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是否尽快收复幽云十六州,”
“得看具体实情如何。”
“如果太难打,就暂时没必要收复,”
“因为耗费钱粮收回来,”
“还得往里面倒贴财政。”
赵渊说:“先把封赏抚恤的钱弄到手吧。”
“如果是急用,沿海市舶司,”
“还能抄来许多钱。”
陈东突然来一句。
赵渊问:“查得如何?”
陈东说道:“各地的市舶司、市舶务、市舶所,”
“从官到吏没有不贪污的。”
“已经查了三个月,”
“查出好几个巨贪。”
“但再怎么贪,大明任用的官员仅赴任不到一年,”
“查处更多的是市舶衙门那些老吏。”
“如果想抄家抄到更多钱,”
“就查旧宋的市舶司官员!”
赵渊摇头:“旧宋官员就算了,别搞得人心惶惶。”
“他们已经离开市舶司,”
“又是在前朝贪污的,”
“新朝追查前朝贪污算什么事?”
陈东立即闭嘴。
赵渊又问:“铸钱场呢?”
钱琛说道:“可让他们加紧铸造二十万缗铜钱,”
“再多就吃不消了,”
“除非再铸大额钱。”
“至于银元,新收复的湖南、福建有多处银坑,”
“可以加造几万银元出来。”
商贾士绅藏钱的本事真牛逼,
大明朝廷一年铸造三百多万两的银元,
已经快把国库储银给耗光了,
市面上流通的银元却日渐稀少。
甚至有淮南、浙江商人,
运货到中原贩卖,
宁愿多承担运输成本,
也要把银元运回老家藏在地窖里.
第三千零六章 异地运输
还是大明新朝太仁慈啊,
放在北宋,.
金银铜钱异地运输,
也是要沿途按比例收税的——大明为了增强钱币流通,
取消了金银铜钱的跨境税。
赵渊说:“增发债券吧。”
“在扬州、杭州、广州、江州(九江)、洛阳、成都,”
“各设一处债券发行所,”
“明矾专卖商必须认购债券,”
“其余商贾全凭他们自愿。”
明矾在古代属于专卖商品,
必须获得官府颁发的特许经营执照。
这玩意儿用途太广了,
可用于制造化妆品、造纸、制革、染色等等,
甚至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
强迫明矾专卖商认购国家债券,
肯定能弄到不少钱。
钱琛提醒说:“在四川发债券时,有陛下亲自盯着,”
“依旧出现贪腐舞弊。”
“如今在全国设立六处债券发行所,”
“督察院恐怕要定期彻查才行!”
陈东说道:“督察院会严密监察。”
钱琛见众臣一脸严肃,笑着宽慰道:
“诸君不必担忧,只要一年不打大仗,”
“国库收支就能平衡。”
“如果三年不打大仗,新复各省过了赋税减免期,”
“百姓又陆续恢复生产,那么国库就会变得充盈。”
“毕竟,前朝的冗兵、冗官、冗费,”
“在新朝已经不复存在。”
孟昭突然来一句:“据鸿胪寺上报,大理国的使者,”
“已经过了江陵,元旦之时应该能够入京。”
“又是来求册封的,随便打发走即可。”张根说道。
翟汝文也说:“大理国如同豺狼,”
“对我大明边境虎视眈眈,”
‘不可册封其国王。”
大理国非常有意思,
历代国王和权臣,
一次又一次请求册封。
而两宋的皇帝大臣,
除了宋徽宗那帮子人,
其他时候全都不愿册封大理国。
仅北宋就拒绝册封大理国十一次,
每次只是收下大理国的贡品,
然后回赐礼物找借口打发掉。
两宋君臣都还记得,
自南诏国以来,
大理一直想要侵占扩张土地。
也就宋徽宗喜欢万国来朝,
破天荒独一份的册封段誉。
而大理君臣热衷于请求册封,
无非就是政权不稳。
他们需要中原王朝的册封,
才可增强自己的法统,
防止其他各姓阴谋叛乱。
去年,东南小朝廷覆灭,
大理国得到消息,
立即派人到黎州请求册封。
大明朝廷拒绝之后,
今年更是派出使者,
带着大量礼物过来朝贡。
赵渊说道:“不必一味拒绝,”
“该是大理国害怕大明,”
“而不是大明害怕大理国。”
“你们商量一下,看何时出兵收复大理。”
“如果还要等很久,先册封也无所谓,”
“今后找个借口出兵便是。”
“还可在广西互市,”
“鼓励商人到大理买卖,”
“获取大理国内的更多消息。”
兵部尚书赵遹提醒说:“大理国瘴气极多,”
“如果要攻大理,当操练南兵作战,”
“不能让北人远征。”.
第三千零七章 穷兵黩武
“这是自然。”赵渊点头认同。
张根与翟汝文对视一眼,
都感觉有些不适应,.
而且心里颇为担忧。
以陛下的性格与志向,
恐怕今后二三十年,
南北各地的战争少不了。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