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始终担忧“皇帝皇帝分治军政”的奇葩局面。
根本就分治不了,
军政大事都是交叉影响的,
内阁这边已经非常小心了,
生怕做错事会影响到皇帝和皇帝的关系。
整天担心这个,
啥事儿都会代入,
闻焕章很容易想歪,
以为皇帝是在秀肌肉。
因此闻焕章不敢掺和进来,
皇帝和皇帝之争已经够可怕,
再加上一个首相简直难以想象。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大臣,
恐怕不止一个两个,
甚至还牵扯进去文武之争。
比如副相翟汝文,
就在帮文官群体说话.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文武之别
皇帝明显是武臣的代表,
牢牢控制着枢密院、大元帅府,
甚至利用张镗控制了兵部,
而且还掌握着整个东京的军队。
但凡跟军队有关的事情,.
文臣几乎没啥发言权。
已经有一个种师道入阁,
到时会不会有更多武臣入阁?
皇帝去年动不动抄家杀人,
今年更是要夷人三族,
肯定是被军中习气所影响。
翟汝文的心思其实很简单,
他觉得皇帝屁股坐歪了,
身为忠臣应该赶紧掰回来。
否则继续发展下去,
皇帝必然更具“武人之风”,
动不动就靠暴力解决问题,
养成习惯了甚至有可能变成暴君。
闻焕章和翟汝文,
各有立场想法。
也就种师道有点拎不清,
这位老先生打仗厉害,
玩政治却没恁多心眼儿。
种师道被大家视为武臣入阁,
偏偏他还觉得自己是文官。
毕竟他也是熟读经史的,
祖上还是大儒的亲传弟子,
他本人以前甚至当过文官知州。
自打做了阁臣,
种师道处处以文官身份自居,
认为夷三族的做法并非“仁政”,
所以他公然站出来反对此事。
至于刚入阁的柳瑊,
他是被皇帝收降的,
始终跟着皇帝做事,
与皇帝的关系极为疏远。
柳瑊只能选择向皇帝靠拢,
他的表态不带任何立场,
仅仅是为了“表态”本身,
纯粹是做给皇帝看的而已。
再说陈东.....
好吧,不用再说,
这位一直属于认死理儿。
他能因为天天怒斥奸臣,
在旧宋太学留级十年,
就敢在新朝为了“正义”直谏皇帝!
翟汝文叹息:“皇帝殿下,即便今后私造钱币形同谋反,”
“现在也不能这样处罚高家啊。”
“否则就成了不教而诛!”
赵渊说道:“私造钱币夷三族的告示,”
“在各府州县反复贴了半年。”
“如何就是不教而诛?”
“毕竟没说明白。”翟汝文道。
赵渊反问:“银元上有日月图案,”
“那代表着大明朝廷。”
“私造钱币跟私造龙袍有什么区别?”
翟汝文瞬间语塞。
赵渊趁机给群臣灌输思想,
“为何要说私造钱币形同谋反?”
“旧宋‘冗官、冗兵、冗费’,”
“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缺钱!”
“所以才有了王临川变法,”
“所以才导致新旧党争,”
“所以才出现蔡京大兴党锢而揽权。”
“所以——旧宋没了!”
“王临川变法是为了给朝廷搞钱,”
“这一点他自己也毫不掩饰。”
“蔡京推行的诸多恶政,”
“也是为了给昏君赵佶搜刮钱财。”
“钱有多重要,”
“恐怕三岁孩童也知道。”
“私造钱币一旦成风,”
“必然导致货币混乱,”
“那些铤而走险之人,”
“不会老老实实造好钱。”
“如此一来,市场就全乱了,”
“物价也全乱了!”
“.....”
其实很多事情说不明白,
私造钱币这种事情,
大家都晓得是大罪。
但如果造出的钱币质量好,
绝大多数官员都懒得追究。
因为中国古代一直闹钱荒,
经济繁荣到某种程度,
总是会出现钱币流通量不足的问题。
朝野上下,
巴不得多造一些钱币出来。
也就粗制滥造的私钱,
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唾弃。
可朝廷也经常粗制滥造,
这又跟私钱有啥区别?
在许多乡村还以物易物的年代,
铸造私钱更像一种生产活动,
它实质上是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的.....
而历朝历代打击私钱,
其实跟打击私盐的性质相同,
无非是在保护朝廷和官府的利益,
跟维护市场秩序反而没有太大关系(假纸钞和烂钱例外)。
幸亏这次高家私造银元的含银量不足,
若是含银量足够的话,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