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因为离开大明,”
“他们的姓氏和土地就都没了。”
别说现在的高丽王朝,”
“就连后来的朝鲜王朝,”
“也是在明末才大规模拥有姓氏的。
当时先有日本大军入侵,
接着又有满清大军入侵。
一南一北,.
杀死掳走无数地主,
地方秩序一片混乱。
于是朝鲜底层百姓,
纷纷冒充本地大族的亲戚,
冒领大族姓氏并且占耕无主土地。
大明想要笼络小民之心,
再简单不过了。
一个赐姓就让他们欢天喜地,
那不仅仅是姓氏,
更是社会地位的提升。
有了姓氏,
就有了获得土地的资格,
否则他们就算自己开荒,
也无法从官府领到田契。
而赐姓的过程,
就是高丽百姓呼朋引伴,
在大明官员这里登记落户的过程!
只有落户,才能赐姓。
一旦落户,就是大明子民,
就要给大明交税,
从此脱离高丽王朝。
落户之时,
随便赐给半亩薄田,
他们就更加感恩戴德。
如果高丽朝廷派兵杀来,
这些获得姓氏和土地的百姓,
为了保住自己的姓氏和田产,
估计会响应号召主动帮明军打仗。
许亢宗这一系列计划的前提,
却是平壤、安州、保州死的人够多,
空出来的无主之地也足够多!
非常幸运,金兵和高丽朝廷,
联手提供了前置条件。
折彦质赞叹道:“此事若成,高丽拓土首功,”
“非许相公莫属。”
许亢宗也颇为得意,
负手而立,意气风发:
“汉四郡久离中国千年,”
“当在我辈之手回归!”
给平民赐姓的计策,
其实是郑知常献上的。
这位状元出身的高丽第一才子,
现在铁了心要当中国人,
天天做梦都想着入阁拜相。
...
文公仁握着郑知常的手,感慨连连:
“贤弟,上次一别,”
“真个物是人非!”
“多谢兄长暗中传信,”
“否则愚弟恐无法逃脱追捕。”
郑知常感激道。
二人叙旧一番,
文公仁问道:“贤弟怎做了大明使臣?”
郑知常半真半假瞎扯道:
“我逃到大明之后,”
“受到大明皇帝赏识。”
“陛下听说我是高丽状元,”
“便索要我旧日诗词,”
“观阅之后颇为赞赏。”
“又得知我在高丽的遭遇,”
“便怜悯赐官,”
“许我在开封豪宅美人。”
“开封虽好,终非故乡,”
“遂请随使者回国。”
“大明皇帝陛下爱才,”
“怕我不再回中国,”
“就让我做了使团的副使。”
文公仁赞叹道:
“大明皇帝真是求才若渴啊,”
“也只有贤弟这般才子,”
“方可得天朝陛下的赏识。”
郑知常又露出悲色:
“回了故乡,却满目疮痍,”
“平壤已然十室九空。”.
第三千一百一十五章 卖身投靠
“城池周边的草木,”.
“皆被挖根剥皮充饥,”
“幸存百姓全都逃入山中寻食。”
“可怜平壤柳氏一族,”
“带着奴仆、粮食和财货进山,”
“虽然逃过了金兵的劫掠,”
“却又被饥民作乱洗劫一空。”
“柳氏族人,皆被乱民所杀!”
这种举族被灭的还不少,
否则许亢宗哪有土地来执行计划?
郑知常愤怒道:“开京那边的诸公着实可恶,”
“平壤遍地饥民,”
“他们竟不发一粒粮食救济。”
“还是半个月前,”
“明军把带来的军粮,”
“拿出一半来赈济百姓,”
“否则不知还要饿死多少人。”
文公仁沉默不语,
他出身落魄家族,
靠给崔氏做女婿才翻身,
他也讨厌那些开京贵族。
如果大明不派兵过来,
开京贵族估计已经行动了。
他们的算盘敲得很响,
打算把一些家族小宗分过来,
趁机霸占平壤、安州的肥沃土地,
随便给点粮食诱招饥民耕种。
继而达到开京贵族控制北方之目的!
郑知常怒骂一通,问道:
“兄长此来何为?”
文公仁冷笑道:“免除我的罪名,”
“再许我官复原职,”
“然后让我来打听大明意图。”
“他们其实很明白,”
“愚兄也很明白,”
“大明这是打算吞并浿西道。”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