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中午是在燕子楼吃的,
傍晚在台头寺吃斋饭。
斋饭期间,
本地士子纷纷拿出诗作,
想在皇帝面前展露自身才华。
可惜,诗词质量都一般。
新旧朝更替,
真正有才学的士子,
要么早就做官了,
要么今年考上进士。
自从进京之后,
富直柔一直担任秘书,
随侍在赵渊左右。
这位老兄,
随随便便一首诗,
就碾压所有的徐州士人。
一位士子忍不住问道:
“不知殿下身边,是哪位当世大家?”
富直柔拱手说:“不敢称大家,洛阳富直柔。”
“原来是洛阳八骏,”
“富郑公之嫡孙!”
识货之人立即惊呼。
富直柔微笑道:“八骏之名,当不得真,牵强附会而已。”
“在下之文采,不及皇帝殿下万一。”
于是乎,众人又请赵渊留下文章。
赵渊来徐州是视察冶铁场和军工厂的,
今日游玩纯属散心。
本着抢救中华文化瑰宝的初衷,
皇帝爷厚颜无耻的又抄下一首词——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一阕词写完,
富直柔立即吟诵,
直接把现场给震得鸦雀无声。
朱皇帝如果这么一路留墨宝过去,
估计山东会留下很多传说,
乱七八糟的美食也会编出各种故事。
游玩次日,赵渊坐船前往利国监.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陛下圣明
甲板之上,
耿鼎臣指着北边介绍说:
“城北运河,乃狄武襄(狄青)所开。”
“城南运河,则为苏东坡所凿。”
“二公昔日之努力,”
“才换来利国监今日之繁盛!”
“现在徐州冶铁全都用煤吗?”赵渊问道。
耿鼎臣说:“石炭比木炭便宜,”.
“便是散冶户也用煤。”
赵渊点头:“极好。”
徐州冶铁业,
在北宋有两次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是狄青被派来徐州,
专门负责督造武器装备,
立即让这里的冶铁规模扩大。
第二次是苏轼治理徐州,
派人进行四处勘探,
在野外发现优质煤矿,
徐州冶铁从此步入煤炭时代。
一南一北,
二人各挖一条运河,
并与原有运河连通,
还把交通问题给解决了。
利国监的铁矿,
后世有一半泡在微山湖中。
这也是徐州铁场,
在明代不及遵化铁场的主要原因。
此时却没有微山湖,
那一片全是陆地。
其实在古代,
徐州的冶铁条件,
要远远强于遵化。
因为这里的铁矿和煤矿,
全都属于高品质,
而且距离还挺近!
“前面就是杜家冶场,”
耿鼎臣指着前方说道,
“杜家以前只产生铁,”
“用了殿下的法子,”
“现在已开始炒钢了。”
“下去看看。”赵渊说。
赵渊没提前说在这里下船,
随行人员顿时忙得鸡飞狗跳,
杜家冶场那边同样慌慌张张跑来迎接。
徐州有三十六冶,
即三十六家拿到经营执照的私人炼铁厂。
他们自己开矿炼铁,
拿出20%的产品交给官府抵税,
剩下的产品可以自由买卖,
但官府具有优先低价采购权。
北宋也试过官方垄断冶铁业,
其结果是产品多不堪用,
而且官办铁场一直亏损,
还把当地百姓逼得转行做盗贼。
“草民杜钰,叩见皇帝殿下!”
杜家冶场的老板飞跑来拜见。
赵渊微笑道:“且站起来说话,”
“工人该做啥就做啥。”
“是。”
杜钰低声吩咐,
其身边人立即驱散闲杂人等,
勒令工人赶紧回自己的岗位。
赵渊让此人带路,
前去查看工厂情况。
这里没有使用水力,
因为不涉及锻打。
但采用了赵渊的设计来改进,
即《天工开物》记载的炒钢法,
无非就是把炉子与炒池连通,
可直接倒进炒池里炒制熟铁,
相比以前的炒钢法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杜钰发自内心尊敬皇帝爷,
他把皇帝爷视为行家。
皇帝爷改进的炒铁设备,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