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247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上次被赵渊全歼那一千,

  反而是后来组建的,

  不仅战斗力比不上,.

  就连装备都有所不如。

  眼前这两千合扎猛安,

  四米骑枪做主武器,

  八棱铁棍或腰刀做副武器。

  至于女真的骁骑兵和轻骑兵,

  他们的弓不算特殊,

  带箭量却非常恐怖。

  骁骑兵携带一两百支箭,

  轻骑兵的满载箭矢数量为三百支。

  箭簇以凿子头为主,

  也有燕尾形、铲形和菱形。

  骑射之时,

  四十米内就有少许破甲能力,

  十五米内的威力超过步弓(步弓其实更强,但在十五米内,还没达到最大速度)。

  女真的箭矢,

  质量远超宋军。

  无论南宋还是北宋,

  宋军的箭矢都有诸多问题。

  比如箭簇太重、箭杆太粗、胶合不紧、箭羽易脱落等等,

  说白了就是粗制滥造,

  从工匠到官吏,

  层层糊弄而已。

  大明新朝缴获了宋军大量箭矢,

  质量达标者还不足十分之一。

  完颜娄室暂时没有把合扎猛安投入使用,

  他用骁骑和轻骑进行编组作战。

  五十骑兵为一组,

  在明军阵前左右飞奔,

  不让明军远程火力瞄准,

  同时在奔跑之中朝着大阵射箭。

  明军阵前,

  有两道厢车阻挡。

  前排全是半人多高的大盾,

  杵在地上保护身后士兵,

  反而是藤牌圆盾被淘汰了。

  狼铣手换成了长枪手,

  镗钯手则变成弩手。

  弩手射出弩箭,

  小队长射出弓箭,

  每一个小队有三人进行远程输出。

  他们躲在大盾之后侧身站立上弦,

  然后转身露出半个身体射击。

  射箭的小队且不说,

  弩手约有千余人,

  张广道把能在山西找到的旧宋硬弩全装备上。

  多少都有些质量问题,

  去年一直在修理。

  弩箭也需要修理,

  太粗太重,

  需要再次加工。

  双方就这样互相射击,

  战斗将近半个小时,

  彼此的箭矢消耗巨大,

  所造成的杀伤都很有限。

  “这样打没用,”

  婆卢火说道,

  “须让步卒上前,“

  “把连接厢车的铁链取下,”

  “再以重骑强行去冲阵。”

  确实没用,骑兵近距离平射才能破甲,

  而明军大阵却有巨盾遮挡。

  这种情况下,金国骑兵只能抛射,

  破甲能力大为减弱,

  根本射不穿明军步兵的盔甲。

  同样的,金国骑兵以小队为单位,

  在阵前快速奔跑射击,

  明军的弓弩也只能碰运气。

  即便是听令攒射,

  命中率也低得很。

  打了半天,

  就跟挠痒痒一样。

  完颜娄室见两侧山头攻不上去,

  于是把韩常的步兵叫回来。

  这些穿着中型甲胄的精锐步卒,

  只敢朝着明军大阵的中段前进。

  因为如果进攻两侧,

  山上的明军弓箭手,

  阵中的明军弓弩,

  可以对他们进行交叉射击.

第两千二十章 结阵!御敌!

  他们硬扛着大约一千七百多把弓弩,

  小跑着朝车阵冲去。

  第一轮射击轻松扛住,

  第二轮射击已开始阵型不稳。

  明军箭簇也是特制的凿子头,

  拥有破甲能力.

  这玩意儿在北宋就有,

  但并未大量进行装备,

  南宋时期为了抗金才陡然变多。

  当韩常的精锐中甲步兵,

  抵进约四十米时,

  第二轮弓弩造成大面积破甲伤害。

  这些辽东汉儿虽然悍勇,

  但他们也是人,

  继续前进已迟缓不定。

  “后退者斩!”

  执行军法的一队骑兵冲来,

  骑士们纷纷大喊。

  韩常只能带着步兵,

  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无人敢后退,

  往前冲还有活路,

  一旦临阵后撤必被斩首。

  “咻咻咻!”

  第三轮箭矢射出,

  这次属于最佳射程,

  大量的中甲步兵当场倒下。

  韩常的部队终于心理崩溃,

  也不管什么军法了,

  纷纷转身逃跑,

  再往前必定死在这里。

  但十多队女真骑兵,

  却避开溃兵,

  趁着明军刚射出箭矢的间隙,

  从左右两边往大阵中段交错冲锋。

  转眼就有大量骁骑冲到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