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全家都一起搬到果州(南充)。
赵渊起兵造反杀向蜀中,
邵伯温弃城逃往成都,
一家十余口皆在成都被俘获。
邵伯温当时已经七十多岁,
他见义军在成都没有大肆杀戮,
反而取消了大宋朝廷的许多苛政,
于是断定赵渊极有可能会成事。
但依旧不敢胡乱抉择,
直至赵渊打退朝廷几路围剿,
邵伯温才让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全都跑去汉中求官。
至于邵伯温自己,
他已经年迈不堪,
又要做样子忠于大宋,
于是选择在南充做村塾先生。
因此,眼前这个邵博,
勉强也称得上从龙功臣。
邵博先在四川做县令,
很快又升为知州、知府,
继而回汉中在赵渊身边做事。
大明开国之时,
邵博已是四川省左布政使,
今年春天调到中央担任礼部左侍郎。
又一个资历深厚的实权派!
赵渊问道:“安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
“熟知阴阳五行、图书谶纬。”
“你既是安乐先生之孙,”
“对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有什么看法?”
邵博回答道:“天人感应、五行德运之说,”
“源自先秦,盛于汉代。”
“为了诱人相信,还牵强附会汉高祖。”
“然而,汉高祖刘邦能得天下,”
“皆因其取之无一不义,”
“虽上古汤武亦有愧也。”
“史臣不知出此,”
“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
“此大谬矣!”
邵博一开口,
许多朝臣都面露惊色。
没办法,
邵雍对宋代儒学各派影响太深了。
这么说吧,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富弼、包拯、王安石、苏洵、苏轼、文彦博、沈括、二程、周敦颐、晏殊、狄青.....
他们都曾去拜访过邵雍,
或者是邵雍的好朋友,
有人甚至还得执弟子礼!
现在邵雍的孙子邵博,
却说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是无稽之谈,
基本可以给这类事件定性了。
当年宋徽宗遇到什么异象,
也得派人去询问邵雍之子邵伯温。
邵伯温回答得很委婉,
趁机劝宋徽宗多行善政.
第三千七十七章 科举改革
连续好几次,
宋徽宗变得不高兴了,
奸臣趁机把邵伯温弹劾贬去四川.
赵渊赞许道:“卿乃真学者也。”
赵渊却端坐着没说话,
他不喜欢这个邵博。
邵博是类似司马光的人物,
私德高尚,学术精湛,
缺点却是因循守旧,
一直疯狂批判王安石。
赵渊到了东京开创大明,
却让邵博留守大本营四川,
纯粹是因为此人名望极高,
而且做官治民四平八稳。
只要把四川交给他,
肯定不会出乱子,
但各种改革别想再继续下去。
现在将其召回朝堂,
则是大局已定,
不怕四川再生乱。
一个礼部左侍郎,
估计能干到邵博退休,
今后顶多升为礼部尚书,
死后再追赠其为阁臣而已。
赵渊扫视众臣:“此次上表恭贺五星连珠的大臣,”
“朕就不公开点名了,”
“全部罚俸一月以为惩戒!”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大呼。
李邦彦坐在第一排,
此刻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公开点名批评就好。
他纯属习惯性拍皇帝马匹,
认为皇帝就算口头不喜欢,
但被称颂时心里肯定是很舒服的。
却没成想,
马屁拍到马腿上。
秦桧却面露微笑,
认为上表称颂者都是傻子。
去年皇帝为了驳斥五行德运说,
甚至把内阁成员从五人增加到七人,
这已经足够表明皇帝的强烈态度了。
翟汝文此时却在犯嘀咕,
他已经做了首相,
总想着干点事情,
慢慢确立自己的威信。
今年是大明开国以来,
各省第一次举行县试,
也是创立科举以来第一次举行县试。
以前没有县试的,
士子直接参加州试,
过关者即可进京考进士。
如今却是县试取童生、府试取秀才、乡试取举人,
每一级考试取得的称号,
都可以保留三届科举。
三届还没往上考中,
举人降为秀才,
秀才降为童生,
不像以前那样没中进士就得重考,
赵渊仿佛思索,
还是决定不让举人秀才一劳永逸,
连续三届考不上就得降级。
至于举人秀才的特殊优待,
抱歉,跟宋朝一样啥都没有,
只能进京考试时免费坐车坐船。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