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薛道光苦笑道:“贫道与陛下、皇帝有旧。”
“你怎知改朝换代了?”
“我们回航时,去高丽那边补过船,”
“从高丽官员口中得知消息。”
.....
登州和莱州,
已被合并为登莱府。
青州、密州与潍州,
则被合并为青州府。
全都是矿冶重镇,
未来还会兼着发展海贸。
元丰年间,登莱两州的黄金年产量,
已经多达9583两,
占全国总产量的89.5%。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据,
实际黄金产量远高于此。
宋神宗在位时期,
皇帝曾经下发中旨,
一次性在山东采买数万两黄金。
赵渊出京之时,
朝廷已接到登莱知府的请奏——请朝廷正式设立栖霞、招远等县。
山东别处因为战乱人口锐减,
登莱这边却是人口暴增。
大量流民逃到胶东,
一边垦荒,一边淘金,
亦有被雇佣采金矿者。
各处金矿都划了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组织,
类似帮会又像是行会。
农民起义军杀过来,
他们只是象征性归顺,
并上交一些黄金表达忠诚。
这些地头蛇还学会了抱团,
外来农民起义军不敢硬来。
到了大明新朝,
张叔夜同样以招抚为主,
再配合武力镇压几个冒尖的。
现在申请新设几县,
一是因为人口已达到设县标准,
二也便于朝廷对地方进行管理。
必须削弱帮会的影响力!
同样的情况,
还发生在沂州。
两个月前,
朝廷下令新设沂南县,
也是因为聚集了太多采金人口。
这几个采金重地的首任主官,
清一色是御史转任的知县,
即派遣京官去震慑地方,
顺手收拾那些帮会头头。
赵渊在沂州逗留数日,
接着又前往密州板桥镇,
这里也因开海而复设胶西县.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市帕司
“板桥港的南运货物,”
“以木材、铁器、山货为主,”
“运去杭州那边出售,”.
胶西市舶务官员,向赵渊介绍道,
“南边运来的货物可就多了,”
“丝绸、漆器、桐油、陶瓷、稻米.....百物皆有。”
“胶东、胶西如今冶金冶铁者多,”
“本地粮食根本不够吃,”
“幸亏开海运来江南稻米。”
“今年的粮价,只有去年的七成!”
赵渊问道:“没有前往高丽、日本贸易的?”
市舶务官员说:“山东重新开海之后,”
“高丽贸易都走登州港,”
“怎会绕来胶西这边?”
“至于日本,听说是在搞海禁,”
“大都从浙江那边走私过去。”
赵渊眺望港口海域,
发现果然萧条得很,
停泊在此的海船并不多。
毕竟,这只是山东开海的第一年。
赵渊猜测,
必定有通过海运,
往江南走私山东黄金的。
但朝廷暂时不会去管,
可以用黄金吸引江南海商,
等胶西县海贸繁荣之后再严厉缉私。
因为法律规定,
山东黄金不得私自外运,
除了卖给官府之外,
其余黄金只能在本县流通。
江南商人想把山东黄金运走,
就必须以正常贸易为幌子,
把黄金夹藏在其他货物当中。
每走私一批黄金,
就等于运走一船海货,
非常有利于山东经济发展。
在胶西县逗留的第三天,
赵渊终于得到薛道光回来的消息。
他立即启程前往登州,
在登莱府宾馆见到薛道长。
“道长好久不见。”赵渊拱手笑道。
薛道光万分感慨,做道士揖说:
“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
薛道光看起来老了许多,
肤色变黑了,
皱纹也多了,
估计在海外吃了不少苦头。
赵渊问道:“可否告知海外经历?”
薛道光详细诉说道:“八年前,阉人崔护统率寻仙船队出海。”
“他向南经琉求岛,”
“前往麻逸国(菲律宾北部),”
“虽未寻到仙人,”
“却带回大量奇珍异货,”
“在杭州售卖大赚了一笔。”
“不过中途遇到风暴,”
“三艘海船连同船员葬身鱼腹。”
“崔护也差点死掉,”
“吓得再也不敢出海。”
“七年前,贫道奉命接管船队,”
“除了寻仙之外,”
“还要出使日本。”
“官.....赵佶好大喜功,”
“想要册封日本国王,”
“亲自提笔给日本写国书,”
“但日本没有任何答复,”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