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134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去年广东官员纷纷献城投降,

  旧宋广西经略安抚使李珙,

  却因忠于宋徽宗而拒绝献出广西。

  李珙此人原为士子,

  三次进京科举落榜,

  干脆走武举的路子,

  并且拿到武进士第一名。

  此后,一直在广西、江西镇压叛乱,

  因战功而升为知州、提刑使、经略使。

  他没有被人抢过功劳,

  认为宋徽宗待自己不薄,

  因此铁了心要给赵宋做忠臣。

  去年冬天,

  挨着广东的广西州县,

  纷纷改旗易帜归顺大明。

  李珙害怕后方不稳,

  亲自回桂州坐镇。

  钟相得知消息,

  立即让南线部队进攻,

  顺利杀入广西逼李珙投降。

  李珙的情况无比尴尬,

  他领兵驻扎在桂林,

  北边是钟相,

  南边是张顺,

  两边都派使者劝他投降。

  林冲今天召开会议,笑着宣布道:

  “广西传来好消息,”

  “李珙降了,上个月初九献的降表。”

  “曹侯(张顺)在李珙投诚之后,”

  “已带兵北上,”

  “毕竟他的兵不习惯岭南气候,”

  “得赶在酷暑之前早点离开。”

  王渊让人摆出几张地图,分析道:

  “进占浙江的淮南新军,”

  “调了三万到湖北一线。”

  “算上其余部队,湖北已有六万人。”

  “江西整编之后,亦有三万新军。”

  “李珙有多少兵,”

  “暂时还不清楚……钟相的地盘,”

  “至少被俺们十五万兵包围……”

  “可惜,精锐都调去北边了,”

  “这十几万兵全是新军,”

  “否则今年就能灭掉伪楚。”林冲叹息道。

  李光说道:“粮不够。”

  “湖北地广人稀,”

  “太子殿下好不容易移民垦荒无数,”

  “去年又遇到荆江大洪水,”

  “打仗和救济灾民已把粮食耗尽。”

  “江西、广西也与钟相作战多年,”

  “同样没剩几粒粮食。”

  “今年淮南的粮食,”

  “必定北运做军粮,”

  “不可能调来我们这里。”

  “若想在今年剿灭伪楚,”

  “就只能调运四川粮食。”

  王渊说道:“再忍一年吧。”

  “钟相现在没剩多少地盘,”

  “却要养十几万军队,”

  “他只会比我们更缺粮。”

  “他要是催粮催得狠了,”

  “必然民心尽丧,”

  “到时候再讨伐就容易得多。”

  李光点头道:“荆江以南、洞庭湖以北的府县,”

  “经过一年的仁政,多数百姓已经归心。”

  “自开春以来,已经没有百姓被煽动作乱,”

  “明年必然能彻底稳固民心。”

  三人正商讨着军政大事,

  忽有军士站在门外喊:

  “大元帅,有一男子求见,”

  “自称是从伪楚来的!”

  林冲现在的职务,

  是“南方各省伐楚大元帅”。

  “带他进来!”林冲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昂首挺胸阔步走来,

  但身上兵器被收缴了。

  林冲问道:“你是何人?”

  青年拱手说:“我叫杨再兴,乃将军曹成部将。”

  王渊双眼发亮:“钟相去年新收的大将曹成?”

  曹成生活在湖南、广西交界,

  这几年闹得很大,

  去年被迫归附钟相。

  林冲变得更加热情,问道:

  “阁下是来投效朝廷的?”

  杨再兴说:“钟相那厮出尔反尔,”

  “今年开始征重税了,”

  “跟赵宋朝廷没什么两样。”

  “荆南各部,皆不服钟相。”

  “我不仅代表代表曹将军,”

  “还代表荆南各部。”

  “谈得拢,我们就归顺大明。”

  “谈不拢,我们自己跟钟相打仗。”

  李光问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杨再兴说:“不准再对各部征苛捐杂税,”

  “正赋也要减一减!”.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模仿火枪

  多么朴素的要求……

  钟相地盘内的南方各州百姓,

  估计都想着造反了,

  特别是大明收复广西之后!

  林冲和王渊对视一眼,

  感觉今年就可以灭钟相。

  四面包围,中心开花,.

  钟相处处皆敌。

  .....

  由于巨大的外部压力,

  钟相还真没怎么腐化堕落,

  整天想的都是如何筹措军粮。

  位于长沙的皇宫,

  最终的建造规模,

  比设计时小了一大半。

  并非什么体恤民力,

  而是建造宫殿的木材,

  被钟相调去打造战船了。

  去年,李宝在战船上装备大量火器,

  钟相的水军被打得损失惨重。

  他必须尽快恢复水军实力,

  否则根本不敢在洞庭湖露头。

  “陛下,火药能够炸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