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43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你们可会相信?”

  此言一出,

  金国使者反而感受到赵渊的诚意,

  认定大明皇帝是真打算息兵五年发展内政。

  完颜宗辅开始全盘考虑金国事务,

  五年时间应该可以把耶律大石打残,

  扫除辽国背后的巨大威胁。

  同时,国内十一二岁的孩童,

  五年之后也能上战场了,

  能够解决金国兵源不足的问题。

  另外,五年时间发展内政,

  女真贵族内部矛盾也可缓解,

  还能囤积一些粮食用来今后大战。

  只不过,到时候的明军也肯定更强大,

  面对几万明军火枪手该怎么打?

  思来想去,完颜宗辅只能不再想,

  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

  反正现在必须议和,

  否则明年强行开战,

  征粮就能征得叛乱四起。

  完颜宗辅说:“明年三月交换领土,”

  “明国须得给一些粮食补偿。”

  赵渊笑问:“多少?”

  “一百万石。”完颜宗辅道。

  “顶多五万石,”

  赵渊提醒道,

  “而且还有个前提,”

  “金兵不可肆意踩坏麦苗。”

  “一旦发现大量农田被踩踏,”

  “这五万石粮食我一粒也不给。”

  两人说的是燕山府、易州、顺州、蓟州、滦州等地,

  金人虽然把地盘交给大明,

  但肯定会把百姓给迁走。

  可是,金国百姓已经种下冬小麦,

  大明迁徙移民过去能直接获得麦苗,

  因此必须补偿给金国一些粮食。

  “九十八万石!”

  “六万石。”

  “九十五万石。”

  “七万石。”

  “……”

  赵渊和完颜宗辅把和谈搞成了做买卖,

  居然当场讨价还价起来。

  那些地方的小麦亩产,

  在七八斗到两石之间。

  金国只迁徙了十万人过去,

  其中还有不少工匠。

  另有几万辽国遗民,

  不是金国迁徙过去的。

  但完颜宗望去年抽丁打仗,

  在河北战场损失过万。

  接着又生出叛乱,

  刘萼虽然很快平叛,

  但人口又损失上万。

  还因征粮过度,

  百姓饿死了不少!

  如今燕山以南的偌大地盘,

  包括非农业人口在内,

  金国百姓只剩十一二万。

  而正在耕种的土地,

  绝对不会超过两百万亩.

第三千一百八十六章 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总体粮食收入,

  约在150万石到200万石之间.

  这是因为地广人稀,

  基本都搞广种薄收。

  如果把女人也算上,

  平均每個金国农民,

  需要耕种二三十亩地。

  缺乏精细照料打理,

  水利设施也不足,

  多数麦田的亩产都在一石以下。

  而且,金国农民只是种下麦子,

  后续照料还得大明百姓来。

  完颜宗辅要价一百万石,

  比较合理,稍微偏高。

  双方纠缠好半天,

  最终敲定的结果,

  是大明补偿金国三十五万石小麦。

  理由也很充足,

  旅顺那边地盘虽小,

  却有上万百姓投靠大明。

  李宝控制的海滨县地界,

  也有一两千农民。

  这两个地方的农民,

  都已种下了冬小麦,

  能够抵消金国百姓的部分粮食损失。

  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

  只彼此交换土地,

  人口全都要迁走。

  谈判敲定,

  赵渊回到皇宫,

  把时迁叫来吩咐:

  “开春之后,启用北方细作,”

  “在乡下散播消息。”

  “就说大明善待各族百姓,”

  “赋税比金国更少,”

  “也不强征平民打仗。”

  “他们只要逃进山里,”

  “等金兵离开之后,”

  “就能拿回自己的土地,”

  “地里的麦苗也还是他们的。”

  想了想,赵渊又补充道,

  “第一年免征赋税,”

  “第二年、第三年赋税减半。”

  “只要他们冒险留下,”

  “明年无论收多少粮食,”

  “全归农民自己所有!”

  .....

  冬至,三牲祭天,明金议和。

  具体条款写得更细,

  比如大明索要的一百匹好马,

  必须公马和母马各五十匹。

  而且对年龄也有要求,

  公马还不能是骟掉的。

  女真马,是整个东亚最适合编练重骑兵的战马,

  当然越早弄过来育种越好!

  幽燕之地,经历了近十年的战乱、饥荒、瘟疫,

  金国灭辽时还强行迁走大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