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开始宣读封赏内容。
第一个受封的,
却是即将退休的张根:封赣国公,太师,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
众臣一听这些官爵,
立即明白张根要离开朝堂了,
否则绝对不可能搞封赏大批发。
“臣,叩谢陛下!”
张根极为激动。
即便马上就要退休,
但活着就能有此殊荣,
已经足够光宗耀祖。
第二个受封的是李宝,
灭国之功,
灭掉了东南小朝廷。
封为濮阳郡公,
食邑一千五百户,
食实封八百户。
接下来是——
张广道,洋川郡公,
食邑一千四百户,
食实封七百户。
杨志,济阴郡公,
食邑一千四百户,
食实封七百户。
陈子翼、花荣等六人封侯,
韩世忠、姚平仲等二十七人封伯。
封为子爵、男爵者近百人,
他们没有回京,
都在各自驻地领兵.
第三千四十一章 封官赏爵
韩世忠就混在受封队伍当中,
兴奋之余还有点心虚,
因为以他的资历和战功,
这次被封为伯爵实在勉强。
算来算去,仅带兵奇袭拿下枝江县城,
在京畿参与跟金兵对峙,
在山西参与收复寿阳县城.
很快就调去山东练兵,
面对望风而降的伪军,
稀里糊涂收复十多座城池,
而且他的身份还只是副将。
唯一的解释,
就是太子殿下格外看重。
非但如此,他还被任命为山西副总兵,
完全接手折家的地盘,
甚至比折家的地盘大得多。
韩世忠仰望宣德门城楼,
距离太远看不真切。
他觉得太子对自己太好了,
这条命卖给陛下也值,
士为知己者死嘛。
折可求、姚古、刘延庆、刘光国等人,
此刻站在武臣队伍里。
他们这些天陆续回京,
很快就接到任命,
全留在枢密院和大元帅府。
姚古因为最先归顺,
因此官职也最大,
而且有一定实权。
而刘延庆、折可求、刘光国三人,
职位不高不低,
看似安排合理,
其实没啥实权,
基本就是待在京城养老的。
他们的关注点不在韩世忠身上,
而是杨惟忠和王渊。
王渊这次封侯了,
功劳一大堆:平定淮南叛乱、编练淮南新军、编练浙江新军、参与覆灭钟相。
杨惟忠则受封伯爵,
食邑比韩世忠更多,
其功劳是两度死守太原。
曾经威名赫赫的大宋西军,
如今明显是以王渊为首。
姚古却是无所谓,
他儿子姚平仲此次也是封伯——姚平仲战功不高,
但他那几个部将牛逼,
连带着也给他算了一部分战功。
现在的大明军队,
最牛逼的是四川系,
其次是京畿系,
接着是山东系,
然后才是西军系。
河北系暂时还没成长起来,
南方将领更是属于打酱油的。
爵位并非代表全部,
比如李成和赵立。
前者只混到个男爵,
却被任命为山东副总兵。
赵立同样是男爵,
始终担任登莱主将,
归属李宝直接调遣。
众人叩谢封赏,
继而皇帝下楼,
率领文武大臣前往南郊祭祀天地。
赵渊骑马徐徐向前,
无数双眼睛都落在他身上。
身为主帅取得河北大捷,
皇帝居然没有任何封赏,
有人甚至怀疑皇帝和储君不睦.....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家伙,
肯定不在核心权力圈子当中。
“大明万岁!”
“官家万岁!”
围观群众里面,有个士子激动大呼,
身边之人也跟着喊起来。
随行兵马,甲胄鲜明,
威武雄壮,而且军纪极好,
老百姓自然而然就感到自豪。
李含章扭头看向欢呼的百姓,心想:
“白三郎若在就好了,”
“当日洋州乡下相识太子,”
“何曾料想得到有今日盛况?”
白崇彦还在做杭州知府,
估计明年就能升任开封府尹.
第三千四十二章 怪兽
李仁礼不时扭头看向那些火铳兵,
始终觉得那是一头怪兽,
他很想偷几把火铳带回西夏。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