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27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稿城董氏必不被清算。

  赵渊问道:“董氏除了在伪朝做文官,”

  “可还有什么带兵将领?”

  董毓说道:“在下的堂兄董焕,”

  “原为顺安军守将,”

  “麾下有三千将士。”

  “上个月被调往河间府,”

  “协助那里的金兵守城。”

  “在下的族叔董捡,”

  “原为安肃军将官,”

  “麾下有五百将士,”

  “上个月被调到永宁军城。”

  赵渊说道:“你立即给他们写信,”

  “我让人伺机联络举义。”

  董毓有些为难,说道:

  “不必皇帝费心,”

  “在下可派家奴去联络,”

  “否则容易提前走漏消息。”

  赵渊顿时皱眉:“难道直至此时,”

  “董家还想着首鼠两端?”

  “万万不敢!”

  董毓吓得连忙跪倒。

  “那你就写信吧。”

  赵渊又是一副和善微笑。

  董毓只能硬着头皮,

  给堂兄和族叔写信,

  让他们寻找机会临阵倒戈。

  白胜把两封信收好,

  带着董毓离开。

  等这家伙走后,赵渊问道:

  “鹏举,伱对董氏如何看?”

  岳飞回答说:“皆贪生怕死之辈,”

  “谁得势他们帮谁。”

  “但稿城极为重要,”

  “还须借助董氏之力。”

  “稿城的其他大族呢?”赵渊又问。

  岳飞说道:“都差不多,”

  “一边投靠金人,一边联络大明。”

  “稿城紧挨着赵州,”

  “那里真正的义士,”

  “早就举家南逃了,”

  “末将军中就有稿城籍将士。”

  不管是不是贪生怕死,

  留着没走的士绅,

  确实都心向大明,

  因为金人统治太过残暴.

第两千五十四章 大权在握

  一般而言,

  遇到敌方军队杀来,

  乡村士绅会躲进城里,

  或者举家逃往安全所在。

  稿城周边乡村的士绅,

  得知梁山皇帝带兵杀来,

  既不往城里躲,

  也不往北边逃。

  赵渊抵达的当日,

  就有士绅陆续来拜见,.

  而且还带着酒食来犒军。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

  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甚至有士绅的帽子下面,

  藏着一头半长不短的发型。

  他们去年畏惧金人,

  还真就剃发易服了,

  从此出门必戴帽子遮掩丑陋。

  赵渊也不怪罪,

  都亲自接见,

  并且好言相向,

  称赞他们忠义。

  士绅们被感动得当场掉泪,

  不愧是天朝正朔的皇帝啊,

  气度非凡令人如沐春风,

  哪里是那些金国蛮夷能比的?

  ……

  稿城郊外。

  李彦仙带着数千陕西骑兵,

  与岳飞、郦琼组建的骑兵部队,

  共同出动遮蔽整个战场。

  金国猛将撒里曷,

  手里只有两千骑,

  被压制得无法出城。

  “立往永宁军,向元帅请求援军!”

  撒里曷无比憋屈。

  这家伙是婆卢火的侄子,

  婆卢火带兵归属完颜宗翰,

  撒里曷却带兵归属完颜宗望。

  因为撒里曷属于世祖系贵族,

  他是金世祖劾里钵的养子!

  此人后来大权在握,

  做到了金国左丞相兼左元帅,

  但终究被“南宋名将”完颜亮给干掉了。

  “敌军射书进城了!”

  “不准任何人拆阅,”

  “全部搜集起来烧毁……”

  “慢着,烧毁之前先拿给我看。”

  一队队大明骑兵,

  在岳飞、郦琼、李彦仙的带领下,

  朝着稿城之内射进去书信。

  金兵骑马在城内来回奔走,

  在城墙上也四处查看,

  发现书信立即收缴,

  有私自拆阅者格杀勿论。

  一个渤海文士,

  此刻正在给撒里曷读信:

  “这些信里说,稿城董氏、卢氏、李氏、张氏、庞氏……”

  “皆已投靠明国。”

  “又说了我大金许多坏话,”

  “让城内汉人一起反金做内应。”

  “还让驻守稿城的汉军倒戈投降,”

  “若有军官带着士卒倒戈,”

  “就饶恕他们以往的过错,”

  “今后论功时还重重有赏。”

  撒里曷叫来自己的传令官:

  “传令诸部,河北汉军不得靠近城门、箭楼、粮库等军事重地。”

  “只许他们防守城墙,”

  “每一处城墙的河北汉军,”

  “两侧必须安排我金国儿郎监督。”

  “夜间巡城的士卒,”

  “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