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
并且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
班田制演变为田堵制,
说白了就是公田承包责任制。
名义上,公田依旧为国家所有,
但允许富裕农民进行承包,
通过承包合同收取田赋。
又过了几十年,
承包田实质变成私田,
承包合同可以交易转让,
田主还给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
署名田的主人,
被称为名主。
拥有土地较少的,
叫做“小名主”。
拥有土地较多的,
叫做“大名主”。
大名一词,由此诞生。
而小名其实就是小地主和自耕农,
如果家里劳动力不足,
还会出租土地给贫民,
佃户也就随之而出现。
大名拥有的土地,
除了直营田之外,
其余全部佃租出去,
并向租户转嫁朝廷的租庸调。
在这些大名之上,
还有真正的庄园领主,
必须给庄园领主缴纳年贡(一般在边境地区才有庄园领主)。
因此,庄园领主才是地方霸主,
大名则是一个个豪强。
还在继续演变。
庄园领主获得经济特权之后,
又开始谋求政治特权、军事特权。
小名把土地寄进在大名那里,
大名把土地寄进在领主那里,
领主把土地寄进在权势贵族那里。
于是,大家都向自己的上级纳贡,
而最上级又属于免税贵族,
干脆直接不给朝廷缴纳赋税了。
全国有一半土地,
都是不用交税的。
另一半土地,
天皇派遣皇族或亲信去管理,
以保证中央朝廷的税源稳定。
但是,皇族和亲信却趁机伸手,
把这剩下的一半土地日趋领主化。
天皇为了打压领主搞集权,
还重振过国司制度即中央向地方派遣州郡长官。
这玩意儿被藤原氏彻底败坏,
藤原氏以外戚身份摄政想做州郡长官的交钱即可.
第三千两百零五章 石见国
既然是买来的地方主官职务,.
又何必花心思去治理?
有点责任心的,
让儿子或侄子代为上任,
这种称为“目代”。
没有责任心的,
只要郡国按时交足赋税,
他们懒得再去过问地方,
一个个都留在平安京潇洒快活。
此时的石见国,
国司就在平安京,
甚至连目代都不派。
一切地方事务,
都交给在厅官人(本地官吏)打理。
而在厅官人的职务,
又被地方豪族把持,
甚至可以父子相传搞世袭。
益田氏,是石见国最有影响力的豪强,
也是最有话语权的在厅官人。
两百年前,他们的祖宗还只是小商人,
靠经商赚钱买来土地耕种,
从小名主一步步成长为大名主。
他们的土地,
在石见国并非最多的。
但他们经商有钱啊,
靠贿赂藤原氏,
买到在厅官人的职务,
并且父子相传代代世袭。
.....
石见国,都城。
其具体位置,
大概在后世日本大田市市区西南十八里,
距离海岸线有四五里地。
核心区域是一座小山城,
在厅官人就在城内办公,
住所则围绕山城分布。
城外除了住宅区,
还有商业区之类。
国司在平安京嗨皮,
会议由在厅官人之首益田彰明主持。
益田彰明用沉痛的语气说:
“刚刚接到消息,法皇驾崩了。”
众人闻之愕然,
随即抹泪哭嚎。
他们的悲痛之情,
并非全然装出来的。
白河天皇一步步变为白河上皇、白河法皇,
熬死了自己的儿子,
又控制自己的孙子,
还多次收拾不听话的外戚和领主。
石见国的在厅官人们,
想要维持职务,
必须向白河法皇的亲信的亲信们行贿。
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白河法皇死了,
鸟羽天皇必然另起院政,
大家还得重新派人去平安京行贿。
豪强们为法皇哀悼片刻,
接着便商量行贿之事。
这玩意儿还不能太急,
须等朝廷确立好班子,
搞清楚哪些才是新贵。
再给新贵的亲信套近乎,
把钱财送到真正管事儿的人手里。
不需要送太多,
因为每年都有年贡,
只在关键时候意思意思。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