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这里的男人都是兵源,
这里的女人也可以种地。
算上旁边两个岛屿,
共有将近三千居民,
很多是辽金战争时逃来的。
除了种地,
他们也打渔,
生活基本可以自足。
李宝这次回京接收封赏,
打算找朝廷要点兵甲。
给觉华岛的居民弄一些,
给旅顺那边的百姓弄一些,
编为保甲农闲时操练,
遇到情况拿起武器就能作战。
他能在两处据点拉起至少六千民兵!
而金国的辽西、辽南皆被搞得人烟稀少,
特别是复州那一片,
城池被焚毁,
百姓纷纷投明。
只要聚兵强攻拿下化城县和化成关,
再让朝廷派一万兵来,
李宝就能率领大军直取辽阳。
数日之后,
两条补给船来到觉华岛。
卸下许多粮食、食盐、酒醋等物,
又载着岛上的咸鱼离开,
李宝也搭着回航的补给船抵达山东。
在登州宾馆下榻时,
李宝随口一打听,
才知道他扔回来的和尚,
全部打散安置到山东种地去了。
只剩一个大龙宫寺住持,
带着寺里的佛宝,
跟随官员共同前往东京。
李宝行至济南,
遇到整装待发的邓春、韩世忠。
三人见面,韩世忠开玩笑道:
“李侯还不来,俺与邓总兵就要先走了。”
李宝解释道:“启程之前,又去打了一仗。”
韩世忠羡慕道:“李侯运气好,总能寻到仗打。”
“俺们这一路,去年真没意思,”
“遇到的都是伪朝军队,”
“就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李宝笑着说:“伱可请调去岛上统兵。”
“俺已被调去麟府,先打完那里的金贼再说。”
韩世忠嘿嘿笑道。
他是西军将领出身,
现在又调回去统领一部西军,
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扬眉吐气了。
邓春问道:“金国的辽东怎样了?”
李宝说道:“在辽西、辽东和辽南,”
“金国州县本就人烟稀少。”
“俺带兵去搅合一通,”
“又有耶律余睹招降辽国遗民,”
“那里的各个州县已废了大半。”
“待从东京回来,俺就要打化成关,”
“反正不会让金人过安稳日子。”
“收了麦子再打吧,”
邓春提醒道,
“山东粮草已空,”
“在新麦收割之前,”
“就连粮商也弄不到多少粮食了。”
“想想也是。”
李宝就是山东人,
当然知道河北爆发大战,
对山东民生的影响有多大.
第三千一十八章 恶心的大族
三人坐船来到京畿地区,
越靠近东京,
城市乡村就越热闹。
今年,已经分拆迁徙第四拨大族.
还没被拆分的大族,
终于断绝侥幸心理,
陆陆续续自动分家析产。
他们变卖田产店铺之后,
便向本地官府申请,
然后跑去河北各县买地置产。
河北、京畿两地官府,
接到赵渊的公文,
甚至开通了田产置换服务。
即京畿大族用开封府的田产,
置换河北各县的田产。
如此一来,
既可缓解开封府的土地兼并情况,
又能增加河北那边最稀缺的资源——人口。
大族腾出来的京畿土地,
首先赏给户籍迁到开封的将士,
剩下的半赊半送给本村的无地农民。
整个开封府,
基本实现全体农户都有田产。
当然,并非是无偿分配,
农民低价赊买土地,
每年都要多交粮食来分期偿还。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干劲十足,
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赵渊也是开春后回来的,
陪了妻妾儿女好些天,
直到正月底才开始办正事。
“开封府的田政,朝廷盯着办得很顺利,”
“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而且摊丁入亩也没人敢反对,”
赵渊扔出一个公文袋,
“可是出了京畿,天高皇帝远的,”
“地方官吏士绅就肯定阳奉阴违了。”
赵渊没去拆阅文件,而是说:
“直接讲吧,军务积累了一大堆,”
“这些政务我懒得细看。”
赵渊说:“湖南久经战乱地广人稀,”
“而江西又人地矛盾紧张。”
“我直接以诏书的形式,”
“大告江西官民,鼓励江西无地百姓往湖南迁徙。”
“你猜江西的官吏士绅在做什么?”
“肯定不放人啊,”
赵渊笑道,
“无地农民如果走得太多,”
“士绅还怎么招佃耕种?”
“就算能招到佃户,”
“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剥削,”
“得改善佃租待遇才能稳定割韭菜。”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