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南边这些乌合之众,
终于能够团结起来打仗,
不再是之前各自为战的局面。
.....
今年的梅雨期较短,
伏旱却是提前到来了。
王喜握着削尖的木棍,
窝在营内阴凉处,
这闷热天气让他直想吐舌头。
沅江水位已下降许多,
再继续干旱半个月,
水田估计都要龟裂起大口子了。
大哥叫王富,夭折了。
二哥叫王贵,
去年镇压五溪蛮战死。
三哥叫王财,
今年被抽丁入伍,
目前就在军营里。
王喜属于被征召的民夫,
出发时帮忙运送军粮,
接着砍树挖土构筑营寨,
平时还要帮正兵干一些杂活。
其实这里已经用不着恁多民夫,
但王喜还是被留下来,
发一根削尖木棍做辅兵打仗。
旁边的宋桥唉声叹气:
“稻子就要拔节了,”
“再不回去灌水可怎成?”
“坛主会帮忙。”
王喜既是在安慰朋友,
也是在自我安慰.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分田地了
宋桥笑得阴阳怪气:
“嘿嘿,去年雨水足,”
“坛主肯定帮忙。”
“今年旱成这样,”
“他肯定先浇自己家的田,”
“哪里顾得上我们几个?”
王喜不说话了。
鼎州分田分得很彻底,
在杀死或赶走地主后,.
将士家里优先分到田产,
普通百姓也能分到一些。
而且水利设施,
也是大家一起共用,
由村里的小坛主负责安排。
第一年,大家干劲十足,
日子红红火火。
第二年,大楚朝廷军粮不足,
农民踊跃交粮,
自己还有剩余。
第三年,一直在打仗,
军粮更加不足,
农民们依旧愿意交粮,
但心里已经很不痛快。
第四年,也就是今年。
春天的时候青黄不接,
家家户户都在饿肚子。
等油菜收获之后,
靠近大明地盘的百姓,
经常有人偷偷拿油菜籽去换粮。
现在伏旱又提前,
鼎州农民是油菜、中稻轮种,
眼下稻子已经是分蘖期,
很快就要面临拔节期。
不管分蘖还是拔节,
都需要保持基本的浅水灌溉。
王喜和哥哥被拉来打仗,
家中已无成年男丁,
家中妇孺哪能争到水源?
现在肯定没有问题,
但旱到下个月就难说了,
到时候河水不足就得看谁家的男丁多!
他们不仅担忧家里,
还对眼前的战争没有信心。
因为,军粮不够了。
当天傍晚,王喜和宋桥这种民夫,
只能吃到一小碗稀粥。
翌日,他们被派去捡河蚌与田螺,
会打渔的还跑去沅江里面撒网。
下午热得半死回营,
宋桥低声对王喜说:
“今天又攻了两回,”
“对面守在营里不出,”
“听说死了几百号兄弟,”
“还有好些是带伤回来的。”
王喜忧心忡忡:“这可怎么打?”
宋桥说道:“不管输赢,我就想早点回家灌田,”
“那稻子可缺不得水啊。”
两人正聊着,
忽然远处嘈杂起来。
他们连忙跑过去看,
却是抓到了几个逃兵。
准确来说,是抓到几个逃跑的民夫。
那几个民夫哭嚎哀求,
说自己不是怕死,
而是想回家伺候稻田。
军法官可不管这些,
直接把逃跑者全砍了,
又召集民夫们训话:
“陛下已经打了大胜仗,”
“再过几天就能带援兵过来,”
“保证打得对面的明贼屁滚尿流。”
“再坚持几天就赢了,”
“谁也不准想着回家,”
“这几个逃兵就是下场......”
民夫们被吓得不敢说话,
陆陆续续各自回营,
心里却是憋了一肚子火。
他们受过钟老爷的恩惠,
也愿意为钟老爷卖命,
该交的粮食他们都交过了。
可农民种地吃饭天经地义,
这次征发的男丁太多,
家里的稻田难道都让妇人打理?
遇到伏旱,
还得男人才行啊!
又过数日,
依旧不见下雨,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