力很强,金国扶持其他黑鞑靼进行牵制。”

  “这些黑鞑靼,又叫塔塔儿部,以前是蒙古人的盟友,现在成了蒙古人扩张的阻碍。”.

  “蒙古人攻打塔塔儿部,就等于公然背刺金国,因为那些人是金国罩着的。”

  闻焕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此时的蒙古大汗,即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汗,也是蒙古人的第一位大汗。

  耶律大石前脚率部西征,合不勒汗后脚就开始扩张,两年时间就统一了蒙古诸部,并在去年自立为“汗”。

  历史上,合不勒汗扩张之时,正逢金国内斗剧烈,并且对南宋战争失利。

  无奈之下,金国只能进行笼络,邀请他去哈尔滨做客。

  合不勒汗只带几个随从,就敢直入金国上京。

  还在喝得大醉之后,去捋吴乞买的胡子。

  当时,金国主和派将他放归草原,主战派却出尔反尔派兵攻打。

  此后十多年时间,金国派兵征讨蒙古五次。

  每一次战争,都是蒙古军队躲入山中,金兵粮草耗尽只能撤军。

  然后,蒙古军队出山堵截,打得金国军队丢盔卸甲。

  最终,金国割地赔款求和,并册封合不勒汗为“蒙兀国王”。

  这個时空的情况更乱,因为大明牵制金国兵力,耶律大石把塔塔儿诸部打残了。

  合不勒汗不再跟塔塔儿部联姻友好,而是直接开启征服扩张模式,蒙古诸部大有提前崛起的趋势。

  ...

  元旦前一天,赵渊接见蒙古使者。

  成吉思汗的四大爷忽图剌,目前还非常年轻。

  不像史书里那般威武雄壮,而是一个矮壮的大饼脸蒙古青年。

  “忽图剌奉全体蒙古人的大汗的命令,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蒙古大汗托我给两位问好,并献上全体蒙古人的礼物。”

  赵渊微笑颔首:“也代我向蒙古大汗问好。赐座。”

  忽图剌闻言大喜,因为合不勒的汗位,是去年才自封的。

  除了蒙古诸部根本无人承认,而大明皇帝居然言语认可了。

  忽图剌说道:“我的父汗,以前追随耶律大石,并奉耶律大石为主。”

  “但耶律大石太过胆小,被金国吓得离开草原。”

  “为了抵抗金国,父汗愿意站出来,并请求大明皇帝册封。”

  “从今以后,蒙古就是大明的臣属,我们愿与大明一起跟金国作战。”

  马扩作为翻译,此刻自然也在,他问道:“你们打算怎么打?”

  忽图剌说:“塔塔儿诸部是金国养的狗,我们已经联络好汪古部,一起联手击败塔塔儿部,彻底剪除金国在漠北的羽翼。”

  “金国多半会派兵攻打我们,到时候希望大明能趁机出兵。”

  马扩可不只是翻译,他用汉话为皇帝解释说:“蒙古人和白鞑靼(以汪古部为首)联合了,他们打算瓜分漠北的中部和东部草场。”

  “又担心打不过金国的兵马,因此请求我大明出兵干扰金国。”

  “一旦蒙古人和白鞑靼成功,漠北就是二雄并立的局面。”

  “不,应该说是三雄并立。”

  “漠北的西部草场,诸多部落还在效忠耶律大石。”

  “今后的漠北,耶律大石在西,汪古部在中,蒙古人在东。”

  “他们若想继续扩张,蒙古人和汪古部会先打起来。”

  “谁能彻底击败对方,谁就有可能统一漠北。”

  “而我大明可以坐山观虎斗,永远支持弱的那边让蒙古人和白鞑靼一直交战,不给他们分出胜负的机会。”

  赵渊摇头说:“如果让漠北混战上百年,而我大明又实力衰退,那么养蛊出来的漠北统一者,不管是哪部都非常难对付。”

  “必须找机会把他们打服,然后让漠北处于相对安稳的局势。”.

第三千三百六十五章 蒙古大汗

  “需要册封蒙古大汗吗?”赵渊问.

  “可以册封。”闻焕章和马扩同时说。

  前者笑道:“可以册封两个王。”

  “一个蒙古国王,一个鞑靼国王。”

  “如果乃蛮部脱离耶律大石,还可以册封一个乃蛮国王。”

  “三角形最稳固,最好让漠北三王并立!”

  忽图剌离座跪下:“感谢大明皇帝册封,蒙古人愿遵大明皇帝为天可汗!”

  赵渊顿时笑了:“你还知道天可汗?”

  忽图剌道:“我在途经陕西时,问过陕西的官员。”

  “他们说唐朝的皇帝最大,是可以统治草原的天可汗。”

  此时的蒙古人,还真没那么大的奢望,能统一漠北的东部地区,对他们而言已属于远大目标。

  当然,野心是会渐渐增涨的,得陇望蜀属于人类的天性。

  把蒙古使者打发走,赵渊问道:“你觉得如果蒙古起兵,金国会派兵到漠北镇压吗?”

  马扩说道:“金国不会大举出兵。”

  “对于金国来说,漠北鞭长莫及,每次出征都消耗钱粮无数。”

  “一旦粮草损失过多,还怎么跟我们打仗?”

  “就算要派兵,也只可能派一支偏师。”

  “五六千是比较合适的,再多也不会超过一万人。”

  “那蒙古崛起已成定局就看白鞑靼能不能牵制他们。”赵渊说道。

  马扩摇头:“很难。汪古部连白鞑靼都无法统一,而孛儿只斤部却统一了蒙古。”

  “合不勒雄才大略,不是汪古部能比的,到时候我们必须扶持汪古部。”

  赵渊揉揉拳头,看来还得把成吉思汗的祖爷爷打一顿!

  马扩又说:“如果我们与金国开战,漠北也打成一片,西夏极有可能趁机出兵,把大青山以南的草原全部吞掉。”

  “而且他们还理由十足,是在帮大明攻打金国。”

  “不怕,先灭了金国再说。”赵渊笑道。

  马扩建议道:“可先册封几个部落首领,全都封他们为王。”

  “一来金国勒令诸部出兵时,麾下有一堆我们册封的王,根本就不敢放心使用。”

  “二来那些部落首领拥有了王位,背叛金国的决心就更大。”

  “三来西夏如果想要趁机吞并,吞下去的全是大明册封的王。”

  赵渊拍手赞道:“好主意!”

  这位外交专家,心可够脏的,而且全是阳谋。

  一个计策献出,就把金国和西夏都恶心到了,而且还为大明吞并漠南草原铺路。

  看着马扩躬身退下,赵渊点头说:“这个人很不错,值得好生提拔重用。”

  闻焕章说:“枢密院最适合他,估计今后能升到枢密副使。内阁若有空缺,还可以让他代表军方入阁。”

  几乎已经成了潜规则,阁臣是各方势力的代表。

  军方必有一位阁臣帮忙说话,不一定非得是军人出身,经常领兵打仗的文官也行。

  最初是种师道,现在是张叔夜。

  赵渊起身走出大殿,伸手接住雪花,看着它们在手心化开。

  一个新时代,要真正开始了。

  .....

  大明的法定节假日,主要沿袭自宋代,但废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假期。

  元旦(春节),放假七天。

  上元(元宵),放假七天。

  春节与元宵之间,却是要正常上班的。

  另外,就算是节假日,官员也需要轮值加班,保证各级衙门的运转。

  春节假期还没过,赵渊已经在办公了。

  有些东西,他得在退位之前完成,也可算作是他的皇帝功绩。

  自停止大案已经一年,修改后的第二版《大明律》,分别抄送到赵渊那里。

  条目更加细化了!

  或许是随父母流放的孩童过多,修改法律的官员们于心不忍,因此把“七岁以下孩童”,定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群体。

  当然,如果是十恶大罪被连坐,又或者是亲手故意杀人,再小的孩童也需要处罚。

  官员们修改成这样,无非是想赦免许多孩童。

  比如李邦彦,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因为年龄不足七岁,可以通过缴纳罚金接走,不必继续跟着父母流放。

  “这条同意吧。”赵渊提笔画了一个勾。

  君臣俩继续阅读更改条目,然后逐条进行讨论。

  说实话,大明开国这几年的流放罪,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放,更类似一种“边疆强制移民”.

第三千三百六十六章 流放地

  到了流放地点,官府不会强迫劳动,甚至还分发土地、粮食、被服、农具和种子。

  世界上哪有这么舒服的流放?.

  所有流放者,实质上享受了“大赦”待遇,只不过被留在边疆不能回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