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张镗大喜。
相较于打仗,他更喜欢编写兵书。
赵渊说道:“把各种兵书都编好了,”
“开封军校才真正招收学生,”
“到时候估计金国已被赶回辽东。”
“开学之前,再招一些将领回来,”
“在中枢任职并兼做军校老师。”
李宝见陛下看向自己,连忙说:
“俺不是做老师的料,”
“还是在外打仗更顺手。”
赵渊给了李宝一个白眼:“随便你。”
赵渊又说:“开封的文庙已改建完毕,”
“今后文士读书拜文庙,武士读书也要拜武庙。”
“但大明武庙需要供奉哪些先贤,”
“你们可以私下讨论,”
“然后写一份名单交到大元帅府。”
历朝历代,
武庙里供奉的都不一样,
而且掺杂了大量政治因素。
比如唐代武庙,为了让郭子仪不那么突兀显眼,
居然把张齐丘这种水货扔进去垫底。
又比如赵匡胤为了纠正不良风气,
竟把韩信给踢出武庙,
理由是韩信有谋逆之心。
类似被踢的还有吴起、白起、孙膑等等,
例如吴起多次投奔他国,
白起杀降且不服从君命.
第三千二十五章 武庙该供奉谁
关羽、张飞也被赵匡胤踢了,.
因为关羽狂傲无礼导致失荆州,
张飞治军不严还打骂下属……
估计是宋朝君臣也觉得离谱,
又逐渐给拉回武庙群,
并在徽宗朝大量予以恢复。
但徽宗朝武庙的排名很古怪,
白起、孙膑、霍去病、张飞、邓艾、吕蒙、陆抗属于第三档,
周亚夫、卫青、关羽、周瑜、陆逊、张辽排在第四档。
嗯……反正赵渊想不明白。
不管是文庙武庙,
排名首先得政治正确,
其次就是当权者的个人喜好。
众将把自己喜欢的名单交上来,
赵渊看得是哭笑不得。
好多将领都没有文化,
不知道古代良将猛将有哪些,
大部分都按照杂剧戏文里的印象罗列。
赵渊干脆亲自动手,
而且完全按照自己的好恶来。
主祭:姜太公。
陪祀:张良,诸葛亮。
十哲:管仲,孙武,白起,吴起,韩信,李靖,霍去病,孙膑,乐毅。
七十二将:李勣,卫青,廉颇,李牧,王翦,周亚夫,郭子仪,慕容恪,王猛……
按道理来讲,霍去病不该排进十哲,
但架不住皇帝喜欢啊!
确定了武庙祭祀名单,
赵渊又觉得武庙和军校,
还是直接建在洛阳那边为好,
免得今后迁都了又再折腾。
“把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请来。”赵渊说道。
白胜立即跑去殿外,
一通吩咐又回来。
吕氏父子就在开封当官,
被先后叫上马车,
一头雾水往东宫而去。
因祖父、父亲被打为元祐党人,
吕好问先被编管宿州七年,
再被调去真州船场。
好不容易混了个小官,
又因触怒蔡卞,
被编管阳翟十二年。
一个宰相子孙,
就这样蹉跎半辈子。
亲爹都混得如此潦倒,
吕本中作为儿子,
自然也好不了多少。
赵桓继位,拨乱反正,
父子俩被召回京城,
刚走到半路大宋就没啦。
“陛下召见,不知是福是祸。”
吕好问忧心忡忡。
吕本中却颇为兴奋:“陛下英明神武,善于任用贤能。”
“今日召见,或许是要重用吕氏!”
“难说。”
吕好问早已对仕途心灰意冷。
此人的性格四平八稳,
而且是个“老好人”,
跟吕家历代祖先一个样。
历史上,他既劝伪帝张邦昌迎立赵构。
又责问李纲,
这王业艰难的鬼世道,
藏污纳垢再正常不过,
你对那些人(被迫投金者)严刑峻法,
众人惊惧还怎么合力做事?
最终两头不讨好,
被张邦昌给弄死了。
“两位请跟俺来。”
“有劳中贵人带路。”
父子俩来到东宫,
见陛下正在批阅文件,
便立在门口静静等候。
不多时,二人被允许入内。
“拜见陛下。”
父子俩作揖行礼。
赵渊微笑道:“坐吧。”
二人又拜谢,
端端正正坐下.
第三千二十六章 以吕治吕
赵渊拿起案头一本书:
“前些日子回京,陛下给我看了此书,”.
“听闻是吕先生的大作。”
“不敢当。”吕本中拱手道。
赵渊问道:“两位现居何职?”
吕好问回答:“回禀殿下,老朽在翰林院史馆,”
“参与编修《宋史》。”
吕本中回答:“臣在开封府做户曹掾。”
“这本《官箴》写得极好,”
“可为天下官员准绳。”赵渊赞许道。
吕本中说:“书中所写,皆为吕氏历朝为官之总结。”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